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新闻聚焦 >> 正文

绿色崛起的驾辕之马——看咸宁旅游如何实现跨越发展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19-01-14 01:23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盛勇 通讯员 宛克文

1.jpg

元旦小长假,在一场大雪之中,8万人次涌入咸宁赏雪景、沐温泉。

一如沸腾的温泉碧波,撤地建市以来,咸宁的大旅游正迎来大发展。

旅游经济发展指数全线飘红:旅游综合收入几何级增长,旅游人次井喷式爆发,旅游发展位次飞跃式提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旅游业态动能十足:一批旅游项目纷纷落户,一批特色小镇应势而生,一批田园综合体横空出世,一批美丽乡村闪亮登场。

旅游品牌享誉中外,金字招牌花落咸宁:旅游标准化全国示范,旅游业改革创新全国先行,四季旅游活动精彩纷呈。

旅游服务日臻完善:5A级旅游景区零的突破,智慧营销全面出击,服务能力实现蜕变,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一景点到全域旅游。咸宁旅游实现了从“弱小散”到“强精优”的绿色蝶变。

在全力打造中国中部绿心,建设国际生态城市的热潮中,旅游跨越正成为咸宁绿色崛起的驾辕之马。

旅游跨越:一马当先

2018年12月30日,由武汉开往咸宁的武咸城际列车上。

武汉市民岑贵林与几位朋友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议论开来:“咸宁这几年的旅游,一年一个样,令人刮目相看。”

这几年,每年元旦岑贵林都要约上好友来咸宁泡温泉。以前,上午来下午就走,因为没有什么好玩的。现在,整个元旦小长假都会呆在咸宁:“除了泡温泉,现在还可以滑雪,逛各种景点,吃农家饭,三天都玩不过来。”

曾几何时,咸宁的旅游既“富有”又“贫穷”。

咸宁堪称中部“绿心”,江南“桃园”,享有“五乡”美誉,生态厚势独特,拥有令人艳羡的旅游资源:全国68种旅游资源,咸宁有46种。

但咸宁的旅游曾经却“穷”得只剩下了山水。旅游发展起步晚,基础设施滞后,市场要素不全,也是不争的事实。

先天不足怎么办?旅游产业必须在绿色崛起中勇担重任,必须在绿色崛起中推动旅游跨越发展。

2007年,全市旅游发展大会首次召开,此后,这种高规格的会议坚持了11年。

2013年,市委市政府把“旅游跨越”确定为我市继“工业崛起”之后的第二大发展战略加以推动。

市第五次党代会作出发展“大旅游”、创建“旅游城市”重大战略部署,市委五届二次全会提出做好全域旅游等三篇大文章。

“大旅游、大健康、大文化”,把旅游业作为第一大产业进行战略定位,加紧推进市区“一城十区二十景”,形成“一核两翼四极四带”全域旅游空间格局。

市委书记丁小强多次强调,旅游产业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实施大旅游战略,着力打造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做好全域旅游大文章,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富民强市。

市长王远鹤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要求确立“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理念,把城市作为最大的景区、最好的旅游产品、最美的旅游目的地来打造。

此后,一连串的政策、举措和规划陆续出台,我市旅游大发展吹响了“冲锋号“。

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产业跨越发展建设经济强市的决定》、《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在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中将市旅游局升格为市旅游委。同时,创新旅游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实行党政统筹推动,部委联席会议,全市上下形成“党政领导重视、部门联合推动、社会广泛关注、群众满怀热情”的大发展氛围。

战略布局上,推进全域旅游;战略目标上,打造公园城市;战略路径上,打造“小精灵”城市。

市旅游委主要负责人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位谋划和坚强领导下,全市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的历史新阶段:

撤地建市以来,咸宁的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了33倍、58倍。2018年,预计全市接待旅游人数突破67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40亿元,同比均增长16%以上。

旅游动能:策马扬鞭

2018年10月1日,我市12个新建旅游景区集中推介暨梓山湖松鼠部落开园活动在梓山湖新城举行。至此,我市旅游景点由原来的30多个增至50多个。

市旅游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全年新开工旅游项目16个,总投资483.5亿元;在建项目45个,总投资1100亿元。目前,全市旅游重点项目数据库入库项目120个,项目总投资1800亿元。

为培育旅游核心动能,丰富旅游发展业态,我市出台相关旅游招商政策,以核心景区和重大旅游项目建设为重点的旅游投资,有力带动了社会投资持续增长。

加大传统核心景区和重大旅游项目改造投资,力促三国赤壁古战场、九宫山等景区提档升级。

引进际华园、梓山湖·长岛未来城、黄龙山风景区PPP项目、金色年华生态养生谷、131军旅小镇白水畈田园综合体、瑶族水立方等项目顺利签约并开工建设。

谋划策划一批:咸宁长江经济带旅游康养示范建设项目22个,概算总投资400.1亿元。

招商签约一批:三湖连江“恋江湖”生态文化旅游区项目、五洪山温泉特色小镇项目、随阳·爱情文化主题旅游度假小镇项目等15个项目在会上集中签约,项目总投资680亿元。 

推进建设一批:围绕“一核两翼四极四带”旅游发展空间布局,扎实推进梓山湖原乡里、花亭茶溪休闲运动度假区、龙泉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瑶族水立方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

与此同时,以全域旅游为路径,咸宁旅游走出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跨越发展新路子。

坚持产业全域融合。打造了黄鹤楼森林美酒小镇、梓山湖松鼠部落、嘉鱼田野国家乡村公园、赤壁万亩茶园·俄罗斯方块小镇、通城秀水公园、崇阳柃蜜小镇、通山闯王文化园等景区景点以及东山屋场、冷锻月季庄园、茅井十古新村、石门古驿新村等一批乡村休闲文化旅游产品。

打造了三国赤壁旅游区、当代教育崇阳浪口研学旅行营地等一批特色研学旅游品牌,全年研学旅游人次达到15万人次。

在全省率先推出了市级特色小镇的创建名单,拟定了20个重点培育对象,正在按照3A级景区的标准,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持续推进乡村旅游,服务乡村振兴,围绕“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沐泉”等主题,我市乡村旅游成为休闲旅游新热点,异常火爆。

崇阳县金塘镇畈上村通过打造白崖山风景区,由一个寂寂无名的贫困村,变身炙手可热的“网红村”和全市乡村旅游重点村。

和畈上村一样,通过乡村旅游,20多个幕阜山片区的景区景点辐射带动周边40多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脱贫出列。

旅游气场:万马奔腾

去年8月,市委书记丁小强在自己微信朋友圈满怀深情地发布一条信息,推介6张“香城泉都,温馨咸宁”城市美景美图,引来旅游业内人士广泛共鸣。

这已经不是丁小强第一次为旅游代言了。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丁小强在全国“两会”、省“两会”期间,多次接受中央、省级媒体采访,聚焦咸宁旅游经济发展,一次次在“两会”平台为咸宁代言,为咸宁打“call”。

在“旅游书记“和“旅游市长”的带动下,咸宁的旅游品牌日益响亮,旅游磁场日益强大。

2012年,咸宁成功跻身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行列。

2015年,咸宁再次被国家旅游主管部门确定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

先后荣获了湖北省最受欢迎国内旅游目的地、湖北最佳高铁旅游目的地等多项殊荣。

如今,每到冬季,咸宁各大温泉酒店人头攒动,一票难求,一房难求,一车位难求,成为常态,已成为“灵秀湖北”旅游一景。

2018年10月,三国赤壁古战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咸宁成为当年度全省唯一一个成功创建5A级旅游景区的市州。目前全市4A级以上旅游景区突破10家。

2009年,首届咸宁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举行,10120人在七大温泉景区同时沐浴温泉,创下世界基尼斯纪录。此后,连续九届的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办成了“国家水平、世界影响”的节会,“香城泉都”的知名度、美誉度成“几何级”增长。

合纵连横,缔结联盟。积极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与岳阳、九江两市旅游部门签订全域旅游示范区合作框架协议,确认了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实现了旅游资源和旅游信息发布共建共享共赢。

全域营销,全网营销,通过网站、微博、微信以及手游等,多层次开展城市旅游主题形象和要素营销,主动加强与今日头条、腾讯大楚网等知名旅游网站战略合作,搭建了营销推广合作平台。

智慧旅游,逐渐完善。4A级旅游景区视频监控平台与市智慧旅游行业监管服务平台实现无缝对接,旅游服务质量大幅提高。

去年国庆长假期间,我市多个旅游景点爆棚。市旅游委专门发布错峰出游温馨提示,提醒广大游客提前谋划线路,择时错峰出行。

市旅游委主要负责人说,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通过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产品的打造,旅游营销的推广,咸宁的旅游炙手可热。

咸宁“森”呼吸,身心“泉”放松。咸宁的旅游气场发出了耀眼的光芒。


编辑:hefan

上一篇: 持续深化“三抓一优” 咸宁:跃上发展新高度
下一篇: 丁小强主持市委常委会会议强调深化监察体制改革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