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国家质检总局下发《关于同意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函》,咸宁成功获批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是一块“金字招牌”。目前,全国334个地级市中,获得的城市仅10个。创建质量强市,对咸宁而言,可以说是大势所趋、群众所盼、发展所需。
今年6月6日,我市召开动员大会,正式吹响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行动号角。咸宁,正坚持以质为帅,争创新作为。
质量工作位居全省前列
产品、工程、服务质量量化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连续七年发布质量状况白皮书……5月14日,省政府对2016年度质量工作考核情况通报,咸宁获得优秀等次,排名全省第五。
自2008年实施质量兴市战略以来,我市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序、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升、精品名牌创建成效显著、质量监管能力有效提升,全市各类市场主体质量安全法制意识不断增强,质量安全的市场环境逐渐形成。
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我市全面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狠抓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生态质量提升,经济发展和质量工作同步进入快车道—— 产品质量合格率稳步提升。全市工业产品质量国家抽检合格率100%,排名全省第一,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97.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100%,食品质量问题发现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工程质量监管力度加强。建筑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质量合格率均为100%。全市共荣获省级建设优质工程(楚天杯)39项,省级建筑结构优质工程180项。
行业服务质量显著提升。2016年综合服务质量满意度高于全省满意度平均值,“咸宁市鄂南沿江物流聚集园”申报创建省级品牌服务业示范园区,《湖北省温泉旅游服务质量规范》和《咸宁沐浴温泉水质标准》被省质监局评定为“荆楚好标准”。
这份优秀成绩的取得,正是质量引领作用有效彰显。
名牌品牌建设成效凸显
去年底,市质量强市工作委员会命名湖北澳森木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的相关产品为首届咸宁名牌产品。
首届咸宁名牌产品评选工作中,湖北澳森木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华宁防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31家企业申报首届咸宁名牌产品,18家企业荣获殊荣。
通过咸宁名牌评选活动,充分展示“咸宁制造”的产品特色、产业特色,激励企业强化质量管理,增强自主意识、品牌意识,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我市企业树立卓越形象。
湖北瀛通电子成为我市首个上市公司,湖北平安电工材料有限公司在行业内位居亚洲第一。目前,咸宁65家企业建立卓越绩效模式,19家企业成为全市实施卓越绩效管理的标杆,引领行业发展。
我市深入实施品牌效益提升三年行动,明确提升精品名牌效益的工作目标,注重发挥精品名牌持有人的主体作用,大力宣传推广精品名牌,强化政策激励,积极推进品牌价值转化。
截止目前,我市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业国家地理标志、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分别达到19件、5个、4个和20件。
另外,湖北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分别达到63个、114件。中华老字号企业1个,湖北老字号企业2个。认定市名牌产品18件,知名商标191件。质量之光,闪耀鄂南。
实施十大质量提升行动
当前,随着《咸宁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实施工作方案》的推进,一幅提升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政府工作质量的画卷正缓缓展开。
为使创建工作出实招、见真章,我市启动了十大质量提升活动——
实施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把开展“质量提升”活动作为贯穿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和提升质量安全水平的主线。
实施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对全市施工企业和工程项目全面实施质量管理标准化。
实施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力争每个行业建成1个以上国家级或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
实施生态质量提升行动,以强化重污染行业整治为抓手,构建大气复合污染综合防治体系。
实施政府工作质量提升行动,建立便利化、集约化、高效化的政务服务体系,建立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制度。
实施标准引领升级行动,加快“绿色咸宁”标准体系建设,积极研究制定咸宁“国际生态城市”系列标准。
实施品牌效益提升行动,明确提升精品名牌效益的工作目标,壮大我市的优势产业。
实施质量技术基础提升行动,以检测认证产业发展补齐质量技术基础短板。
实施质量法治建设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质量违法案件。
实施质量文化建设行动,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质量文化宣教体系。
省质监局局长邹贤启认为,咸宁市委市政府抓质量工作力度大,创质量强市氛围浓、决心大,制定了细致的创建方案、考核办法、推进措施,定会在创建工作中取得丰硕的成果。(咸宁日报记者 朱哲 通讯员 焦元潇 吴鹏)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宁市举行第二届商超联谊会 共同商讨行业发展
下一篇:
咸宁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会议要求提高政治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