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廉政教育阵地
“莲,因洁而尊;人,因廉而正;家,因廉洁而幸福平安。”9日,咸安区一名干部家属蔡婷,正在认真阅读《家庭助廉漫画书》。
这本书是区纪委、区妇联联合印发,全区共发放2000本。全书分为警示篇、讽刺篇和弘扬篇,将廉政教育这一严肃话题用漫画形式呈现,从家庭幸福观、家庭角色定位、家庭助廉日常细节和有效途径等角度切入,寓教于谐。
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刘合权说,贪污腐败常发于“八小时以外”,家属要当好家庭“纪委书记”,吹好“廉洁风”,做好“守门员”,当好“监督员”,共同筑起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
为推动家庭助廉,区纪委、区妇联还联合举办了“树勤廉家风·创最美家庭”主题活动,43名2016年度新提拔的科级领导干部家属接受廉政教育。
活动中,家属们观看了廉政微电影《钱瑛回乡》,参观了钱氏英烈纪念馆,并现场签订了“树勤廉家风·创最美家庭”承诺书和书写廉政寄语。
记者了解到,该区积极探索创新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方式,将教育阵地向家庭延伸,不断提升家庭成员廉政意识,完善家庭监督平台,为权力“后院”筑牢廉政防火墙。
主动下访摸排问题
“有了这张小小的明白卡,咱们老百姓就知道了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权限,明白了哪些诉求可以找纪委解决。”8日,咸安区向阳湖镇北岭村一位村民收到《监督举报明白卡》后说。
连日来,该镇纪委深入村民家中,调查了解群众对扶贫、救灾等专项民生资金发放及各项惠农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的意见建议,并将区纪委印制的《监督举报明白卡》逐一发到群众手中。
为切实提高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办理质效,今年来,该区纪委开展民情走访活动,要求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进村入户,发放《监督举报明白卡》,同时将民情走访作为拓宽问题线索收集的一个有效途径,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主动下访,确保了问题线索收集的主动性,问题线索质量的直接性和准确性。
“开展民情走访活动,就是要让我们的纪检监察干部深入村社、立足基层,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察民情、接地气,切实用心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问题。”刘合权说。
截至目前,该区纪委组织集中民情走访12次,共征集包括涉农惠农政策落实、项目资金使用等方面的意见建议33条,化解信访矛盾6起,摸排违纪问题线索7条。
精准打击“微腐败”
“截至目前,已采集相关数据信息近822.4万条,经比对,发现问题线索3万余条。”9日,区纪委党风政风室负责人滕珠说,该区已完成全部数据采集、比对工作,将全面启动大数据问题线索核查工作。
自省、市大数据监督检查工作动员会后,该区同步启动该项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将7家业务主管部门的扶贫小额信贷、就业专项资金等12精准扶贫项目2016年落实情况作为此次检查的项目。监督检查按宣传动员、比对核查、整改执纪问责、总结提高4个阶段进行。
该区张贴《致农民朋友一封信》6万份,悬挂横幅标语345条,发送手机宣传短信1.5万条,提高大数据监督检查工作的知晓率。同时,成立了4个督导组,分别由纪委常委、派驻纪检组长任督导组组长,从区委办、政府办、审计、财政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巡查督导,巡查督查覆盖全部乡(镇、办、场)及相关单位。
在巡查督导中,对存在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敷衍塞责等问题,以及开展核查、抽查工作不扎实的,区纪委将严格进行问责,以绝对的高压态势向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 (咸宁日报记者 王远远 通讯员 李志 毛本波 张虎)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