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海南文昌11月3日电 题:“长五”背后的那些人
中新社记者 张素
“十年磨一剑”。中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2006年立项研制;2016年11月3日,“长征五号”遥一火箭成功“首飞”。
十年间,上万名航天人参与研制,历经29个月的方案阶段、52个月的初样阶段,然后是试样阶段和合练任务。直到2016年8月,长征五号遥一运载火箭才完成出厂评审。
如果算上先行启动的发动机研制攻关,又不仅是“十年”而已。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龙乐豪依然记得,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时已提出发展“新一代”的构想。
龙乐豪说,那时提出“新一代”,一方面是感受到世界航天器的快速发展,现有火箭运载能力将“力不从心”;另一方面是考虑到国家具备技术基础。
彼时任职于067基地的张贵田,也在那时提出发展绿色环保液体火箭发动机的设想。他得到上级的鼓励:“可以先行一步,开展甲烷、丙烷和煤油的传热试验和燃烧试验研究,以便选择推进剂”。
时至今日,067基地演变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那里是中国火箭发动机的“摇篮”。他们研制的常规推进剂系列发动机,已为“神舟”飞天、“嫦娥”奔月及卫星发射等提供了动力保证。
这一次,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为“长征五号”准备了中国“最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最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和“比冲性能最高的火箭发动机”,火箭运载能力由此较现役火箭提升2.5倍。
成功从来并非一蹴而就,何况是要造出“大火箭”。
“长征五号”研制过程中经历的失败难计其数。比如被外国专家断言“中国人研制不出来的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发动机样机研制出来,试车结果却是连续四次失败。
“设计队伍信心打击非常大,很多人做梦都梦见爆炸的场景,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副院长周伟民回忆说。
白驹过隙,龙乐豪的头发白了,张贵田的头发也白了。年轻的航天后辈逐渐挑起研制“长征五号”的大梁。龙乐豪的学生李东,成长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五号火箭总设计师。
李东还记得贮箱静力试验这只“拦路虎”。贮箱用来装载火箭燃料推进剂,零下183摄氏度的液氧和零下252摄氏度的液氢就分别贮藏其间。
2012年6月30日,第一个5米直径贮箱做液氮液压强度试验,焊接结构就出现长约300毫米的裂缝,没能达到设计压力要求。此后经过三年时间,研制团队反复试验攻关,终于攻克难题。
“这个过程还是很痛苦的。”李东说,对他们而言,“好像是一个十年寒窗的学子要参加高考,目标是一定要确保100%的成功”。
如今,他们用这把“利剑”披荆斩棘,启动中国探索空间的新征程。
时至今日想要完全说清这段“长征”历程,与试图完整还原80年前中国红军长征一样艰难。一次次采访,也只能记录下吉光片羽。
30岁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五号火箭管路设计师吴俊峰一定记得“胡子”。
火箭一级箭体内有350多根管路,低温推进剂在这里流淌。从2014年9月开始芯一级动力系统试车,吴俊峰“蓄须明志”:不完成管路装配就不剃须。直到2015年2月,胡须长成“美髯公”,他终于迎来试车取得圆满成功的捷报。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03所晶体元器件团队的“90”后们,一定记得一句口号:眼是懒蛋,手是好汉,兄弟们,加油干!
那一次,他们自发轮班倒,仅用一天时间就对近2000只产品进行封口,并且保质保量。
38岁的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师周湘虎,也一定会“看”到火箭发射轨迹。
在建设发射场时,由于长期疲劳和强光刺激,他左眼失明、右眼视力仅有0.04。但他未被击倒,硬是将两个发射工位、摞起来1米多高的施工图纸记在脑海中。
踏遍青山人未老。一位年过七旬的老航天人说,航天精神传承自长征精神,“长征五号”圆满首飞,是中国航天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献礼,也是他们在中国航天事业“甲子年”时给自己的褒奖。(完)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近12万游客文昌见证中国“长征五号”火箭成功首发
下一篇:
通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高冷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