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记者邓昌炉、陈希子、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黄嘉程报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2月26日上午,雪后初霁,咸安区马桥镇高赛村王家畈学堂里回荡着孩子们的读书声和欢笑声。
刚刚修缮完工的王家畈学堂“守望”在村口,这栋历经87年风雨的欧式建筑与四周村民的新式楼房形成鲜明对比,引人遐思。
正在读小学的王超和王佳琪等小朋友,是这里的常客。节假日,他们几乎每天都在这里看书、玩耍。在潜移默化中,有关学堂的故事他们早已耳熟能详。
王家畈学堂又名职夫学堂,由当地商人王职夫于 1937 年捐建。当时,王职夫做了一件极具创意的事情,就是动员全村每户人家拿出一个鸡蛋参与共建,以此证明学堂为全村的“共有财产”。从此,“一家一个鸡蛋建学堂”的佳话便流传开来。
“职夫太爷爷是我们的骄傲!”孩子们说。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王秋林介绍,学堂建成后的66年间,王家畈学堂一直坚持乡村办学。2003年,由于“撤点并校”,学堂被迫关停。2010年,因年久失修,屋顶坍塌。但“一家一个鸡蛋建学堂”所种下的“共同精神”的种子却在不断孕育萌芽。
2020 年12月28日上午,市委主要领导在开展第四次徒步巡查淦河时来到此地,在参观这座民国学堂并了解王职夫捐建学堂的故事后,当即要求“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对学堂进行抢救性保护”。
很快,咸安区启动了王家畈学堂的修缮工程。在邀请专家团队进行规划设计的同时,充分汲取和弘扬“一家一个鸡蛋建学堂”中的“共同精神”,结合全省正在开展的“共同缔造”活动,通过召开屋场会,组织发动全村群众,采用“村出资金、群众出工”的模式,共同修复这所古老的学堂。
得知学堂要修缮,村民王永炎顾不上自家小卖部的生意,主动扛着锄头去义务挑水泥。村民冯顺香是王职夫的孙媳,她也自发参与到“建设大军”中,为工人送水送饭……
如今,王家畈学堂已修缮完毕,老学堂依旧保持着原有的古朴风貌,还增设了农家书屋、公益讲堂、文娱活动室等,为这座古老的学堂赋予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王家畈学堂再次成为村湾最热闹的地方。更令人欣喜的是,“一家一个鸡蛋建学堂”所孕育的“共同精神”正在持续释放能量。
王家畈人正以修缮学堂为契机,按照“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模式,对整个村湾进行改造。村民们家家户户自发投工投劳,合力将村湾7000多平方米的古民居整修一新,并改造了1公里的村道,平整了700亩农田,因地制宜打造出一步一景的古村风貌。
“我们将大力弘扬‘一家一个鸡蛋建学堂’的‘共同精神’,把王家畈建设成一个望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的网红打卡地。”王秋林说。
编辑:hefan
上一篇:
省地质局四大队开展春训活动 补短板强本领促提升
下一篇:
【记者走基层】嘉鱼县王家巷村 扮靓乡村颜值
为进一步保护古民居,该镇严格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该古民居9万平方米的墙体、屋面、内部结构等进行全面修缮,预计11月...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谭昌强18日,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张方胜率市委办机关干部赴通山县南林桥镇石门村,慰问贫困户,并送去慰...
通过入户走访解难题、关怀慰问暖人心、民生项目抓落实等形式,省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真正做到了时时刻刻把村民的冷暖挂在心上...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方达星 通讯员蔡亚君 沈忱)日前,崇阳县安监、消防、供电、住建和文化宣传等部门,来到王世杰故居,现...
在修缮中,设计单位要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尽早入户勘察,拿出施工方案,在保护王家畈学堂的同时,让学堂继续发挥公益效能...
咸宁网讯记者周阳报道:“经我们协调督办,开发商正在修缮围墙。”9月23日,咸宁日报《特别关注》栏目组记者接到市住建局物业...
目前,仙崖村石拱桥主体修缮工程已快完成,配合沿河游步道,后期还将在桥梁上修建凉亭等,让老旧石拱桥成为村民生活“幸福桥”。
危桥改造是保障群众出行安全的民生工程,连着的是群众的期盼,下一步,赤马港社区将不断深入群众之中,了解群众诉求,解决群...
“经我们协调督办,开发商正在修缮围墙。23日下午4时许,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沙、水泥、砖块等施工材料一应俱全,近10名工人...
当天,针对农贸市场内垃圾清扫不及时、文明行为宣传标语破损、市场内设施设备破损等进行了整治、更新、修缮,共清理垃圾30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