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县天城镇蛤蟆石村
蔬菜大棚春意浓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丽娅 通讯员 王晶
15日凌晨2点多,崇阳县天城镇蛤蟆石村6组,新屋冲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廖乐君走进自家蔬菜大棚里。
夜色中,新长出的黄瓜,在手电筒的照射下忽明忽暗。
“我家的黄瓜是这片基地建成后最先上市的,我得赶在县农贸市场开市之前,将它们摘了送到商贩手中。”廖乐君说,由于他家的黄瓜上市较早,很多人都抢着要,最高时每斤能卖到8元钱,“想着自己有钱赚了,心里格外舒畅!”
蛤蟆石村是崇阳城郊村,距城区繁华地段仅十几分钟车程。依托挨城伴县的优势,自古以来,该村村民靠种菜卖补贴家用。
去年3月,咸宁市民政局到该村驻点帮扶,3名驻村工作人员多次走访调研后,决定将蔬菜种植作为该村发展集体经济的突破口。
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商议后,最终将6组新屋冲50余亩闲置田地进行流转,建成50个蔬菜大棚,再以每个大棚每年1200元租金的模式租给村民耕作,既带动周边村民和贫困户增收,又能增加村集体收入。
廖乐君是6组组长,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便联合其他8个贫困户将50个蔬菜大棚全部承包,然后成立崇阳县新屋冲种养专业合作社,开始“抱团”种有机蔬菜。
廖乐君名下有16个大棚,经过半年多的辛苦耕作,棚里种满了黄瓜、丝瓜、苦瓜、辣椒、番茄、豇豆等各种时令蔬菜。
“这一年的收入,全都指望它们了。种菜也得跟带孩子一样,要细致!”廖乐君说。每天,他只要有空,就钻进大棚里忙碌。因有机蔬菜对肥料有严格标准,所以他都是从油坊里买菜饼回来当肥料。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蔬菜绿油油一片,长势十分喜人。
凌晨3:30,廖乐君将摘好的两蛇皮袋黄瓜放上三轮车,然后准备赶往县农贸市场。
“茄子该剪枝了、豆角要搭藤架了,右边那排大棚里还得育苗、浇水、装营养盘……地里的活儿半点都不能耽误!”出发前,他打电话叮嘱老伴天亮后急需做的几件事。
三轮车轰轰地响着远去,基地上恢复了安静。远处天空刚露出鱼肚白,充满希望的一天正式开启!
咸安区向阳湖镇斩关村
鲈鱼养成大产业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文谨 特约记者 李星 通讯员 吴紫芬
4月14日,在咸安区向阳湖镇斩关村鑫水河养殖场,300亩鱼池平滑如镜,映出蓝天白云;微风骤起,水面荡漾着层层涟漪,轻灵的小舟上不时撒下鱼食。
“我们的鲈鱼明天就可以上市5000斤!”池边,养殖场股东顾法宏满脸期待,经过一个冬天的成长,终于迎来了收获。虽然“开张第一天”的销量仅为往年同期的一半,但随着市场的逐渐恢复以及“五一”假期临近,鲈鱼的产量和价格也在稳步上升。
“当我们到达满产时,销量将增加2至3万斤,价格也将从13.5元/斤逐步涨到15元/斤。”顾法宏说,疫情打乱了养殖场的生产步调,今年的鱼苗长势不如往年,也必然会错过国庆期间的价格“峰顶”,但武汉的及时解封,让他们幸运地“逃过一劫”。
养殖场的几位股东均来自河南,此前在向阳湖镇开砖厂。2014年,该镇推进产业升级,关闭砖厂后,顾法宏等人便流转300亩水面、500亩地,转而投入养殖业。经过数年的摸索,鑫水河养殖基地已经全面转型养殖鲈鱼,放弃了其他水产品类。
除了自己养,养殖基地还向其他村民提供鱼苗,并且免费提供技术,大家共同发展。在高利润和“组团发展”的吸引下,有着22年水产养殖经验的村民张志敏迅速拿出了自家46亩鱼池,果断选择养鲈鱼。
“半月下一次改底药,投药后要启动增氧,每天必须两次投食,氨氮值不能过高否则影响鱼的食欲……”经过孜孜不倦地学习,张志敏也成了远近闻名的“鲈鱼专家”。他去年投下的13000尾鱼苗,总产量可达8500斤左右,售出后能赚十几万元。
目前,斩关村的鲈鱼主要销往武汉,而且渔民们完全不用担心销路和运输,基本上都是客商们主动上门采购。
“斩关村已经有鲈鱼养殖水面400余亩,在养殖基地的带动下,加入这一行列的村民也越来越多。”向阳湖镇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养殖基地的产值为600万元左右。随着养殖面积的扩大,今年,在销路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养殖基地今年的产值有望突破1000万元。小小鲈鱼,也将成为“千万级”大产业。
嘉鱼县陆溪镇界水村
电力驱动深加工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谭昌强 特约记者 江开群 通讯员 谌胜蓝 张尚佳
4月13日,嘉鱼县陆溪镇界水村养藕专业户龚木前正忙着用电报装,为正在建设的莲藕产品生产基地准备“马力”。
“疫情让我认识到,只有对莲藕进行深加工,制成藕粉、藕丝等产品,才能保存更长时间,也可以销售到更多地方,还可以吸纳更多村民就业。”龚木前说。
陆溪镇原是长江的一个三岔湖,土地肥沃、气候温热,这里生长的野藕口感粉绵、香中带甜,曾经登上央视《舌尖上的中国》。
2009年,龚木前从部队转业后回乡创业,承包了村里50亩荒湖种野藕。经过几年时间的发展,他成立了农业合作社,把藕塘面积扩大到300多亩。这期间,他尝试将野藕进行真空包装,再经电商远销到全国各地。
“价格从7元涨到了17元,还供不应求。”去年,尝到甜头的龚木前将野藕种植面积扩大到600亩,更多的村民加入他的合作社。
去年夏天,一场大旱不期而至。龚木前却胸有成竹:在此之前,嘉鱼县供电公司投资120多万元,给界水村加装了一台100千伏安变压器,并同步完成线路改造。他的合作社也享受了农业扶持的零费用报装政策。
在干旱最严重的日子,龚木前藕池的三台水泵日夜运转,引江水入池灌溉,确保了野藕的生长。
挖藕是莲藕收成时最辛苦也最关键的时期。今年春节前,在野藕丰收之际,曾力保藕池旱季不旱的电力供应又立下大功。
“因为电力保障充足,我们将长江水抽到藕池。在水位一尺左右的时候,再用高压水枪挖藕。”龚木前说,在水位满足条件时,用水枪对准淤泥打下去,轻轻一提,莲藕便完好无损地露出水面。
“这样挖藕,效率是纯人工的四倍。”龚木前说,春节前,每天能接到不下200张定单,销路特别好。他说,能有这种效益,多亏了改造一新的农村电网。
去年,龚木前开始筹备莲藕加工基地。现在,加工藕粉、藕丝,包装设备都已陆续到位,这些靠电力驱动的“大家伙”需要再次报装。
赤壁市神山镇莲塘村
荒山变成花果山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柱 特约记者 童金健 通讯员 王凤
16日,记者走进赤壁市神山镇莲塘村,只见大片大片的山坡黄土地上,农户们正拿着锄头清理杂草,开沟下种子,一派繁忙春耕景象。
一年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而决心要让这片荒山变成秀美花果山的,正是新当选的村支部书记王雪山。
见到王雪山时,一身农夫打扮的他正拿着锄头整理土地。“愿这山头,四季有花,常年有果。”王雪山说出了他带领村民致富的计划。
今年48岁的王雪山是土生土长的神山人,年轻时在外打拼,事业小有成就,但他始终牵挂家乡。
“每次回老家,看到小时候跟小伙伴常去玩耍的山头一片荒凉,就有种失落感。”王雪山说,多年在外打拼,自己有了点积蓄,就想着要回老家,把这片荒山利用起来。
2018年底,王雪山在新闻上看到,国家大力倡导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更坚定了王雪山回家乡发展的想法。
也是那一年底,王雪山被村民推选为莲塘村支部书记,他计划打造一个四季有水果的花果山。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缺水少路,开发荒山种果树谈何容易?
但王雪山没气馁,而是带着村里的贫困户没日没夜地开荒。地薄,他和村民一道,拿着锄头开山辟田;缺水,他打井,铺管道,“请”水入池……
在果园干活的贫困户邱德先告诉记者:“为了建好这片果园,王书记每天都要来好几次,带着大伙一起干。”
仅仅一年多时间,在100余亩的荒山坡上通路通水,种起蓝莓、柑橘、猕猴桃和黄桃。林下还养了鸡和生态鱼,曾经的荒山变成了“花果山”。
如今,荒山坡上已经种满了果苗,未来可期。“过两年,打算举办一个采摘节,迎接游客前来采摘各种水果,到农家乐吃农家饭,走的时候还能带些土鸡回去。”王雪山信心满满。
目前,有十几个村民常年在这片果园打零工,最多的时候有50多人务工,都能挣上一份工钱,他们都很开心。
通山县大畈镇白泥村
科学施策抢农时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文虎 通讯员 全闯 郑梦溪
4月9日,记者来到通山县大畈镇白泥村2组蔬菜基地,一个个塑料拱棚整齐排列,大棚内一株株嫩芽破土而出,农户蹲在一旁将一棵棵杂草拔起。
“最多两个人一个棚,目前主要做除草、施肥等工作。”蔬菜基地负责人王清说,正在培育黄瓜、青椒、小南瓜等菜苗,待菜苗长大后,将移到各个大棚种植。
该蔬菜基地占地33亩,是白泥村最大的蔬菜基地,因受疫情影响,播种时间往后推迟了近两个月。
“蔬菜上市时间会往后推迟一些,但影响不会很大。”王清介绍,基地于3月20日复工后,迅速请人播种育苗,并通过加温灯加温、通风降温等方式始终将大棚内温度控制在最佳,促进菜苗生长,尽量缩短成熟期,补回因“疫”耽误的时间。
走进1组枇杷基地,一株株枇杷苗布满山头,毛茸茸的新芽在枝丫上探出了头。
“一共有600亩,这边300亩是新栽的。”枇杷基地负责人王清说,能顺利完成300亩新苗种植,还多亏了村里帮忙。
因受疫情影响,基地只有10余人务工,300亩种植任务难以按时完成。村干部得知情况后,积极与村内无法外出务工的村民联系,为基地招聘20余人,解决了用工难问题。
“苗栽好了、施肥也更高效了,耽误的时间都赶回来了。”王清说,去年在政府指导帮助下,基地使用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在基地上建有肥料池,通过管道与水一起喷洒,效率、效果都大大提升。
“基地缺人,村民缺农资。”白泥村村支书王贤国说,道路未完全解封时,村民难以外出购买种子和肥料。
为及时解决村民难题,该村安排组长挨家挨户上门收集统计农户所缺农资,由村里统一去农资点采购,分发给各农户。
据悉,该村共为农户进行了2次农资集中采购,及时解决了村民难题。
“玉米、橘子、枇杷等季节性作物都已种植,春耕生产已进入正常轨迹。”王贤国充满信心地说,只待作物生长大丰收了。
通城县马港镇石溪村
种植彩稻助脱贫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嘉 特约记者 刘健平
4月的幕阜山南麓,森林茂密,阳光充足,山涧溪水长流,正是春耕好时节。
4月16日,记者来到通城县马港镇石溪村见鸡山脚下,只见一片依山傍水的田垄里,农户正赶着耕牛在犁田,几十个来回,一块田翻耕完成。
“家里4亩田都种上了彩米,平均亩产150公斤左右。每公斤价格比其他常规稻要高,收割后由公司收购。”61岁的万界贤家住石溪村4组,早年在外务工,2017年开始种植彩米,在家门口就业。
万界贤所说的石溪彩米,是指原产于石溪山区的珍珠红米、乌紫米和黑壳糯米,是未经改良的一年一熟常规中稻,属省级农业拾遗品种。
“石溪彩米一般在每年5月插秧,生育期148天左右,比其他常规中稻多20天。”随行的石溪特色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程小卫介绍。
石溪彩米的种植非常讲究,采用畜力耕田、手工插秧、脚耘除草等传统农耕方式,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仅限绿肥和稻草还田,稻谷晾晒使用竹藤用具,全程无污染。
石溪彩米种植历史悠久,据《通城史志》记载,珍珠红米、黑壳糯米有400多年种植历史。乌紫米是由世居通城的古瑶人采摘山间野稻驯化培育而成,距今有近千年历史。
程小卫告诉记者,石溪村2015年发现彩米种植价值,2016年全村发展彩稻种植690亩。2017年,该村开始组建湖北石溪彩米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将彩米种植面积扩大到1058亩,吸引全村166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种植彩稻,并带动91户精准扶贫户以土地入股和进基地务工等方式,实现增收脱贫。
“公司将继续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彩米种植面积。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对彩米进行深加工,研发适合更多消费群体的系列产品,将石溪彩米的品牌做大做强,带动更多山区群众种植彩米,实现脱贫增收致富。”谈到下一步的发展,湖北石溪彩米有限公司负责人徐惠信心满满。
编辑: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咸宁市开展农贸市场专项整治为市民生活购物营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