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又干起了老本行!再也不用四处打零工了。”6月10日,咸安区桂花镇明星村村民何立友,拿着刚到手的扶贫贷款,牵回3头盼了好几年的牛。
今年58岁的何立友是明星村建档立卡脱贫户,曾经当了二十余年“牛倌”。何立友身体不好,爱人又是全盲,需要人照顾。以前,何立友跟哥哥一起养牛。六年前他哥哥过世后,何立友因为资金和精力有限,告别了“牛倌”生涯,每年仅靠在附近打小工补贴家用。
“养了一辈子牛,还是希望做点自己擅长的事,为自己谋个出路,也能照顾家里。”何立友说,可他拿不出买牛的钱,只能把这样的想法埋在心里。
今年4月,咸安区纪委监委驻村扶贫工作队到何立友家中开展入户走访活动,一番促膝长谈中,何立友忍不住把心底的愿望说了出来。“扶贫先扶志,输血不如造血。老何有这样的愿望,我们要支持他实现。”考虑到何立友身体和家庭原因,为巩固脱贫成果,避免何立友这样的边缘户返贫,驻村扶贫工作队计划帮助何立友解决养牛资金难题,支持他发展肉牛养殖。
何立友没读过书不识字,驻村第一书记陈亚辉就手把手地帮他准备资料,利用好各种扶贫优惠政策积极主动帮扶:一是帮忙申请了无息产业扶贫贷款,购买了一头母牛两头小牛;二是为何立友争取到每年2000元的产业补贴。
如今,何立友又当回了“牛倌”。“三头牛一年能增收1万余元,慢慢发展,日子一定能够越过越好。”何立友对未来充满了向往。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萱 通讯员 毛本波 刘洋)
编辑: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生态健康游 嘉鱼推出2.5天精品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