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用几年时间,组级集体经济从0元跃升到6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从600多元跃升到3万多元;村容村貌和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成为全省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示范点……
这样的“蝶变”发生在咸安区汀泗桥镇黄荆塘村八组,一个叫“雷家庄”的小村湾。
初秋时节,记者走进黄荆塘村八组,探究其发展变化背后的秘诀。得到的答案是:“合作”闯出了共富路。
为何要走“合作”之路
——整合资源,盘活土地
“从我个人承包土地,到建立八组经济合作社,前后花了13年时间……”9月8日,记者见到八组组长熊荣华时,他正在合作社竹林养殖基地巡查。作为八组的“领头雁”,他对合作社的发展历程如数家珍。
熊荣华今年52岁,曾在汀泗桥镇畜牧兽医站工作。2005年,因乡镇管理体制改革,他“买断工作”。当年,他就承包组里的水库养鱼,并获成功。
2008年,熊荣华被乡亲们推选为八组组长。其时,八组十分落后,在黄荆塘村16个组中,经济状况和基础建设排名末位。熊荣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通过上级支持和群众集资,2013年,终于把水泥路铺到各家各户门口。
然而,组里面临更大的问题:一方面群众增收无门,一方面田地严重抛荒。
八组共有30户156人,水田322亩、山林434亩,但由于传统散种散养效益低,几乎所有青壮劳力外出务工,每年有60%的田地抛荒。
“看着这么多田地抛荒,我心里就发慌!”熊荣华考虑再三,认为只有将全组土地流转整合在一起发展产业,才能提高土地效益,让群众有稳定增收的渠道。
经过一番谋划,熊荣华敲开了八组每一户的家门,或者打电话沟通。通过一番“思想开导”,30户村民一致同意将水田、山林交给熊荣华经营。
2015年,熊荣华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牵头成立利民种养合作社。对流转过来的田地,一部分承包给第三方经营;另一部分用来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如旱地种茶叶,套种玉米,水田种湘莲。这样一来,全组荒山荒地被“盘活”了。
土地整合起来后,还有一个问题:家家户户散养家禽,严重影响村容村貌。2017年,熊荣华决定再来一次“资源整合”,将组里的楠竹林划为“养殖区”,动员村民将家里的鸡全部赶上山,实行集中喂养。很快,村民们发现,集中养鸡不仅让村湾变干净了,而且收益可观。
“经过几年的摸索,村民们初步尝到了合作发展的甜头。很快,我自己也有了新的想法,就是要建立一个股份制合作社,按照公司化运营的模式,不仅把全组的土地资源利用起来,还要把全组的人心凝聚起来!”熊荣华说,“我要打造一个村民合作发展的升级版!”
2018年10月10日,借助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东风,咸宁市首家组级集体经济组织——“黄荆塘村八组经济合作社”挂牌成立,熊荣华当选为理事长,全组30户村民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变身为“股东”。
从此,这个股份制合作社,成为带领八组村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快车”。
村民怎样“合作”发展
——统一经营,股份分红
黄荆塘村八组经济合作社的办公室设在一栋两层的楼房里。走进办公室,30把椅子摆放整齐,墙上装挂着“合作社章程”“合作社配权分工制度”等,村民田亩配股情况、集体山林股权分配情况、合作社收益分配方案等,全部量化,一目了然。
随行的黄荆塘村党支部书记陈学友,向记者介绍了合作社的运作模式——
合作社以2018年组集体未承包到户的土地面积和全组村民自愿流转入集体统一经营的土地面积为股权设置依据,初始股份为1000股,包括746.87股个人股、210.77股集体股和42.36股公益股。
“合作社成立后,土地交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实行保底分红和盈余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陈学友说,村民除每年固定的土地流转金收入外,还享受合作社的盈余分配,真正实现了“土地变资产、农民变股东”的目标。
合作社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形成了一套精耕细作、种养一体、生态循环的发展模式。比如,利用组里的160亩竹林集中养鸡;利用200余亩连片池塘建立湘莲、小龙虾套养基地;利用300余亩坡地发展有机茶园;利用30余亩闲置田地发展设施蔬菜……
今年71岁的王彬文全家10口人,儿子儿媳常年在外打工。他和老伴在城区陪读。“以前家里的田地一直抛荒,加入合作社后,将田地交给专业的种植户种植,让我有了稳定的租金收入,每年还有分红。”王彬文说。
记者实地看见,八组的有机茶园郁郁葱葱,管理十分精细。
“茶园每年有4万元的承包费,用来充实集体经济;200亩水田承包给神童牧业公司种植湘莲,每亩每年有400元的收入;农户还可以在茶园和湘莲基地务工。”熊荣华说,除此之外,竹林鸡每年可出售近万只,也给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销售方面,合作社也有独特的方式:村民们每卖出一只鸡,就能获得20元奖励。这样一来,大家积极性大大提高,卖鸡不愁销路。
合作社还请了专职会计,组里由党员、群众代表等7人组成一个组委会,对合作社账目进行全程督察,实现规范化运作。
“透明才有信任,信任才有干劲。”熊荣华说,“合作社严格按照章程办事,每一个重要决策,都需要全体股民举手表决。可以说真正做到了公开、透明!”
“合作”带来了什么
——全面发展,共同富裕
八组的变化,群众最有发言权。
“我是八组的老组长,可以说见证了八组一点一滴的进步。”老党员黄应希等认为,可用四个“了”来概括八组的变化——
其一,集体经济富裕了。
据统计,2018年,也就是合作社成立当年,八组集体收入为32万元。2020年,八组集体收入为50万元。今年,预计集体收入可达60万元。而在合作社成立之前,组级集体经济为0。
其二,群众稳定增收了。
每天,在八组的竹林内,5000多只土鸡在这里追逐嬉戏、觅虫寻食。只要涂立革一声哨响,鸡群立即飞奔而来,场面颇为壮观。
涂立革今年52岁,因为智障,未能成家,曾经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他家5.7亩水田交给合作社经营,每年租金2000多元,年底还能分红500多元。2018年起,合作社安排他到养鸡场喂鸡,每月工资2000元。一年下来,收入超过3万元。
将近50岁的李军同样患有智障,如今也在养鸡场上班,每年的总收入将近3万元。
“他俩是组里最困难的,如今生活也顺了。”村民涂冬仁说,“我们八组没有暴发户,也有没有贫困户。”
其三,村容村貌变美了。
村前屋后茂林修竹,红黑相间的风景道联家串户,整个村庄看不到一片纸屑……走进八组,就像走进乡村公园。
村民们介绍,八组集体经济壮大后,每年除去分红、留足发展周转资金外,其余资金用来改善基础设施,如修水沟、建公厕、修当家塘……
如今,八组人居环境越来越好,先后获评咸安区美丽村湾、卫生村湾,治理经验多次在省市推介。
其四,群众精神提升了。
“每年的分红不仅是一种红利,还是团结村民的有效手段。”黄应希介绍,为推动乡村共建共治,八组商议通过了“卫生民约”,明确各户卫生包保范围和责任。每个季度,组织一次卫生评比,并将评比结果与合作社年终分红挂钩。
“谁家卫生不合格,第一次罚款200元,第二次罚款300元。扣了几次后,大家打扫卫生的自觉性都提高了。”黄应希说,如今,八组人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卫生;有些人常年不在家,就出钱请邻居代扫;甚至有些在市区务工的,晚上赶回家扫地……
“更可喜的变化是,邻里更加和谐了,没有一个抹牌赌博的,没有一个搞封建迷信的,大家一心谋发展。组里的几名党员更是带头作奉献,轮流清扫进组公路……”熊荣华开心地说,随着全组人经济上逐渐富裕,下一步要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精神共富。(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昌炉 马丽娅 特约记者 胡剑芳 李星 通讯员 孟巨峰 董静)
编辑:何凡
上一篇:
下一篇:
王远鹤到嘉鱼调研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办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