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理念一脉相承
德力西60万吨白卡纸项目,计划投资45亿元,预计年销售金额32亿元,实现利税6亿元,因项目距长江仅280米,考虑其尾水可能影响长江白鳍豚保护区水体质量,市委市政府果断叫停。
在咸宁,生态环境是立市之本。我市将绿色作为底色一脉相承,利生态之事,丝发必兴;厉生态之事,毫末必去。
“生态城市竞争力”排名位居全国第八,继加冕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桂冠后,咸宁又在为拿到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这一国字招牌发力。
“打造中国中部绿心,建设国际生态城市”延续历届市委市政府的主政逻辑,绿色崛起成为鲜明旗帜。生态保护成为绿色崛起的应有之义。《咸宁绿色崛起发展规划》、《咸宁市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咸宁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规划》《咸宁市国家森林业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等刚性规划密集修编,明确生态保护红线。
规划引领,将绿色理念贯穿生态示范区创建始终——
建立完善《咸宁市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库》,入库九大类132个项目,总投资8782793万元;
发展集约、集群、园区化、高附加值新型工业,发展以“大旅游、大健康、大文化”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做精做优现代特色农业,重磅打造千亿农产品加工业;
筛选72个项目作为幕阜山绿色产业带重点支撑项目,初步匡算总投资536亿元,通过生态建设、清洁能源、绿色产业等6大工程,建成全国领先的绿色发展区。
以治为先夯实根基
2月23日,在咸安区宝塔村,村民廖光柏称:数十年来,随着沿河工厂密集建立,常住居民密集增多,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将三八河清澈的河水染成脏污墨色。
去年,根治三八河的举措迅速实施:封堵排污口、环评再验收、铺设截污管,同时借力高新技术绿色发展基金,引导和扶持企业转型升级。
三八河的根治,只是示范区创建的一个缩影。夯实创建示范区创建基础,关键在“治”。“蓝天”、“碧水”、“净土”工程等一批“环保新政”接力实施——
“三禁三治”齐头并进:力督华润电力投入2.4亿元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力促赤壁闵发建材淘汰钢铁产能30万吨、12家煤矿企业淘汰煤炭产能69万吨;建设一批绿色矿山和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对城区21家建筑工地全面实行“6个100%和一个摄像头”,对市区重点路段实行全天候不间断喷雾降尘 。
“三非三水”治理快马加鞭:停产整顿229家非煤矿山,开展沿江15公里范围内重化工企业专项清理整治,对畈湖工业园79家化工企业实施整治,推动斧头胡、西凉湖、富水湖等养殖围网拆除工作……
与铁腕治理相呼应的是,强化全域监管。完成39个土壤国控点位置核查工作,采集畜禽养殖场、引用水源保护地、涉重企业、基本农田等周边场地土壤样品分析,并建立危险废物物联网系统。
以复为要筑牢屏障
在2016年长江防洪过程中,我市实现退垸还湖、退垸行洪,主动弃守官粮洲、接里湖等5处民垸;
计划总投资5.8亿元启动黄盖湖防洪综合治理工程,争取将总投资3亿元大洲湖退田还湖还湿项目纳入水利部试点;
全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完成投资0.3979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46平方公里,治理崩岗63个……
在开展生态修复,实施水系连通工程中,我市打造淦水、陆水生态走廊,建设沿江产业带、咸嘉生态文化城镇带、幕阜山绿色产业带,修复斧头湖、西凉湖、黄盖湖等湿地。
“把生态修复、河流治理、饮用水源保护、防洪工程建设等作为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重点工程,统筹推进、促进绿色资源可持续利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熊征宇表示,以复为要,筑牢绿色屏障,做实示范区创建重点工程。
实施河流治理,加大长江主航道治理,已争取咸宁至武汉段4.5米深航道纳入国家规划。全市累计投入中小河流治理2.62亿元,开展了10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和4个中小河流治理水系连通项目,加固堤防85.63公里。
加强引用水源保护。我市建立“河长制”、“湖长制”等管理机制,将饮用水源地各项防治措施和责任细化到人 ,对淦河沿岸的40个可能污染水源地各项防治措施和责任细化到人,对淦河沿岸的40个可能污染饮用水源的排水口进行了集中清理和整治。
目前,全市空气优良天数达272天,森林覆盖率达49.6%,均位居全省前列,水环境得到进一步修复治理,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相继开工……(咸宁日报记者 王凡)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宁市水利一线项目巡礼】赤壁走活水利一盘棋
下一篇:
咸宁掀水利建设高潮 “六大工程”补齐水利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