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咸宁新闻 >> 正文

退伍老兵讲述:交通工具变革见证时代变迁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19-08-12 08:26

香城都市报记者 王奇峰  实习生 李上丁

回顾新中国七十年的风雨历程,从寻常百姓的衣食住行到科技变革带来的物质提升和精神飞跃,城乡发生的变化可谓举世瞩目。但对年近七旬的退伍老兵王梓珍而言,变化最明显的还是交通工具的变革。


早年:出行几乎全靠两条腿


1953年,王梓珍出生在崇阳县路口镇一个边远山村。从记事起,推开家门就是曲折的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湿滑泥泞。

上世纪60年代初,王梓珍步行两公里去上学,倒体会不到出行的艰辛。直到十三四岁时,为补贴家用,他需要和同伴挖药材后,挑往30多公里外的柏墩收购站,才感受到两脚走路的艰难。

“趁生产队放假的时候,白天上山挖药材,傍晚时分出发,第二天天亮刚好赶到收购站。”王梓珍回忆,走窄窄的山路,除了要提防蚊蚁蛇虫,最怕的就是半路上下雨,很容易滑倒,双脚也容易被泥团子裹住。

“1960年代,整个路口区(现路口镇前身)就机械站里有一台东方红的拖拉机。”在王梓珍的印象中,那个年代,这辆拖拉机算是方圆几公里的稀罕物,平时见得较多的交通工具是马车,而寻常百姓出行,靠的都是两条腿。“1969年秋,我们步行去修青山水库,路上有个老乡过桥时因为恐高掉到了水里,冻得直打哆嗦。”虽然已过去四十年,但王梓珍对此记忆犹新。

1972年冬,19岁的王梓珍应征入伍,那是他生平第一次去县城。“先是家里亲戚送我到公社,再由公社武装部集中送到路口区,第二天一大早集合出发到崇阳县城,再统一送往蒲圻赵李桥的兵站乘火车。”王梓珍回忆,中午12点上火车,晚上9点才抵达700公里之外的河南商丘。途中,几十个人在没有座位的“铁盒车厢”席地而坐,却充满新奇与兴奋之情。

在部队,王梓珍被分在迫击炮连队,人生就像翻开新的一页。他回忆,平时训练用的炮都是用马驮,出去打靶坐的则是军用卡车。“有一次我不慎砸伤了腿,排长用自行车载我去市中心的医院,路上看得较多的出行工具是自行车,汽车还是非常少见。”王梓珍回忆。


青年:买辆自行车,攒了大半年


1977年2月,王梓珍退伍回乡。第二年,他用苦心攒了大半年的钱买了一辆“五羊”牌自行车。“当时复员费和伙食补贴加起来才90多元,普通人月工资也才10多元,我这辆自行车花了120元。”王梓珍介绍,当时十里八乡有自行车的家庭还不多,他这辆自行车可算是打破了村里原有的寂静,乡亲们闻讯都来观摩、试骑。

1980年,王梓珍到社办企业洋港电站上班,历任发电员和副站长。虽然家里有了自行车,但他还是习惯步行上班。“那时候年轻,脚力也好,主要还是轻易不舍得骑自行车。”王梓珍回忆,后来因为每月都要到每个大队抄电表、收电费,才舍得骑一下自行车。

整个1980年代,这辆自行车都是王梓珍家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印象最深的是陪媳妇回娘家:一辆自行车载一家人,男孩坐在前面的横杠上,爱人抱着女儿坐在后座上——这也是那个年代常见的现象。赶上雨雪天泥浆缠绕车轮,人扛自行车便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到了1990年代,工作地变成了县城,家中那辆自行车也渐渐变得老旧,王梓珍的出行工具也悄然换成了客运班车。“虽然班次少,也没有空调,但起码不怕日晒雨淋,也比自行车快了很多。”王梓珍说。


老年: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


进入21世纪,省道、高速路穿境而过,路变宽了、变直了,交通工具也在快速变化,小汽车开始陆续进入普通家庭。

随着“村村通”工程的实施,打通了汽车驶往乡村的最后一公里,假期回乡的游子不再为不好走的路而叹息,更多的则是为乘坐的交通工具自豪。

几年前,子女都开上了私家车,从村里到县城只需要20多分钟车程,到市区也只要40分钟。退休在家的王梓珍闲来无事,还特意为子女建起了车库。

“如今,除了城里的汽车排上长龙,村里也有很多家庭开上了小轿车。”王梓珍笑言,逢年过节,村里的屋场停满了汽车,有时还会堵车呢。

“前不久,女儿休年假陪我们老两口游北京,坐的是高铁,5个小时就到了。”王梓珍感慨,时代的发展真是迅速。坐在舒适快捷的高铁车厢内,望着车窗外高耸的楼房、湛蓝的天空和变换的风景,他的思绪又不禁回到了从前:那奔波在乡间小路上的双腿、颠簸在土路上的自行车,再到轰鸣的摩托车、平稳舒适的小轿车……这些变革中的交通工具,浓缩着落后到辉煌的历史,也见证着时代的更替。


编辑:hushaopeng

上一篇: 现场办公集中会诊 崇阳县加快推进水利项目建设
下一篇: 咸安六部门建立未成年人权益案件强制报告制度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