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新闻聚焦 >> 正文

守住安全防线 咸宁市推进“双安双创”工作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0-12-03 08:14

开创“一书四员”监管模式、互联网+智慧监管、“三小”治理等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我市食品安全工作亮点纷呈。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全力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全市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向好。

党政同责,筑牢安全基础

1月22日,市委书记孟祥伟,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远鹤,调研春节市场保供和食品安全监管等工作;

5月8日,孟祥伟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走访奥瑞金等企业,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

6月23日,王远鹤在市区调研“双安双创”和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工作……

这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今年的部分调研。食品安全,一直是他们高度重视的工作。

为民造福是最大的政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安双创”工作,落实党政同责,把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心工程。

我市调整成立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由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远鹤任主任,成员由33家市直单位主要领导组成。各县市区也调整食药安委。他们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统筹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市委市政府将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写入《咸宁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把开展创建作为打造城市饮食文化名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每年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全市“双安双创”工作推进会,研究重点难点问题。

全市建立健全考评、问责、奖励办法,实现确责、履责、考责、问责的责任体系;食品安全工作被列为县市区党委、政府和市直各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内容。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多次深入基层调研食品安全工作,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各级党政一把手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基础,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

各成员单位明确职责分工,全面落实工作责任。

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人手不足,怎么办?千斤重担万人挑。我市探索建立“一书四员”监管模式: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乡镇设置食品安全协管员,村(居)委会主任为信息员,组长为网格员,部分“两代表一委员”及老党员为监督员。在11188名“四员”协助下,全市食品安全监管触角延伸至每一个角落。

投入必须保障。全市加大财政投入,食品安全工作经费逐年递增。不含上级拨付,2019年市、县两级安排各类食品安全工作经费14761万元,同比增长20.2%。食品和食用农产品抽检经费达到5.87元/人,抽检量分别超过4批次/千人和6批次/万人。

四级联动,环环相扣,党政同责,全市筑牢了“双创”工作基础。

全面监管,守住安全防线

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面广。任何环节都不能出问题,必须进行全面监管。

从生产,到流通,到消费;从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到市民餐桌,我市全面织牢监管网络。

漫山遍野的果园,无边无际的绿海。走进赤壁市神山镇半岛猕猴桃基地,记者发现,每棵果树前有一个二维码挂牌,扫描二维码,基地名称、地块编号、果树树龄和品种等信息清清楚楚。

“我们基地共划分80多个地块,每个地块每一列都有二维码挂牌,每一个挂牌就是一个信息库。我们卖出的每一个猕猴桃,‘身份’明明白白。”神山兴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超说。

这个基地生产的水果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其秘诀是绿色生产:施用果标有机肥,选用高效低毒药品或生物药剂,大规模推广物理除虫,农药残留、灌溉水、土壤、有机肥都由第三方进行检测……基地水果按照绿色食品A级标准种植生产,获得多项质量认证。

在咸宁,这样的农业基地越来越多。

食品安全的源头是生产,必须从严监管。我市实施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不断改善农产品产地环境,强化土壤、大气、水污染管控和修复。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可追溯等制度建设。全市已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9个,示范面积210万亩,已累计论证“三品一标”农产品450个。

流通环节的监管稳步推进。

小餐饮、小作坊、小摊贩是监管重点。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管理办法,规范食品“三小”经营行为。每年投入专项奖励资金,实行小餐饮、小作坊升级改造,已完成升级改造182家,城区小作坊持证率达90%以上。全市进一步规范整治农贸批发市场,商场、超市等场所的食品经营有秩序。

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全面推进。我市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升级改造城区16个农贸市场,每个以奖代补200—300万元。同时推进县市区规范化农贸市场、标准化菜市场建设,2年内可全部完成。

消费环节监管全面铺开。

全市强化餐桌风险管控,完善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开展放心肉菜、文明放心早餐店等评选活动,评选出文明放心早餐店30家;开展餐饮服务示范景区创建,2019年认定市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景区5家。餐饮质量安全大幅提升。

安全重于泰山。我市以“最严厉的处罚”,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我市建立农安、食安、公安“三安”联动机制,零容忍,快出手,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双安双创”活动开展以来,全市查办食品安全违法案件2888件,罚没款2588余万元,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6起,22人受到刑事追究,一大批危害公共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分子被绳之以法。

智慧引领,创新监管模式

迈入新时代,科技已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利器。近年来,我市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构建智能科技防护网。

在温泉华信农产品批发市场,智慧农贸系统时时刻刻守护着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华信农贸批发市场是城区最大的农副产品交易平台。今年6月,市场投资870万元实行智慧化升级改造,经营户安装并使用终端设备356套。

在“大菜1号”摊位,在附近陪读的郭先生正在买菜。摊主郑小玲将菜品称重,从电子秤上打印出一张小票,上面有二维码。郭先生手机一扫,蔬菜来源、检测信息等一清二楚。

市场运营部经理王莹介绍,电子秤是统一配发的智慧电子秤;他们每天在后台录入将菜品信息,菜品上电子秤后就会打印出有二维码的小票,扫码即可显示蔬菜来源、是否安全。

在温泉万达广场,借助智慧监管模式,这里已成为我市首个食品安全示范商圈。

在万达广场的永辉超市,所有蔬菜、水果、生鲜食品,全面实行“互联网+智慧监管”。消费者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查看农产品的采购日期、生产基地、检验证书等信息;这些信息可对接政府职能部门监管平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该广场的53家餐饮企业实行“一商一码”。在万达广场4楼电梯口有一张公示栏,公开这些餐饮企业的名称和二维码信息。只要一部手机,顾客可以随时获取后厨的实时视频、商户经营信息和历史隐患记录。

“智慧监管改变了传统的人海战术,帮助执法部门实现了对食品流通领域的过程监管,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王用新说,我市在全省率先采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与线下排查专业技术服务相结合的办法,形成闭环式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模式,实现了技术换人和公平公正的执法效果。

在食品安全示范创建中,智慧元素大放异彩:

全面推行明厨亮灶建设,全市共创建明厨亮灶单位3453家。其中学校食堂覆盖率达100%,实现后厨操作可视化、加工过程标准化、食安管理规范化、社会监督常态化。市城区录入食品安全信息化协管系统的食品经营户1200多家,即将实现主城区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全覆盖。

率先在全省研发市级大数据风险预警综合监管平台和网络餐饮及食品大数据监管系统,网络订餐综合违规率从最初的11.88%下降到2.47%……智慧引领,监管效能大幅提升。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荣华 通讯员 咸监宣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进绿色崛起战略  赤壁市特色农业融入双循环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