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婧 通讯员 黄海红 马梦君
3月17日,咸宁市茶叶学会成立大会暨茶产业转型升级学术研讨会在温泉召开,来自咸安、赤壁、崇阳等全市6个县市区的50多家企业代表、茶叶主管部门领导和省、市茶业专家汇聚一堂,共商茶产业转型升级良策。
咸宁是驰名全国的“茶叶之乡”、“青(米)砖茶之乡”,为湖北省五大优势茶区之一。近年来,咸宁茶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和全体茶人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发挥茶资源、茶历史、茶文化等优势,积极促进地方茶叶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市农业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市茶叶面积发展到45.65万亩、产量5.01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70亿元。
咸宁茶产业的规模起来了。可是与桃花绝品、松峰绿茶、瑶山红茶等咸宁名茶在历史上所占据的重要地位相比,如今的咸宁茶叶,在市场上叫得响的品牌却不多,就连一度在内蒙市场占比最多青砖茶,如今的边销份额亦在萎缩。为了团结和动员我市茶叶科技工作者,促进茶叶科技的普及与推广,加速我市茶产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由市农业科学院牵头,将全市茶叶科学技术领域人才及茶企负责人、茶叶生产专家集结在一起,依法登记成立咸宁市茶叶学会,共同助力底蕴深厚、基础扎实的咸宁茶业顺利转型,实现突围。
经过精心的组织筹备,1月17日市民政局正式下发市茶叶学会成立的核准通知。首批会员单位共有39家,个人会员128人。在3月17日上午召开的市茶叶学会一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会员单位讨论确定了学会相关制度、章程,咸宁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丁坤明被选为咸宁市茶叶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咸宁市农业局局长黄文表示, 去年10月,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名单公示,咸宁入选成为全省唯一一家整市推进的示范区。茶叶作为咸宁的一张靓丽名片,在对试验示范区进行全面规划时,农业局将茶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而这一系列发展格局的实现,离不开科技支撑。咸宁市茶叶学会的成立,必将吸引更多技术人才、科技人才、文化人才的加入,为咸宁茶业的可持续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幕后花絮
成员信心满满
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市农科学院研究员丁坤明表示,他会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工作,有信心、有决心带领茶叶科技人才、茶企精英一起,把学会的工作做好,让我市茶产业发展走上一个新台阶,并以青砖茶产业发展为突破口,依托市农科院科研优势,引领带动咸宁茶产业转型升级。
作为会员单位代表,湖北省赵李桥茶厂责任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甘多平也表示,随着内蒙等地边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川”字茶在边销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年来,该公司适应市场需求,开始涉足便携易泡、减肥瘦身等类型产品的研发,为传统老字号产品注入科技新生,盘活了市场。这让他深刻的明白到,茶叶这一传统行业,同样离不开技术创新,而个人的能力是渺小的,只有加入到学会,通过集体的力量,多家企业抱团发展,才能推动咸宁茶产业的转型升级,让“赤壁青砖茶”火遍全国,走向世界。
专家建言献策
在17日下午举行的咸宁市茶产业转型升级学术研讨会上,两位茶叶专家作精彩报告,并针对咸宁茶业发展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省茶叶学会会长、省农业厅果茶办调研员、研究员宗庆波说,随着全国茶园面积、产量持续增长,产销失衡隐忧将日益凸显,如果市场需求不能同步增长,供过于求的市场态势将严重影响茶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同时,茶叶生产成本在劳动力成本推动下快速提高,影响产业增效,茶园全程机械化技术需求急迫。他建议咸宁茶业发展以新时代创新驱动、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一带一路”为契机,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实施多元化开发战略,从茶品牌产品、栽培管理、加工等技术规程等入手,制定省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争取上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引进、选育、筛选、推广一批青砖茶专用型及兼制型茶树良种,加强老茶园低改,建设良种茶园、生态茶园、高效茶园。 实行农机农艺结合,推广机剪机采机耕机防“四机”配套,实现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优化升级,促进茶叶加工清洁化标准化规模化。培养“一懂两爱”茶业人才队伍,融合发展、共享发展。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省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省农科院果树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龚自明表示,茶产业目前面临着良种占有率低,夏秋茶利用率低,茶叶生产机械化、连续化、自动化程度低,茶园、设备产品、生产线标准化程度低,茶业从业人员老龄化、文化程度低等态势。这既是咸宁茶产业发展现状,也是我省茶业发展现状。他建议我市突出生态高效,实施茶园安全优质高效提升工程,以达到提高茶园生产效率、单位面积产出率和效益的目的。同时实施茶叶加工改造升级工程,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能源、新设备,突出人才优先地位,实施科教兴茶工程。
咸宁市茶叶学会简介
咸宁市茶叶学会是全市茶叶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结成、依法登记成立的全市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学会业务范围包括开展茶产业学术交流,组织开展茶叶新科技、新产品的研发,普及茶叶科学技术知识,发掘弘扬茶叶历史文化等。学会宗旨是团结和动员茶叶科技工作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茶叶科技的普及与推广,促进茶叶科技人才的成长和进步,促进茶科技、茶文化与经济结合,为加速我市茶产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聚焦城市不文明现象①】谁在乱折花木?
下一篇:
香城古街特产美食城项目启动 品味咸宁特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