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夏正锋 文/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文虎 特约记者 孔帆升 通讯员 全闯 郑梦溪
23日上午,通山县大畈镇板桥村村委会广场上,人潮涌动,掌声如雷,欢呼声、喝彩声接连不绝,惊叹声、赞美声萦绕耳际,通山县第三届枇杷旅游节暨农特产品推介会在此举行。来自各地的游客亲临现场,观精彩节目、享采摘乐趣、尝鲜美枇杷,一场乡村特色盛会在此拉开。
音乐响起,枇杷节正式开幕,台上,动听的音乐让人陶醉,优雅的舞姿让人痴迷,奇妙的魔术让人惊叹;台下,香甜可口的枇杷让人垂涎欲滴,枇杷膏、枇杷酒、包坨、土蜂蜜、土鸡蛋等特色产品展台吸客无数。
“大畈的枇杷个头大、内核小,味道特别好。”来自温泉的李先生说,枇杷节举办特别好,每一届他都来了,既能了解不一样的地方特色文化,又能品尝到美味的枇杷和其他特色美食,感觉特别值。
据悉,大畈种植枇杷已有200余年历史,百年枇杷古树现存30余株,该镇利用自身枇杷品质优势,从2017年起,连续三年成功举办枇杷节,取得良好成效,促使该镇继续加大枇杷产业发展。如今,该镇共有1000多农户种植枇杷,种植总面积达17300亩,亩产效益可达9000元,年产值可达1.5亿元。
“我们卖不了就往他这里送,送多少收多少,省了不少事。”在板桥村协力绿色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多村民将自家的枇杷送来售卖。
“昨天收了两万多斤,今天应该会突破三万斤。”该公司负责人阮峰说,收农户的枇杷不仅为他们拓宽销路、增加收入,而且自己也需要枇杷原料,用来制作枇杷酒、枇杷膏等产品销售,一举两得,互惠互利。
为了推进农村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乡村振兴,该镇全面实行“公司+村委会+基地+农户”的“4+”模式,着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产业交叉融合互动发展,为大畈镇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支撑。
“现在来大畈旅游的人太多了,我也将自家枇杷推销给游客品尝,营造良好的口碑,拓宽销路。”官塘村7组的袁修港说,他家近两年种植的30多亩枇杷收成还不多,目前想先借助镇里旅游的名气将名声打响,希望枇杷收成提高后,能有好的销路。
近年来,该镇立足资源优势,以“枇杷小镇”为招牌,以特色旅游产业为向导,以特色农产业为支撑,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提升旅游体验,打造极具大畈风格的“旅游+产业”特色品牌,全力将大畈建成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色样板镇。
当天,现场评出了“枇杷王”,拍出11111元高价。
编辑:hefan
上一篇:
失信“专属彩铃”即将上线 “老赖”将无所遁形
下一篇:
咸宁市召开专题会 给道路运输安全上“紧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