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姜明助、特约记者谢燕子报道:25日,记者漫步嘉鱼簰洲湾江堤。只见堤内江水滔滔,堤外村庄林立,一派祥和。
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杨树林,沿着大堤蜿蜒排列,像身姿挺拔的卫队,牢牢守护着堤内堤外的安宁。
长江流经我市境内赤壁、嘉鱼两县市120余公里。其中嘉鱼段8个乡镇,有6个挨着长江。
“没有森林护堤固岸,就没有长江安澜。没有植被固沙护土,就难保江水清澈。”嘉鱼县县委书记余珂说,长江大保护,两岸生态防护当先行。
从2015年开始,该县筹措资金2亿元,以长江防护为重点,启动“一江两河”水域涵养林、“三镇十网”农田防护林等五大防护林工程建设。
至2017年年底,全县为长江两岸及沿江湖库筑起总面积近30万亩的生态防护屏障。
簰洲湾镇下沙口村5组村民陈会太,已做了10多年江堤守护责任人。
他说:“在大坝整险加固、建设防护林之前,每到夏季防汛期间,老百姓夜里都不敢睡觉,农田、房屋岌岌可危。现在的大堤多坚固,田边、江边都有杨树林作生态屏障,我们安心多了!”
坚持生态优先,兼顾经济效益。赤壁、嘉鱼两地在长江沿岸及附近荒地,科学配置树种,将绿满、绿美与绿富结合起来,既构建了稳固的生态屏障,也开辟出多元的增收渠道。
杨树,平原湖区的明星树种,耐湿,速生。当地木材加工厂老板游道锐,流转嘉鱼县四邑公堤潘家湾管理段10多公里江堤压浸台,种植杨树。
“这些树,是生态树,也是摇钱树。”游道锐告诉记者,这些年,他已栽下20多万棵杨树。每年每棵可增值10元钱,十年轮伐期一到,效益可观。
从嘉鱼沿江上溯,是长江赤壁段非法码头取缔后的复绿点。成片新栽的竹柳林屹立江滩,部分林木延伸入江中。
竹柳,是赤壁市林业局为破解码头复绿难题引进的新树种。
“选择竹柳,有多重考虑。”赤壁市林业局技术员刘新国介绍,竹柳生命力强耐水淹,同时材质密度好,是制造纤维板、细木工板的优质原料,经济价值高。
如今,在长江流域咸宁段沿岸,这样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护堤护岸林,连成了片、构成了带。登高远眺,两百里林海犹如一条绿色巨龙,护卫着一江清水奔涌向前。
编辑:hef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