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报编辑部
锚定“高质量”,跃步新发展。
步入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关键词,毫无疑问是“质量”,而非“数量”和“速度”。
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加油干。近年来,咸宁全力推动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
也许有人会问:咸宁,高质量发展“高”在哪里?
发展质效高水平
穿“新鞋”、走“绿道”,咸宁用绿色发展赢得了金山银山,实现了经济平稳增长和质量效益提高互促共进。
4月底,我市开展一季度项目建设拉练检查。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工业项目新近投产,令近百名参加拉练的县市区干部备感振奋。
拉练检查,在咸宁已经持续开展了二十年。从最初一年一次拉练到现在一季一拉练,最大的变化是检查领域之变。
一位参加过多年拉练的退休干部说,约在10年前,检查的项目不少是农业、贸易、冶金、水泥等方面,如今高精尖项目唱主角。
在森工产业龙头企业巨宁公司,一车车重组竹装车后,陆续发往欧洲。这几年巨宁重新调整发展思路:定位于生产户外重组竹产品,走差异化高质量发展路线,产品畅销德国、英国、日本、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
赤壁青砖茶历史悠久,茶企围绕品质做文章,部分茶叶质量达到欧盟进口标准。川字牌、羊楼洞、赵李桥、洞庄……不同品牌群芳争艳,助推茶产业迅速壮大。
竹产业和茶产业兴起正是咸宁处理好发展质量与效益之间关系的缩影。绿色产业做“加法”,我市瞄准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医药健康等产业培育成五大千亿元产业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着眼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统筹做好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全域旅游三篇大文章。
我市激光芯片产业曾是空白。前年,到咸宁落户的湖北航星光电公司引进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团队,生产中高端半导体激光芯片,产品广泛运用于光通信、医疗、国防工业,打破国外企业在此领域的垄断,让中国芯刻上咸宁造。
从领跑全国的奥瑞金到南玻光电,从行业一流的立邦涂料到合加环境,从走向“一带一路”的三环奔驰方向机到喜马拉雅氢能源,如今的咸宁国家高新区项目满园,百花齐放。
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21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115家,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数量跃居全省第一,2家企业入选湖北民营企业100强,5家企业上榜湖北民营企业制造业百强。
去年,咸宁旅游再上台阶,三国赤壁古战场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嘉鱼开心农场、崇阳柃蜜小镇、赤壁俄罗斯方块小镇、梓山湖松鼠部落相继开园;通山九宫山、隐水洞改造升级;“香城泉都”品牌在全国叫响,主要旅游指标跨入全省第一方阵。
当前,我市正在谋划实施“一城引领、三带协同、三篇文章”的“133”高质量发展区域和产业战略布局,加快推进“一座城”、“一瓶水”、“一部车”、“一条路”、“一机场”等“五个一”工程,加快打造长江流域公园城市、世界级饮料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快构建铁、公、空、水全域大交通体系。
看中我市交通区位、产业潜力和生态环境,一大批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的大项目纷至沓来,咸宁绿色产业在集聚中茁壮成长。
改革创新高层次
5月6日下午,咸宁市13万多名党员同步参加2019年第5期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大家齐诵《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开展特色自选活动……
广大党员说:“参加每月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支部主题党日”首创于咸宁,推广于全国,已成为咸宁基层党建创新改革的一个响亮品牌。
党的十八大以来,咸宁人勇立潮头,争当先锋,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精准落地落实,除“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外,还有多项改革走在全国、全省的前列。
其中,首创精准扶贫补充医保,被多方取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乡镇财政体制、殡葬综合改革、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农村物流“赤壁模式”被国家交通运输部作为典型案例……
我市向中国改革贡献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咸宁经验”这些鲜活的咸宁经验,将为国家在相应领域的改革提供参考。
贺胜金融小镇是我市深入推进金融创新,全力打造的以私募基金为主导的特色小镇,也是湖北省首个金融小镇。自2016年12月10日开街以来,目前落户基金公司246家,资金管理规模504亿元。
我市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提升经济“含金量”———
在湖北三赢兴智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车间,激光切割机正在进行精密操作,将指纹识别的材料进行切割。该公司总经理刘凌介绍,公司主营指纹识别模组和智能影像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汽车、安防、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
玉立集团摒弃中低端产品,开发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无纺布、皓刚玉等新产品,进军高端市场;湖北蒲圻起重机械有限公司凭借原有机械行业的技术转型生产智能快递柜寄存柜,迅速打开国内市场;亚细亚公司开发纳米型、绿色环保型等高档陶瓷产品。
一系列科研创新平台加快搭建。黄鹤楼酒业、南玻节能玻璃、厚福医疗、海威复合材料等企业加快申报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
创新驱动也是转型升级的“制胜一着”。我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加快“走出去”“引进来”步伐,赤壁青砖茶亮相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会和首届上海进博会。2019年我市将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办好2019“一带一路”国际茶产业论坛暨第五届中国茶业大会系列活动,打响万里茶道源头城市品牌。
我市加强电子电器、卫生材料、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优势特色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培育了外贸出口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今年一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1.2亿元,同比增长52.9%,排名全省第2。
城乡融合高品质
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咸宁追逐的适合自己绿色特质的城市梦,并不仅仅定位为“旅游城市”,而是成为长江流域公园城市。
全市“一盘棋”,加快完善规划体系,坚持“依山、拥湖、面江、同城”发展思路,在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准入方面设置更严苛的红线,形成山水林田湖浑然一体的生态画卷。
市委市政府优化城乡一体化空间布局,构建以咸宁宜居主城、横沟科学城、梓山湖大健康城、官埠生态新区、咸安凤凰新区为核心的新空间结构,打造对接大武汉的桥头堡,一座“山在城中、城在林中、水绕城转、人在画中”的公园城市正在迅速崛起。
城市建设突出“小精灵”的城市特质,以公园为景观,以绿色长廊为脉络,城市处处增花添彩,实现“常年见绿、四季有花”、全域公园化。
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五彩咸宁”建设,加大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和棚户区改造力度,进一步提升城市颜值和内涵,市民们获得感、幸福感倍增。
我市大力谋划和推进咸嘉生态文化城镇带、幕阜山绿色产业带和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建设,尤其是抢抓与中国节能集团合作打造长江大保护全国试点城市的机遇,高起点建设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加快推进滨江生态环境提升示范工程、长江沿岸造林绿化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着力构建一道岸上看江、江上看岸的美丽风景线。
在奔向全面小康的进程中,农村不应该被遗忘。事实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正是咸宁的特色和亮点。
——政策布局,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升级提速。出台“三乡工程”三年行动计划,为返乡能人派发系列“大红包”,激活市民下乡追逐创新创业、找寻田园牧歌的梦想。
——守护绿心,打造高颜值美丽村落。通过“百村引领、千村共进”建设,今年启动和建成近200个美丽村落;2018年升级、创建农村四好公路2000余公里,让一条条刷黑的乡村大道成为牵引乡村振兴、带动百姓致富的新动能;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清三治”三年行动,让每一个村湾从整洁提升到宜居;实施“祠堂改建文化礼堂”工程,打造农民百姓的精神家园。
——深化改革,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源”。整市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面完成“两清”工作;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盘活农民闲置宅基地;组建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这些举措打通资本下乡、金融下乡的绿色通道,带动人、力、物力及先进技术、理念、模式进入农业农村,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农旅融合,提升产业功能利民更惠民。金融小镇,首屈一指;鸡汤小镇,首开先河;柃蜜小镇,惊艳童话;砖茶小镇,再展雄风。短短数年,我市成功打造出10多个争妍斗艳的特色小镇,每年迎来数百万人次的游客。
在广袤的鄂南大地,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农业农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民生改善高标准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最大的经济。从“两个最大”出发,咸宁市把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并牢牢镌刻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旗帜上。
去年,咸宁GDP增速达8.5%,多项经济指标在全省居前。与此对应,去年我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77.7%,创下我市“十二五”以来新高。
数据显示,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与经济发展同步,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9%和20%,大幅跑赢全市GDP增速。
就业是民生之基,多措并举保持就业稳定增长。去年,我市推出“我选湖北、志在咸宁”活动,为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下岗职工等提供公租房、廉租房,延续购房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他们安心扎根咸宁,多措并举保持就业稳定增长。全市新增城镇就业4.91万人,就业人数比上年持续扩大。
医保实现全覆盖,市民就医更加方便。去年,职工、城乡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4.51%、62.01%。
整合后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原新农合相比,门诊慢性病病种由20种增加到30种,年基金支付限额由最高3000元提高到9000元,报销比例从60%提高到75%;大病保险年支付额上不封顶。药品目录范围扩大到2923种,医疗保险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切实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2018年我市实现8.46万人脱贫、48个贫困村出列,3.41万人易地扶贫搬迁,通山县、崇阳县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6%。今年将严格落实“准实”方略,确保通城贫困县“摘帽”,全市区域性整体脱贫。
为避免因病返贫,我市投入保费1.39亿元,为全市所有贫困户购买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精准扶贫商业医疗补充保险。实施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四位一体”+“一站式、一票制”的即时结算模式,“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基本落实,确保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上病”。
不让贫困代际传播。我市去年投入教育专项扶贫资金3.2亿元,资助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贫困家庭学生共计14.54万人次,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子女实施“9+3”免费教育,不仅免除学费,还补助生活费。
贫困学子不仅有书读,教学水平还逐步向城区看齐。我市累计投入2亿元,初步完成咸宁市教育公共云服务平台基础工程,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89所结对帮扶的学校、教学点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教研,679所学校应用数字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占全市学校比重93%。
咸宁百姓最直观的感受是,城乡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教育资源日趋均衡;医保报销比例越来越高,市域内可一票式结算,异地就医可按比例报销;企业养老保险退休金年年涨,人均月养老金节节高。
沉甸甸的民生红包,饱含民生情怀,充满群众感情,让群众感受到了满满的获得感。(执笔 朱哲)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通城万雅国际商贸中心面向全球招商 吸引“一带一路”沿线33国外商参加
下一篇:
咸宝和小宁深圳文博会上完美演绎“旷世奇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