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下午,全市年龄最大的新冠肺炎患者、通山县96岁的退伍老兵涂爹爹痊愈出院了。
20日,记者来到通山县人民医院,拨通了涂爹爹儿子涂某的电话,当时他正在县隔离留观点照顾父亲。
“我整天提心吊胆,又顾不上父亲。我盼着出院这天,盼了整整18天。”54岁的涂某声音哽咽,“医护人员把父亲从鬼门关里扯回了,这真是一个奇迹!”
“祖孙三代齐‘中招’,天要塌了!”
涂爹爹是通山县九宫山镇人,26岁的孙子在武汉工作,1月下旬回家过年。
1月27日,涂爹爹儿子涂某因发烧咳嗽就医,经县人民医院确诊为新冠肺炎。3天后,瘫痪卧床多年的涂爹爹也发烧咳嗽,被送到医院。
涂某告诉记者:“送医第二天,父亲被确诊(新冠肺炎)。他本来就浑身是病,情况很不乐观,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父亲年轻时当过兵,参加过淮海战役、荆江分洪等大型战役和工程,1952年退伍后,在家务农。前几年,不幸摔断了腿,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10天内,我家祖孙三代全部‘中招’,住进了医院。”涂某对记者说,他在医院只能通过手机和家人联系,感觉天都要塌了!
“只要有一丝希望,必须全力以赴!”
涂爹爹被确诊的当天,云南援鄂医疗队通山分队接管治疗。
通山分队队长、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何建林仍记得,老人被送来时,完全无意识,大小便失禁,病史显示老人患有心功能不全、高血压、阿尔茨海默症,肺部除了新冠肺炎,还有细菌感染症状,病情十分严重。
“用风中的蜡烛来比喻入院时的老人,一点不为过。”何建林对记者说。
他当机立断,立即会诊制定详细治疗方案,在抗感染方面进行调整,加强雾化、排痰,适度补给营养。
其后的抢救,每一步仿佛在走钢丝。但见惯“大风大浪”的何建林还是被惊到一次:有次查房,涂爹爹迷迷糊糊伸出手来,他以为老人要握手,欣喜地伸手过去,却不料老人抓住就猛地往嘴里送,何建林险些被咬到。
“生命重于泰山,哪怕只有一丝希望,必须全力以赴!”何建林将老人每个细小的变化记录下来,最惊心动魄的那段日子,他常盯着监护仪上闪烁的数字,半点不敢马虎。
“有位上班不久的护士走到老人床边,闻到一股排泄物的恶臭。帮他换洗时,实在没忍住当场就呕吐了,只能换个护士接着干。”县人民医院护士长阮珍告诉记者,但不管救治老人的任务有多艰难,大家都义无反顾地一个个顶上去。
“像对待自己的爷爷一样对待他!”
“这不是我遇到的情况最糟的病人,但绝对是传染性最强的病人。”援鄂医疗队员、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护士浦绍冬说。
浦绍冬告诉记者,因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又不会主动呼救,所以只能靠医护人员细心观察。每次换班时,大家对老人进行重点交接,10多天下来,所有护士对老人的护理情况烂熟于心。
饭,大家轮流喂,少食多餐,最多的一天6次;水,看到老人嘴唇干了,就将吸管送到嘴边。“最初不吃不喝,慢慢喝几口稀饭,后来吃半碗多。尽管喂食多了护理难度大了,但大伙儿心情越来越好。”浦绍冬介绍。
一次,浦绍冬准备交班,老人又大便了,而且弄得手上、床上到处都是。她立马打来水取来毛巾,一点点将老人的身体和病床清理得干干净净,又和同事合作换上整洁床单。足足半个小时下来,她防护服里的衣服全湿透了。
传染病区没有护工,所有护理工作由护士完成。“涂爹爹的近身护理,时间长距离近,说一点不怕那是假的,但没一个人有怨言。毕竟我们从云南出发时就知道是场硬仗,早有心理准备了。”浦绍冬说,她第一次看到老人孤苦无依地躺在病床上,不吃不喝,感觉有些心酸,“就像看到自己的爷爷,希望爷爷病了也能得到别人帮助,所以我一直像亲人一样对待他。”这位29岁的云南护士妹子告诉记者。
可惜老人出院时,她正在护理其他病人,没能赶上送送老人。下班后听到消息,浦绍冬为老人的治愈喜极而泣。
“没有医疗队的全力救治,就没有我们父子相聚!”
经过半个月治疗,涂爹爹的气色逐渐好转,不发烧,不咳嗽,生命体征稳定。
2月16日、17日连续两次核酸检测呈阴性,2月19日下午,宣告出院的涂爹爹由救护车护送至通山集中隔离安置酒店,进行为期14天的医学留观。
恰好,先前治愈出院的涂某也在此处留观,接到父亲的那一刻,他十分感激:“父亲病了,我没能照顾一天,要是没有医疗队的全力救治,哪有我们父子今天的相聚!”出院后,县里给父亲安排了专门的生活护理人员,医疗队制定了护理计划表,想得很周到。
记者问他是否担心此时还在住院的儿子,涂某语气颇为轻松:“连96岁的父亲都能创造奇迹,我相信医疗队一定能治好他!”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饶敏 马丽娅 程昌宗 特约记者 孔帆升 通讯员 徐世聪)
编辑:hefan
上一篇:
咸安市场监管局: 让企业足不出户办成事
下一篇:
孟祥伟到通城县崇阳县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