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马丽娅、特约记者汪佳报道:10月21日凌晨2点,崇阳农贸市场已是人头攒动,灯光如昼。东北角上,菜农赵小明和妻子陈中兰忙着将一筐筐新鲜的白菜、花菜等从货车上卸下。前来批发蔬菜的商贩们,立刻围着他们的菜筐挑选。
夫妻俩分好工,陈中兰忙着“接待”和收钱,赵小明负责记账、搬运。在一番讨价还价生意成交后,赵小明立即将货送到商贩的车上……3个小时不到,一车“货”就被售空。
赵小明今年51岁,是崇阳县青山镇城万村人,种了32年蔬菜。菜地见证了他从一个楞头小伙到头发花白的每一天,也见证了他从一贫如洗到逐渐小康的全过程。
“在城万村,靠种菜为生的有100多户,全县60%的蔬菜都产自我们村!”赵小明说,村民们每天结伴将田间的蔬菜拉到农贸市场批发售卖,因少了中间流通环节,蔬菜不仅新鲜,而且价廉。
赵小明是城万村最早尝试种菜的人之一,也是该村蔬菜基地合作社的负责人。他介绍,早在28年前,村民在外地打工时,看见城里人连萝卜白菜都靠买,而他们村却盛产这些,所以就萌生回乡种菜卖进城里的想法。当年,10多户村民开始抱团种起了蔬菜。
由于没有形成规模,再加上种植的蔬菜只有萝卜、小白菜等一些传统品种,村民收成不是很高。一年下来,除掉开支,只是略有结余,谈不上存钱盖楼房。
后来,他们到外地一些蔬菜种植基地去取经,最后得出结论,要想增收,就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引进新的蔬菜品种。1995年,他们成立了“绿田蔬菜专业合作社”,开始流转土地建立大规模的蔬菜基地,其他村民闻讯后也陆续加入进来。
“最初是市场选择我们,后来变成我们选择市场了。”赵小明说,有了合作社做后盾,他们再也不愁销路和种植管护技术等问题。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基地修通了机耕路、拉通了水渠,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发展至今,合作社成员已达105户,全村种植面积将近2000亩。
“我们齐心当菜农,凭着双手盖洋楼!”正忙着摘菜苔的种植户雷志芳说,城万村每户种菜的人家都盖起了小洋楼,而且至少有两辆车:小货车和三轮车。
雷志芳是邻村人,在看到城万村人种菜走上富路后,也跟着加入了合作社。在城万村人的带动下,雷志芳的蔬菜种植面积已发展至50亩,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上市,日子越过越红火。
记者了解到,除了像雷志芳这样直接加入城万村的种菜团队外,附近还有很多村民都在这个基地打零工,每人每天至少可领到80元钱工资。
“几十年来,他们已经习惯了每天凌晨2点就起床,风雨无阻。赶上旺季时,起得更早。”村支书毕春明告诉记者,城万村之所以能成为崇阳最大的“菜篮子”,除了与该村优越的土壤和水资源相关外,最主要的还是菜农团结、勤劳、能吃苦。如今,该村种菜户有的年收入可达30万以上,最少的也有近10万元。
编辑:hefan
上一篇:
赤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红色教育宣讲进军营
下一篇:
养鸡有技术卖鸡有销路 贫困户刘应如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