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记者吴文谨、特约记者胡剑芳、实习生刘江萍、通讯员徐俊报道:11月16日,记者来到咸安区双溪桥镇杨堡村,金黄的晚稻还未收完,本是冬闲的田野却忙碌一片。在该村姜农吴海兵的生姜种植基地里,一场网络直播正在田埂间进行,热闹非凡。
“40元一盒,买一送一。”直播间内,来自咸安区青年企业家协会的直播团队正载歌载舞,大力推介该村的姜茶、姜膏、生姜等系列产品,短短两个小时,网上订单就达到了4000元。
直播现场另一头,来自武汉白沙洲的姜蒜批发大户张玉良已是迫不及待地找吴海兵“讨姜”,表示希望将吴海兵的生姜“全部拿下”。
“杨堡姜品质好,姜味浓,质优价廉,广受用户喜爱,今年想要多进一些。”张玉良说。
对此,吴海兵遗憾地表示,最多只能提供十万斤。目前,他的80亩生姜已全部被“下单”,他所带动的周边360亩姜田也正在抢收。
从买方市场到卖方市场,身份的转换发生在短短4年时间。
2017年,在外打拼的吴海兵回乡创业,开始带动村民种植生姜,并于当年成立了咸安区致远专业合作社,在摸爬滚打中不断学习。经历了前两年的挫折后,2019年,吴海兵喜获丰收,当年生姜亩产就达到了7000斤。
今年,吴海兵进一步完善种植技术,升级营销手段,加上雨水环境和市场价格因素,生姜亩产再提升1000斤左右,生姜批发价格也由去年的2元/斤飙升至5元/斤,产量、销量双双迈上新台阶。
“没想到一亩地种姜毛收入可达4万元,除去成本,比种水稻收成高多了。”被吴海兵带动的姜农徐育兴说,像他一样受益的,还有同村的吴长松、徐育富等60户姜农。目前,在杨堡生姜基地务工的农户多达160余人,平均每人每天可获得80元的工资。
“在家门口做点手工活,既轻松又实惠。”杨堡村13组72岁的村民彭闲珍、76岁的程优年异口同声地说,重体力活有机械“代工”,他们只需要挖捡理顺生姜、剪去枝叶根须、清洗加工后,即可存入吴海兵的冷藏库中,最多能存放一年之久。
据了解,除了带动本地村民种姜,吴海兵还通过“农户+合作社+公司”的运营模式,签订种植协议、提供姜种和技术、随行就市保底收购等方式,带动了黄冈、孝感、十堰、洪湖等地发展种植,种植面积近千亩,产值高达1200万元。
“过去家家户户上门推销,如今客商主动上门采购,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吴海兵感叹。除了预留姜种,他还要留下一部分深加工,继续提升生姜附加值。他所生产的红糖姜茶、姜酱等多款姜产品,不仅走进了中国社会扶贫网湖北特色馆,还在多个电商平台上热销,双溪生姜产业正在他的带动下异军突起。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下一篇:
咸宁市联合武汉大学举行河湖长制专题培训班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陈志茹 实习生周敏 赵锐)伴随着网络直播的不断发展, “直播带货”越来越多的进入到广大市民的视...
“试水还不到一个月,就卖出了20多万元的红糖姜茶,主要以江浙沪等地的回头客为主。2018年,他在安徽、江苏、山东等地考察后,...
9日,咸安区双溪桥镇杨堡村咸宁致远种植专业合作社大棚内,村民正在收获生姜。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红菊特约记者胡剑芳通讯员...
6日,咸安区双溪桥镇杨堡村,咸宁致远种植专业合作社生姜基地,村民在大棚内栽种生姜。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红菊通讯员徐俊摄。
2日,咸安区双溪桥镇杨堡村生姜基地, 30亩生姜喜获丰收。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红菊特约记者胡剑芳李星摄。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 吴青朋)昨日,市民洪女士在温泉中心集贸市场买生姜,发现市场价格比之前有了明显下降。据统计资料显示...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文谨、特约记者李星报道:3月13日,记者来到咸安区双溪桥镇三桥村,长达4公里的通村公路两旁,...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 吴青朋 通讯员 宋均)历经前三个季度的“姜你军”后,目前姜价已回落稳定。昨日,记者从城区几家菜市场...
咸宁新闻网讯 (记者 吴青朋 通讯员 宋均)历经前三个季度的“姜你军”后,目前姜价已回落稳定。昨日,记者从城区几家菜市场...
5月22日,赤壁市官塘驿镇龙凤山村益亩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蔬菜基地,当地农户正在地里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