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为解放全中国长眠在异地他乡。
一位素不相识的通山农民,为他捐出自己的棺木,还嘱托后人为烈士寻找亲人。
一家四代接力为烈士寻亲,是怎么得以实现夙愿的?烈士背后的故事,又是怎样被发现的?
义举,被更多人响应
6月中旬,远在河北邯郸的通山籍干部许玉义,接到了一个来自老家的电话。
对方托他帮忙办一件事。
打电话的人,他并不认识。可这个陌生人的请求,他却一口应承下来。
“对方请我查找一位叫乔凤山的烈士的信息,说他是河北永年人,牺牲在通山。通山有一个吴姓家族,四代人一直在义务帮他寻亲。”许玉义说,答应帮忙并不是因为老乡的情分,而是纯粹被烈士的事迹和吴家的义举所感动。“这个忙我一定要帮,不管多困难都要让烈士魂归故里。”
打电话的人叫吴新明,也是赤城村城坑吴庄人。
“我知道村里人一直在寻找乔凤山的家人。”吴新明说,今年在家族微信群,又看到了寻亲的信息,他想到朋友说有个老乡在邯郸任职,便打听到手机号。
吴新明说,“我们通山人一向崇敬英雄,我为烈士尽一点微薄之力是应该的。”
“6月下旬,我接到了回复。”吴新明说,邯郸市永年区很重视,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实地查找核实,最后查到了乔凤山的信息。
一条家族群里的微信,一个冒昧的电话,一句毫不犹豫的应承……为乔凤山烈士寻亲的第四代吴高波说,感谢热心人士的纷纷加入,让这场跨越72年的寻亲接力加速向目的地“冲刺”。
历史,被更多人挖掘
乔凤山,1924年出生,原名乔上海,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讲武乡乔七方村人,是东北野战军第10纵队一名班长。
这段从河北传来的信息,文字简短,背后却是一段鲜血染成的革命历史。
通山县史志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吴世湖称,通山党史记载:1949年7月初,514团兵分两路征剿大刀会(编者注:当地反动武装组织),其中一路由师侦察排长程逢珍率领,与大刀会展开一场遭遇战。在仅配有短枪的情况下,解放军战士们临时削竹为矛,与敌人近身肉搏。
历史记载中的只言片语,并没有烈士的姓名。
幸运的是,一位热心人找到这一事件的多名亲历者,记录了乔凤山牺牲时的情景。
记录者叫张长征。
“我是一名退役军人,对革命战士有着特殊的感情。这段红色历史不能被忘记,要抢救性地保护它。”张长征说。
张长征描述:在这场遭遇战中,乔凤山身中数刀,面部被砍中一刀。战斗结束后,在一位当地老农的引导下,部队翻越雷公尖、老虎头山,经湄港往县城转移抢救伤员。
行至城坑吴庄时,部队略作休整。此时,重伤的乔凤山一直嗫嚅着什么,排长程逢珍凑近,听到他断断续续地留下家乡的信息,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乔凤山安葬时,村民吴兴发主动捐出自己存放多年的棺木。
“乔战士是穿着军装,带着弹匣下葬的,几十个村民去送葬。”今年80多岁的吴著壮还记得,“他个子非常高,棺材对他来说有点小,身上的军装全被血染红了。”
“吴兴发捐出的柏木红漆‘十二莲花’棺木特别珍贵。”张长征说,“这种义薄云天的行为,也是通山老百姓爱党拥军的写照。”
永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经实地走访、查证,补充了乔凤山的另一半生平:
“他是家中老大,离家时没有成家,现在已经没有直系亲属。烈士陵园有他名字(乔上海),村里也立有衣冠冢。他还有两个侄子居住在当地。他们只知道有个大伯去当了兵,直到我们找上门,才知道大伯牺牲在通山了。”
故事,被更多人传颂
7月初,吴高波将烈士已经找到的喜讯,告知了母校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
该校当即组织学生党员围绕为烈士寻亲的故事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7月5日,刘雯璐等一行8名学生党员走进赤城村城坑吴庄。
“让我们震撼的是,这个村里从80多岁的老人到半大的孩子,都知道乔凤山的故事,自发守护着烈士墓。”刘雯璐、胡啟林说,这是一堂鲜活的党史教育课,大家获益匪浅。
与此同时,接力寻亲引发更广泛的关注。
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当地政府领导对吴家为乔凤山寻亲一事极为重视,作出指示。
永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多次到乔凤山老家实地走访,调查核实。
7月8日,该局副局长单永涛一行专程来到通山,到乔凤山墓前祭拜,当面感谢吴家四代寻亲的义举,并同当地相关部门沟通移交烈士遗骸事宜。
7月13日,“跨越72年的寻亲之路”被本报报道后,不少读者留言点赞。读者陈先生表示,一家四代的坚持,可贵、可敬!
7月15日,邯郸当地媒体也闻讯而动,与本报联动报道这一感人故事……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们也会主动去讲述烈士的事迹,宣扬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向阳阳说,“希望更多人知道这个故事,让红色基因一代一代传承。”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向东宁 周萱 特约记者 孔帆升
编辑:胡少鹏
上一篇:
下一篇:
奋进现代化新征程 谱写咸宁发展新篇章——访中共咸宁市委书记孟祥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