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督导怎么督?明察暗访
3月1日早上7时,46岁的杨志奇就出门赶往社区防控点,开展“疫”线督导。有着22年党龄的杨志奇是市委组织部的一名副县级干部,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他就挺身而出,在“疫”线坚守了一个多月。
督导,为何出门这么早?
杨志奇说:“督导按区域按路线开展,前段时间是全覆盖,现在主要是抓薄弱小区和“回头看”。督导组向来就是出门早,收工晚。早8点晚8点是防控值守交接班时段,最怕出漏洞。”
在银泉社区防控点上,市财政局党员志愿者李育民,隔着老远就知道是督导组来了,他热络道:“你们督导组的同志真是吃得亏、效率高呀,昨天暗访发现的问题办事处和社区已经解决落实了,你们看看。”
李育民的话信息量很丰富:道出了督导形式是明察暗访,说出了督导的次数很频繁,更反映出督导的目的是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明察,就是现场查看各卡点面上的防控工作是否做到位;暗访,就是深入小区发现一些点上的隐患和问题。
在值守点上,杨志奇细致查看了进出登记测温情况,仔细询问志愿者发动和物资配送状况,深入了解重点人群的近况,认真听取值守同志及小区居民的意见建议。一句“你们辛苦了,你们要注意自身防护,在守好门的同时,也要为居民服好务。”督导组一行测温登记后随即进入小区,展开了暗访模式。
明察暗访怎样做?对标“674311”
明察暗访是否有具体标准?否则,察看方向会不明晰,督导主观性会过强。
杨志奇介绍,地区组首创的社区防控“674311”工作法,就是督导的具体标准。这一工作法既明确了卡点防控每天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力求做到有序有效防控;也让督导工作有了明确的指向,做到了有的放矢。
而杨志奇每天的主要精力就是做到6个查。
一查,干部、街道及社区、志愿者、民警、居民、物业六种力量是否下沉到小区。
二查,出入管理、体温测量、密接排查、宣传劝导、防疫消杀、代购配送生活用品、不稳定因素排查等七项工作是否到位。
三查,防控是否守住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四条防线。
四查,防控工作是否做到全覆盖、全天候、全过程。
五查,小区是否将包括居民在内六种力量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具体工作任务进行明确,把七项任务分配到每个人头上,用一张表体现出来,并将表张贴在小区门口并发在小区业主群里。
六查,是否每天至少报告一次发热及以上情况。
杨志奇说,小区值守点上普遍反映,“674311”工作法很实用很管用,现在工作有了方向,知道怎么操作执行了。
查出问题如何改?立行立改
在社区防控一线,督导组用脚丈量着每一寸土地,地毯式滚动式反复深入大街小巷督导。
一个个问题被挖出:硬隔离没到位、临时党支部作用发挥不够、志愿者发动群防群控有待加强、卡点工作还要深入、防控力量职责不够明晰、物资配送代购服务不尽人意、弱势群体和重点人群关心关注有待加强。
查出问题如何改?
杨志奇说:“现场指出,立行立改。”
地区组建立了一个工作群,上级精神、工作要求、经验作法在群内共享,发现问题、责任主体、工作建议、整改成效在群里展示。群员有督导组、咸安区有关领导及街道办事处、相关市直单位。群里的运转流程是:督导组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在群里公布,而责任主体收到信息第一时间回复,并立行立改,然后将改进结果公布到群里,最后“回头看”,公布整改成效。
杨志奇很忙,最忙碌的一天,他跑了30多个小区。他每天东奔西跑,不敢回家只能住在原来的旧房子里,吃方便面、盒饭;他只有到了深夜,才会想起病床上的外婆和年老的父母,忍不住打电话问问,叮嘱想办法买药,才能想起也在社区卡点轮值的妻子,过问上高中老大的网课情况和年幼老二的身体状况。
就在杨志奇忙得连轴转时,2月22日凌晨4点,外婆与世长辞。噩耗传来,他泣不成声,一夜未眠。早上7点,他继续带着两名干部沿贺胜路、温泉路卡口督导。
市委组织部领导同事得知情况后,问他是否回去送老人家最后一程,他说:“督导任务还很重,大家都冲锋在一线,已与家人沟通好,后事简办、快办。”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甘青 通讯员 黎旺财)
编辑:hefan
上一篇:
保运输 拓渠道 嘉鱼多措并举护好“鱼篓子”
下一篇:
甘肃省民勤县和裕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定向捐赠咸宁日报传媒集团一批防控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