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饶敏 吴文谨 特约记者 胡剑芳 李星
5月24日,记者再次来到咸安区官埠桥镇采访,王英华生前的同事都说他是个“实干人”。
不讲条件,始终冲在攻坚一线
2013年,咸宁市香城大道项目建设启动,该道路途经甘鲁、栗林两村,涉及200家拆迁户,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工作交到王英华和3位同事手中,他一口答应下来。
“王英华是个‘老乡镇’,做事讲原则,群众基础好,擅长做沟通协调工作。”镇人大主席唐木香回忆,在长达3个月的攻坚战里,五加二,白加黑,他每天奋战至凌晨。
那时王英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既要维护好拆迁户的正当利益,也决不能突破政策红线。”
面对工作组,村民郑祖发颇为抵触,群众工作没有取巧之法,王英华只能靠嘴皮子软磨硬泡,反复讲政策、摆道理。最终,郑祖发被王英华的诚意打动,同意了拆迁方案。9月底,拆迁工作没有一户扯皮闹事,顺利结账,得到上级肯定。
在每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布上,苦与累永远是基层工作的底色。4年前,王英华选择将自己化为一枚针,一头扎进镇里最偏远的雨坛垴村。
“不管是退池还湖、精准扶贫,还是综治维稳工作,他干起来就像个‘拼命三郎’。”分管领导唐木香对王英华最大的评价是“靠谱”,交办的任务从不讲条件,总能不折不扣地完成。
不畏困难,敢啃拆围“硬骨头”
2018年底,李雪伟当选雨坛垴村村支书,在外创业多年的他很是忐忑,担心离开农村日久,工作不好开展。
“王英华就像老师,毫无保留地教我。他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碰到难事和难缠的人,也从不推诿,总是对我们说‘我先上’。”李雪伟说,王英华是他的引路人。
官埠桥镇的“退池还湖”拆围工程,雨坛垴村涉及6000多亩41户,任务最重,人数最多。今年一开年,王英华就将最难啃的几户抓在自己手上。
大湖州曹某和龚某家各有200亩鱼池,最初门都进不去,但王英华凭一股子韧劲,一次又一次去访问、去谈心,人家不说话,他就不走;今天不理睬,他明天又来;明天不吭气,他后天再去。每家打的电话、发的短信不下百条,上门十几次,硬是用“磨劲”攻了下来。
今年4月的一天,大雨如注,李雪伟对王英华说:“你的脚有伤,今天就不用到村民家,我们去就行。”王英华一口拒绝,穿上雨衣第一个冲出了村委会。
“他做事肯吃亏,讲方法,走到哪里都是一副笑脸,走到哪家都有一副热心肠。”李雪伟真诚地说,“从他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作为村干部,为老百姓办事要将心比心,多换位思考。”
不计得失,淡泊名利甘奉献
王英华很“穷”。
“老王很羡慕我那辆雷丁牌电动车,不仅遮风挡雨,价钱还不贵……但他就是舍不得买。”说起王英华,与他有32年交情的同事张三明老泪纵横。
妻子没有工作,靠经营小卖部、打零工补贴家用;两个孩子上大学,更是不菲的支出。生活的担子,都压在王英华身上。
一辆故障频出的摩托车,王英华足足骑了10年,直到去年出车祸报废,才换了一辆“豪爵”踏板摩托车。同事眼中的他就像一个朴素的农民,身上看不到“名牌”。
“他不因年纪大向组织提要求,也不因薪水和职位抱怨,唯一抱怨的就是新摩托车底盘太低,不方便骑进村办事。”张三明说。
王英华很“富裕”。
张三明回忆,老王在经济上再怎么困难,还是坚持资助3个贫困孩子长达7年;小学建成,他去捐款;逢年过节,他给贫困户送红包;贫困户做房子,他自掏腰包买砖;做群众工作,他买酒买肉登门……
毫无疑问,在王英华的精神世界,他是一位“富翁”。他热爱写作、摄影,帮助他人的钱,都是通过戒烟和稿酬积攒的。多年来,他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在他的日记里,充满对工作的热忱、对农村的热情、对乡亲的热爱。
编辑:hushao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