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姜明助 特约记者 谢燕子 龙钰 通讯员 汪中昌
“前几年种普通甘蓝,亩产可达到12000多斤。但这两年,越来越多的菜农们开始选择种水果甘蓝,亩产不到8000斤。”1月29日,嘉鱼潘家湾镇鑫农合作社负责人张镇,向记者讲述了这一变化。
亩产少了4000多斤,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菜农们为何放弃产量高的普通甘蓝,反而选择种植产量少得多的水果甘蓝?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水果甘蓝品质更好,更受市场欢迎,经济效益更划算。”张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普通甘蓝属于大路菜,正常行情下,菜农每斤净得价3分钱左右,一亩地即使产量上万斤,收入也不过才300元左右。而种植水果甘蓝,菜农每斤净得价可以达到1角5分钱,一亩地可收入1000元。
类似的转变,在嘉鱼蔬菜行业还有很多。传统的高产型“两瓜两菜”里,出现了越来越多产量较低,但品质更好、价格更稳定的新品种。
“以前追求高产,现在追求高质。一个字的变化,体现的是嘉鱼蔬菜产业发展理念的转变。”县蔬菜局局长贺新良,在蔬菜行业摸爬滚打了30多年,是嘉鱼蔬菜产业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他说,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在政府、市场的双重引导和共同作用下,高质,成了嘉鱼蔬菜产业的突破口,也成了菜农们的主动选择。
围绕高质这一目标,嘉鱼蔬菜产业在调结构、树品牌和绿色生产上做足了文章。
在调结构上,该县坚持调整品种结构与种植模式并行。在品种结构上,瞄准名、特、优等新型品种、高质品种。在种植模式上,突出发展水生蔬菜,实现转型发展,提质增效。
仅去年一年,全县就引进蔬菜新品种达到150个,发展水生蔬菜(莲藕)5.9万亩,成品莲藕、藕带远销美国、东南亚及全国各地。
在培育品牌上,该县着力提高“三品一标”总量。去年,该县新增地理证明商标5个、绿色食品认证产品6个,无公害农产品3个。截至目前,全县“三品一标”有效总数256个,认证总面积26.28万亩,产值近10亿元。
在绿色生产上,该县大力推广应用增施有机肥、精准施肥、生物农药、绿色防控和“两减”技术,稳步推进以潘家湾镇10万亩露地蔬菜“两减”基地为核心的绿色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
“高质,是嘉鱼蔬菜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县委书记胡春雷说,嘉鱼将继续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持续实施“优质农产品品牌工程”,着力打造嘉鱼甘蓝、珍湖莲藕、牌洲鱼圆等一批高质精品,实现由卖产品向卖品牌转变,为嘉鱼蔬菜产业发展赢得更大空间。
编辑:hefan
上一篇:
咸宁气象局发布气象信息 未来十天持续低温阴雨
下一篇:
【记者走村巷】咸安区十六潭社区共享暖心团年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