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掀起学习宣传贯彻
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
10月26日,市委书记丁小强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全省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会议精神,强调要充分认识党的十九大开创性、里程碑和划时代的意义,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大精神。当天,我市召开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会议,市委书记丁小强传达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并就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部署。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当作头等大事,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
11月13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丁小强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要求先行办好“新时代咸宁讲习所”。11月17日,市委出台《关于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咸宁讲习所”的若干意见(试行)》。11月28日,“新时代咸宁讲习所”首轮讲习班开讲,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新时代咸宁讲习所”所长丁小强带头讲第一课。
咸宁市委五届二次、三次全会召开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支持咸宁建设成为特色产业增长极。围绕省委赋予咸宁的新定位新使命新要求,市委五届二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坚持绿色崛起,率先建成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的决定》,打响率先建成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发令枪”,瞄准打造五大千亿产业板块,计划到2021年绿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超过90%。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市委五届三次全会通过了《中共咸宁市委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开启新时代咸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决定》。
经过多年转型发展,咸宁已形成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医药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
以打造五大千亿产业板块为抓手,我市还聚焦“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全域旅游”,加快转换发展动能,形成一批新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提升咸宁在全省经济版图中的地位。
我市“三抓一优”举措
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市第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发展抓投资、围绕投资抓项目、围绕项目抓招商、围绕招商优环境”(即“三抓一优”),不断夯实发展底盘。
围绕发展抓投资。积极策划投资项目库,全力争取中央和省重大投资项目,大力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召开固定资产投资推进会等措施,营造投资和项目建设强大气场。预计2017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648亿元,增长14.5%。
围绕投资抓项目。2017年,我市集中开工了4批共360个项目,总投资达1889亿元,掀起了项目建设的新高潮。
围绕项目抓招商。出台招商引资17条,加大了基金招商、重资产招商、产业链招商的力度。领导干部带头招商,县市部门联动招商,优秀人才一线招商,千方百计创新招商,招商引资取得了重大进展。1至11月,全市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890个,合同投资额2421亿元。
围绕招商优环境。出台了作风建设“新7条”,定期开展电视问政,开展“走村巷·连民心”活动;加强环境治理,对中央和省环保督查问题做到百分之百整改;推进“互联网+政务”,建设全国信用示范市,加强平安咸宁建设;积极推进“五城同创”,建设文明城市。
我市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经验走向全国
5月6日,中组部副部长齐玉率调研组到我市调研指导“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强调要“推广党支部主题党日”。中央组织部《组工通讯》刊发《关于张公庙村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的调研报告》,推广我市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齐玉深入咸安区官埠桥镇张公庙村,全程观摩了该村2017年第5期“支部主题党日”活动。齐玉指出,支部主题党日发源咸宁、成型湖北、推广全国。7月1日至7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湖北日报等多家中央、省级主流媒体聚焦咸宁市咸安区官埠桥镇张公庙村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刊播了我市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经验做法,咸宁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经验走向全国。
我市创新基层党建
全面启动党代表联系日活动
8月28日,市委出台《关于各级党代表联系基层服务党员群众的意见(试行)》,要求通过深入开展党代表联系基层服务党员群众工作,发挥党代表作用,解决广大基层和党员群众“急、难、盼、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9月8日,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全市383余名党代表,分为74个代表小组,分别来到74个乡镇(街道)开展了第一期党代表联系日活动,走村入户宣讲政策,收集意见建议,听取民意诉求,帮助基层党员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目前,党代表联系日活动已开展四期,通过一系列举措让咸宁基层党组织变强、党员队伍变优,进一步发挥了党组织在基层建设治理中的统领作用,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受到基层党员群众广泛好评。
咸宁高新区晋升国家级高新区
2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咸宁高新区晋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月16日咸宁市举办国家高新区建设推进大会,副省长郭生练为咸宁高新区授牌。
目前,咸宁高新区已成为咸宁发展的龙头,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业等为主导的产业。2017年新投产、新开工、新签约项目100个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8%以上,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省国家级高新区第一方阵。
我市A股上市企业实现零突破
瀛通通讯成功上市
4月13日,湖北瀛通通讯线材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举行上市仪式敲响上市宝钟,成为咸宁首家A股上市的本土企业。
湖北瀛通通讯线材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通城县,生产耳机线材、通讯线材等各种电声产品和数据线,主要应用于移动通讯终端产品、个人电脑、音视频播放设备及其他智能终端产品等领域,公司产品成功应用于苹果、索尼、三星等国际终端品牌商。瀛通通讯上市创造了咸宁第一,圆了咸宁企业上市梦,激励更多咸宁本土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打造资本市场的“咸宁舰队”。
我市颁发首张“27证合一”执照
稳步推进深化改革
8月1日上午9时许,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工商窗口,睿海天源咸宁股权投资合伙企业领到了我市首张“二十七证合一”营业执照,标志着我市“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
2017年,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深改组系列会议精神,勇于担当、敢于攻坚,统筹推进、大胆突破,关键环节和主要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2017年我市共开展126项改革项目,截止目前,已结项21项、已完成待结项41项、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51项,待审议的7项、因省政策未出台而暂缓的6项。全国智慧医疗便民惠民现场推进会、全省全域旅游工作、全省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等10多个现场会在咸宁召开,支部主题党日、贺胜金融小镇、“联校网教”、林业碳汇等改革项目唱响全省、全国。
咸宁电视问政问出新政风
从3月开始,针对项目推进难、“新衙门作风”、环境整治不力、精准扶贫等问题,一月一问,一期一主题,已开展了9场电视问政。
3月30日,首期电视问政“鸣枪”,主题聚焦“项目开工难”,广播、电视、新媒体同步直播。首期电视问政网络点击量3万余人次,第七期网络点击量达到36万人次。电视问政,如今成为我市最受关注的节目。市委书记丁小强说,电视问政是一种有效的监督形式。通过电视问政,倾听民声、曝光问题,推动问题解决,倒逼干部转变作风、认真履职尽责,成效明显。
第九届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活动精彩纷呈
11月12日,第九届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舞动香城”万人同跳广场舞暨世界纪录认证活动,在市体育中心举行。当天,历经两个多月排练的1万余名市民,一同穿着“你好,咸宁”文化衫,拼出“你好,咸宁”,凸显了“健康咸宁,魅力香城”的运动理念和中部绿心色彩。经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官方人员现场确认,参加人数达到世界纪录要求,认定为是“最大规模的广场舞中文人体拼字”世界纪录。
本届旅游节以“香约温泉 心泊咸宁”为主题,第二届咸宁国际温泉马拉松赛、2017“咸宁味道”音乐美食节、“浪漫咸宁”第四届全国温泉主题摄影大赛、“舞动香城”万人同跳广场舞、梓山湖嘉年华、“香约咸宁”欢乐游等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记录发展年轮
感受奋进力量
日前,市委宣传部结合“新闻性、重要性、关注度”评选标准,认真组织开展2017年度咸宁十大新闻评选活动,对咸宁日报社、咸宁广播电视台和各县市区委宣传部报送的参评新闻进行梳理归类,最终确定了入选的十大新闻,现予以公布。
图①通城县马港镇界上村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图②咸宁市委五届二次全会会场。
图③我市推进“三抓一优”力促项目落地。
图④咸安区高桥镇组织党员赴白水畈村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图⑤我市党代表深入基层面对面联系服务群众。
图⑥咸宁高新区晋升国家级高新区授牌仪式。
图⑦湖北瀛通通讯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时的情景。
图⑧咸宁颁发首张“27证合一”执照。
图⑨2017年第三场咸宁电视问政在赤壁市举行。
图⑩咸宁第九届国际温泉文化旅游节活动之一,万人同跳广场舞现场。
图片摄影:袁 灿 夏正锋 陈红菊 刘建平 毛亚轩 吴忠勇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