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6月23日上午7时10分,随县尚市镇净明小学的操场上,277名学生整齐列队,齐声诵读《国学经典》。校长王云想说:“自2011年开始,学生们已经习惯以‘晨诵’经典诗词美文来开启一天的学习生活,用‘午读’编织教室里的美好事物和故事,用‘暮省’净化自己的心灵塑造完美人格。”
2011年,随县中小学整体加入新教育实验区,随县教育局把读书活动作为新教育实践的重要项目之一,在各校开展“阅读伴我成长”、“儿童阶梯阅读”等活动,每两年评比“十大书香校园”、“十大教师读书之星”和“十大学生读书之星”。
自此,“读书热”开始在随县校园持续升温。
把校园建成图书馆
6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随县尚市镇中心小学。徜徉在校园,仿佛走进了一个令人无限遐想的图书馆。“图书吧”、“阅读吧”、“紫藤书廊”、“楼梯图书格”、“教室图书角”、“图书漂流柜”……每一处,都弥漫着浓浓书香气息。
上午10时15分,正值课间休息,二三班的邱墨菡同学走到二楼与三楼之间的楼梯图书格,抽出《总爱捣蛋大嘴蛙》这本图书,就势坐在图书格上翻阅起来。“我计划今天读完这本书。”小墨菡说。身边,六七位同学与她并肩而坐,静静地翻着手中的书。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这句话是尚市镇中心小学校长王珺最早提出来的口号,现如今已经成为随县各所中小学的“座右铭”。
走进随县任意一所学校,图书不再是束之高阁摆放在教学楼顶层的图书室,在学校适宜的区角、走廊、楼道、门厅、拐角、教师茶歇间、校园读书林等处,都有图书柜,学生随时随地都可翻阅到不同的书籍。
如何“填满”这些图书柜?记者从随县教育局获悉,2015年,江苏南京“中华善报国学研究会”为随县49所农村学校捐赠了价值150余万元的图书;随县申请到“新孩子乡村阅读公益行”活动在随县开展,儿童作家童喜喜为随县两所小学各捐赠了10万元的优质图书;发动师生共同捐赠图书,要求各学校向内挖掘潜力,挤出资金购置新书。“2015年,全县各中小学投入170余万元资金购置图书11.8万余册。”随县教育局局长杨光明说。
“把校园建成图书馆”,已在随县成为了一种营造书香校园的理念,更是凝成了根植随县乡村教育的一种文化。
阅读为伴师生共成长
6月24日,随县环潭镇涢水小学,王从伦正带领他的“阳光班”的孩子们一起畅游书海。
“最近我正在读西游记,已经读到孙悟空大闹天宫的部分……”吴均木同学站在座位上,和同学们一起交流读书心得。在他的带动下,同学们纷纷发言,相互交流,课堂氛围轻松、快乐。
“改变,从阅读开始!”王从伦说,他已经送走2届阳光班学生,现正在带第3届,在他的班上,课外阅读、写读笔记、讲述读书心得体会已经蔚然成风。这一届阳光班42名学生,平均一年的阅读量达到600万字,人均90多篇读书笔记,师生共写随笔四千多篇。
“读书热”也催生书坛“小明星”。在央视科教频道“2014我的一本课外书”全国读书比赛活动中,新街中心学校的周纯伊同学入围前35强,万福店中心学校的霍莉莉同学入围前18强。记者走访了解到,周纯伊的阅读量在2000册以上,家庭书房里,有三面“书墙”,班级图书柜里,大多是她捐出的课外读物;霍莉莉是一名留守学生,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苦读”,她的零花钱几乎全部用于买书,课余时间大多用在读书上,她的作文常被同学们捧为范文,争相阅读。这两名同学代表随县学生参加全国性的读书比赛,入围复赛并夺得好名次,这在全市、全省,仅此两名。
读书热起来,乡村教师也能开博客、写博文、出文集。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省十佳班主任”称号的王从伦老师每天坚持写教学随笔,几年来共撰写教学随笔500余篇,40余万字,出版16万字的个人专辑《心履历程》。此外随县还有梁申勇、项东、章双庆等教师均已出了属于自己的文集。 (随州日报记者 包东流 通讯员 李周维)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