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新闻聚焦 >> 正文

【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咸宁实践②】描绘高品质生活新画卷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2-10-12 08:24

公园城市美如画。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灿 摄

“好山好水好风光,还有满城桂花香。”

“家门口有公园,可以休息聊天,可以带娃玩耍。”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街道秩序井然,文明新风扑面来。”

……

国庆节期间,记者街头随机采访,市民盛赞咸宁生活品质越来越高。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描绘出一幅高品质生活新画卷,让百姓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民生保障持续增强

为百姓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保障民生,教育为本。日前,走进新开园的咸宁市直属机关幼儿园二园,让人耳目一新:宽敞明亮的幼儿活动室,2000多平方米的户外操场,还有科技馆、美工馆、烘焙馆、仿真银行等,现代感十足。

“真心感谢政府,接送孩子很方便!”家住龙泉佳苑的彭艺轩告诉记者,孩子今年3岁,之前还为上幼儿园的事发愁,如今政府就将优质的幼儿园办到了家门口。

“不仅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也将提升城市区域功能品质。”市教育局副局长魏祖健介绍,2018至2020年,我市先后投资11.9亿元用于教育补短板。现阶段重在提质,其中“一高两幼”(第一高中、机关二园、交通二园)项目总投资达7.1亿元。

保障民生,医疗为基。市中心医院传染病大楼、市中医医院特色大楼、市妇幼新院区……在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后,我市一大批卫生健康补短板工程项目拔地而起。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近年来,我市高分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打造全域健康示范城市,打造全域慢病示范区,持续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如今,首批15个“党员名医工作室”正式授牌,全市村级卫生室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百名专家联乡镇、千名党员联社区、万名医务工作者联千村活动如火如荼开展,“健康咸宁”建设在步步实践中托起全民健康之基。

保障民生,养老为根。2020年起,咸宁以“第四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对103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实施适老化改造,有效提升老年人的居家生活品质,让老人安享幸福晚年。

“适老改造让生活更方便、更安全!”家住咸安区温泉街道红莲小区的梁其美是位偏瘫老人,去年10月,民政部门帮他家进行适老化改造,送了防滑洗澡椅、无线呼救器等,现在他们全家逢人就夸。

今年,我市又计划完成5766户,实现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全覆盖。同时,将适老化改造延伸到社区。

宏宇小区是受益小区之一,利用小区原公服用房和旧车库改造成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将交给专业第三方运营。小区党支部书记熊启福说,这里将成为小区老人们的另一个“新家”。

解除后顾之忧,托起稳稳的幸福。推进社区适儿化改造、引导建设多形式托育机构、丰富拓展托育课堂和实践活动……2019年,咸宁被确定为全省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示范试点,相继推出多项托育举措,满足市民托育需求。

目前,全市具备托育服务能力的机构共有149家,收托规模10104个,每千人常住人口拥有托位数达到3.8个。

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为百姓幸福生活“添砖加瓦”

老旧小区“逆生长”。“小区里装了道闸、摄像头,进楼栋直接刷脸,外人不能随便进,楼道小广告少了,也不担心安全问题了。” 咸安医保小区居民孙春香说,老旧改后收获了稳稳的幸福。

2019年,我市启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重点实施水、电、路、气、无障碍环境建设等,补基础设施短板。其他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则由居民“点单”,合力谋建。

为“管好长远”,我市积极探索多个老旧小区合并改造,开展智慧化建设试点,并按物业进驻要求进行升级。至今,全市改造完成339个老旧小区,实现“红色物业”全覆盖。 

鼓励有条件的小区加装电梯,积极发展社区养老、托幼、医疗、保洁等服务,打造“十五分钟生活圈”……昔日破旧的小区“逆生长”,不少搬离的居民回来了,大家纷纷说“出高价也不卖!”

背街小巷“美加净”。背街小巷是百姓生活的大舞台,关系到百姓的幸福指数。近年来,我市开启背街小巷“美颜”模式,积极修复破损路面、改造排污管网、添置缺失路灯和文娱设施等等,一条条曾经破旧的小巷,华丽转身亮出高颜值。

位于咸安区温泉街道花坛社区的宜邻巷,过去路面坑洼、墙面脏污、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经过综合改造后,面貌焕然一新,白天整洁、夜晚明亮。如今的宜邻巷,已与相隔不远的温泉路融为一体。

背街小巷不再是被城市遗忘的角落。我市还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对杂乱不堪的飞线进行迁改规整,对长期困扰百姓的积水点进行改造,对犄角旮旯的杂物和“牛皮癣”进行清理,一条条背街小巷实现“美加净”,居民生活迈入高品质。

主次干道“畅安美”。“三角洲变成大环岛,交通顺畅多了!”国庆期间,驾车经过咸安十字路口的市民张伟欣喜地发现,这里改造后实行单向通行,昔日拥堵不堪的场景不见了。

拥堵点整治只是我市“补短板”项目之一。近年来,我市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75%以上。仅今年,城管部门就承建民生项目29个,投资额达3.16亿元,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提升城市品质。

2020年9月,我市创新推出“城管月考”,并将城市管理与创文工作融为一体,以“啃硬骨头”的精神,主动向城市“顽疾”亮剑,围挡乱象、城区立柱、楼顶广告、陈年违建、出店经营等问题逐个击破。

走进老旧小区,这里如凤凰涅槃,好看又好住;深入背街小巷,路面平整洁净,电线网线乱缠现象消失;车行主次干道,车流秩序井然,文明礼让的行人有序行进……咸宁,每一处变化都令人惊喜,诉说着城市的文明内涵。

生态家底全面夯实

为百姓幸福生活“增光添彩”

城增绿。“过去这里是一片杂树林和臭水沟,现在修成了公园,还有专门的健身区,可以过来锻炼身体,小孩也有地方玩。”位于市区塘角路的香城小游园里,家住在附近的陈爱珍婆婆乐呵呵地说。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咸宁最大的优势。近年来,咸宁利用边角地、闲置地、拆迁腾退地等城市零散地块,见缝插绿,改建成“口袋公园”,还植入健身、文化、智慧互动等各种应用场景,不断提升市民绿色生活品质。

推窗可见绿,抬脚即进园。目前,市中心城区已有街头游园、“口袋公园”61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1平方米,在全省排名靠前。这些小而美的口袋公园生动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为周边居民带来满满幸福感。

据悉,市城区将每年新建3至5处小游园、“口袋公园”,“十四五”期间,咸宁中心城区各类公园达到100个,力争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4平方米。

水变清。“白天水清岸绿,夜晚流光溢彩,淦河真是一条靓丽的风景线!”10月3日晚,带着孩子在淦河边欣赏音乐喷泉的市民周晴说,有空就想到河边走走,觉得是一种享受。

淦河全长76.6公里,经斧头湖汇入长江,是咸宁人的“母亲河”。曾几何时,由于城区生活污水收集管网不健全、处理不到位,生活污水直排淦河,加剧水体污染。老百姓称淦河为 “臭水沟”“酱油河”。

自2018年起,我市相继投入资金29.4亿元,统筹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提质增效,开展淦河综合治理行动。同时,投资1.5亿元,实施淦河“一河两岸”环境提升项目。

淦河穿城而过,咸宁灵气十足。如今,通过河底清淤、河道边坡整治、岸边景观打造等综合治理,淦河流域水环境得到了系统性改善,水质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淦河两岸成了百姓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空气更清新。数据显示,咸宁山水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53%,空气质量长期位居全国168个重点监测城市前20名。今年7月还冲进了全国前10名。

这与咸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大气污染防治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多部门联防联控扬尘污染、紧盯涉气企业达标治理、采取科技手段精准防治大气污染等,一项项得力的举措,一次次具体的行动,呵护着“咸宁蓝”,让咸宁“气质”在全省一枝独秀。

“生活在咸宁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在这里抬头就可以看见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无比,连呼吸都更轻盈……”常年在外工作的咸宁人陈瑶感慨,每次回老家都舍不得走。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莉敏


编辑:胡少鹏

上一篇: 咸宁市终止抗旱Ⅳ级应急响应
下一篇: 【泉都观察】咸宁 :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