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咸宁新闻 >> 正文

咸宁:把城市轻轻放在山水之间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3-05-08 08:51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夏正锋 摄

流动摊贩有新家,小巷围墙可涂鸦,街头家具穿新衣,井盖不再咣当响,垃圾分类新时尚,智慧公厕更方便,流光溢彩灯火浓,熠熠生辉不夜天,推窗见绿意未尽,出门入园景宜人,一城山色半城湖,公园城市入画来……

如今,走进咸宁,所见所闻所感,不仅仅有山川形胜的自然美景,烟雨江南的诗情画意,更有人性化治理下的城市温情,人间烟火与景致天成的水乳交融……

近年来,咸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把城市看做一个有机体,遵循全生命周期理念,下足“绣花功夫”,建设公园城市,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有机衔接、一体运行,以小规模渐进的更新节奏,将一座日新月异的现代化新城轻轻安放在山水之间。



锚定公园城市

一张蓝图吹响“冲锋号”

咸宁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幕阜山北麓,南接潇湘,北望荆楚,青山起伏,长河纵横,素有中国桂花之乡、茶叶之乡、楠竹之乡、温泉之乡之美誉。

立足“武汉后花园”的自然禀赋,2018年8月,市委五届四次全会正式做出“建优建美长江流域公园城市”的战略规划。近五年来,咸宁市委、市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突出“小巧、精致、灵秀”的城市特质,融城市于公园之中,将咸宁全域作为一个大公园来规划、建设和管理。

2022年6月召开的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支持咸宁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成为湖北省级战略。

一个多月前,我市创新开设城建系统“大讲堂”,碰撞思想“换脑筋”,共同努力“提标准”,激发热情“转作风”,奋力推动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走深走实。

4月24日夜,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军参加“大讲堂”,检验学习成效,勉励青年干部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推动城市治理,要求以总体思路、全局布局推进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围绕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产业形态、城市形态、文化形态、生态形态、治理形态,结合产、城、人一体进行顶层设计,绘就发展蓝图。

我市坚持无规划不设计、无设计不建设,树立千年城市理念,目前已制定并发布全国首个公园城市建设省级地方标准——《公园城市建设指南》,并上报了《咸宁市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标准化综合试点建设方案》,已编制完成并发布实施了《咸宁市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专项规划》《咸宁市(中心城区)城市色彩专项规划》《咸宁市城市夜景照明规划设计概念方案》,启动了《咸宁市全域绿道系统专项规划》等专项规划。

当前,我市正坚持规划先行,依规建设山水相依、产城共荣、景城相融、人与自然生态共生的自然生态公园城市。

建设大美家园

城市更新绘制“工笔画”

咸宁市长江引水潘家湾水源地保护区建设工程、咸宁市宝塔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项目、咸宁市城区弱电管网项目……4月23日,我市城市建设提质攻坚指挥部对外发布了今年54个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其中新建项目29个,续建项目25个,总投资约67.31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7.33亿元,涉及绿色生态、海绵城市、市政设施、民生实事等方面,城市更新提速提质。

更新肌体,补齐功能,咸宁市正向着建设山水相依、动静相宜、活力四射、令人向往的魅力之城,有条不紊地绘好城市更新的“工笔画”。

一方面,着力做好“+公园”文章。依托“一江一山两湖”全域山水生态格局和“南山北湖”、“绿环抱城”的城市空间形态,加快“一城十区二十景”建设,我市先后建成潜山森林公园、青龙山公园、淦河公园带、十六潭公园等综合性公园,以及丹桂园、学子园、长安园等80处口袋公园。同时,我市推进斧头湖、大洲湖环湖等绿道工程建设,建成银泉社区、区政府后山、市博物馆等森林步道。截至目前,咸宁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5%、42%、15.1平方米。

另一方面,以人性化、便捷化为导向,打造“公园+”开放舒适的街区环境。围绕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我市有序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去年以来,我市改造升级了龙潭路、站前大道、余家林巷、幸福路等一批市政道路,实施了18条道路的微循环改造,整治交通拥堵点40个,新建改建公厕99座,刷黑背街小巷114条,改造小微积水点35个,改造老旧供水管网53.65公里,整治跳响井盖563个,护栏、井盖、雨水箅等涉及安全事项的设施实现“即破即修”,城市功能品质日臻完善。

围绕“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目标,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1368户,筹集保租房房源1990套,完成5766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172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画上圆满句号。咸安区南昌路社区被省住建厅推荐入选住建部第二批完整社区案例,城市的宜居度、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增强。

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的目标,持续完善教育、卫生、体育等设施布局,银桂学校、泉都学校、咸宁第一高中、交通实验第二幼儿园等一批学校相继建成,第二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等公共卫生设施投入使用,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绿水青山就是咸宁的最大优势,如何保护好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我市城市更新的重中之重。

咸宁人的“母亲河”——淦河,曾经污染严重,近年来咸宁市投入资金超29亿元,系统推进淦河及其支流治理。自2018年我市申报全国首批、湖北省第一个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以来,滨湖港、北洪港、杨下河、浮山河、大屋肖河等37.7公里河道得到有效整治,淦河流域水环境得到了系统性改善,水质已达到Ⅲ类水标准。

为彻底根治城区“绿心”所在地——十六潭公园的浑浊水体,我市引入“草型清水态”构建技术改善水质,公园潭水水体透明度由原先的20厘米提高到1.5米以上。目前,我市持续巩固提升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并已成功入选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省级示范城市。

坚持问题导向

系统治理合奏“交响曲”

在咸宁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平台,约70万个城市部件运行情况一目了然,来自网格监督员、“指尖上的城管”市民上报、12345热线转接以及500多名一线城管队员路面巡查的各种问题信息在这里汇总,坐席员将问题甄别分类、实时在线派遣、及时督办结案。

违停问题,原来仅仅限于队员巡查制止、拖车、处罚等末端管理手段,治标不治本。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去年以来,我市聚焦停车泊位供给端,多措并举缓解“停车难”。见缝插针增设停车泊位,2022年至2024年,按计划每年新增停车泊位1万个,目前已完成1.6万个。推进“智慧停车”,建成咸宁市智慧停车系统,目前已接入131个停车场,注册用户数15.4万余人。坚持“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原则,建立差异化收费标准,提高现有停车泊位使用率。

从末端管理发现问题,延伸到从规划、建设、公共服务的源头寻找治本之策,像这样的联动整治行动还有很多。

如:政府主导、城管统筹协调、运营商全面参与,按照三年计划稳步推进“飞线”整治,目前已完成19条主次干道共约20公里架空弱电入地,550个背街小巷、小区点位的弱电整治。

城管、自规、住建、属地街道办齐心协力祛除违法建设“城市之殇”,2022年集中处置主次干道可明显辨别的存量违建近7万平方米,2023年计划处置违法建设20万平米以上,并推进“屋顶革命”,完成至少300户“脏乱差”屋顶改造。

城管牵头开展全城围挡和“脏乱差”地块整治,360处存量围挡已销号完成97%,对遮丑式围挡一律拆除。在围挡整治的基础上,今年已将藏在城区角落的147块“脏乱差”地块摸排出来,协调20家责任单位积极整改。

住建牵头创新实施“红色物业”,党建引领推进基层社区自治。实行党员“双报到”,全市640余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4.7万余名党员干部常态化开展下沉服务,引导和参与社区“共同缔造”。推行“12345”工作法,探索出“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地办公、群众满意”的小区治理长效之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赵丽红 耿瀚涢 刘玫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咸宁供电数据中心:家庭助廉促推清廉家风建设
下一篇: 咸宁高新区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提高思想认识 守牢安全底线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