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赢得群众支持
7月22日早上7点半,通山县大畈镇隐水村委会,镇党委书记金大德领着规划测量人员,和村干部商量一天的工作安排。
“今天要争取把几个安置点的测量做完,不能耽误进度。”金大德说。
10分钟后,在村组一处老屋前,金大德和测量人员停下了脚步。这处老屋是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旧礼堂,也是今年隐水村重建搬迁安置点,由于年久失修已成危房,必须及时拆除重建。
听闻旧礼堂马上要拆掉,附近几个老人很是惋惜。他们来到现场,与镇村干部交流,言语间透露着不舍。
“老人家,你们对旧礼堂有感情,镇村都能理解。但这里已成危房,年年小修小补又治标不治本。”金大德耐心解释,易地扶贫搬迁是民心工程,在旧礼堂原址改建新安置点,既消除了安全隐患,又让闲置的老物件发挥了新作用。
听到金大德入情入理的一番话,几个老人想通了、都散开了。规划测量人员随即架起仪器,忙碌起来。
细心,确保工程质量
日上三竿,隐水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内,规划测量还在继续,镇扶贫办主任袁达林专注地进行着协调工作。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展以来,53岁袁达林休息的日子屈指可数,入户登记、摸底搬迁意愿、群众评议、公开公示、锁定上报、勘察选址等等,总有忙不完的事。
“基础工作刚告一段落,由于对全镇安置点都比较熟,协调安置点规划测量的任务就落到了我头上。”袁达林说,自6月下旬起连续20多天,自己一直奔波于各村湾的安置点现场。
在下杨村安置点,县住建局工程师阮义堂头顶烈日,搬着仪器,转换角度,一边测量,一边记录安置点四至、扬程、坐标等信息,汗水浸湿了他的衣衫。
“规划测量的过程比较严格,记录的信息也要准确无误,这就要求我们认真仔细、一丝不苟。”阮义堂说。
40分钟后,下杨村安置点的规划测量顺利完成。阮义堂甩了下酸痛的胳膊,开心地说:“总算完成了,今天测得的数据将为后期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决心,接力搬迁之后
下午4点,大畈镇大坑村村委会会议室里,人声沸腾,镇村干部正和当地群众一起,商议一份搬迁产业发展合同。
大坑村建有枇杷基地上千亩,是全县闻名的枇杷种植专业村。如何让来自深山的贫困群众在搬到新安置点后,可发展、能致富?村里提前着手,科学谋划脱贫产业发展。
经过集思广益的讨论,村里下定决心,因地制宜,扩大优势,帮助搬迁群众发展枇杷种植。
枇杷库存周期短、运输不便,销路成了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村里邀请了通山协力绿色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参加会议,共同商讨枇杷产业合作开发事宜。
据悉,该公司是致力于枇杷深加工的本土企业,制作的枇杷酒、枇杷膏远销北上广,每年可消耗枇杷鲜果上万吨。
半小时的磋商后,村委会与公司达成约定:合作建设500亩枇杷种植基地,收购全村种植的枇杷鲜果,明确收购价格和服务,解决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
看到盖有火红公章的合同,村支书谭宝玲满脸喜悦:“这下好了,搬迁群众可以放心大胆种植枇杷,脱贫有了保障。”(咸宁日报记者 程慧 通讯员 徐毅仁)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省妇联抗灾救灾工作组赴赤壁 倒房户燃起新希望
下一篇:
网传车购税减半政策将有变 咸宁市国税局:假的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程慧、通讯员钱成成报道:10日,通山县大畈镇杉木园村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内,回归创业人士阚绍斌...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程慧、通讯员吉细满、周敏报道:“如今这街道变得干净多了,不仅每天有人定时清扫,还沿路设置了...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特约记者陈卫民、通讯员徐世聪、徐丽、何文报道:“儿子习惯了扶贫的缺席,妻子也习惯了丈夫的缺位,...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特约记者陈卫民、通讯员徐世聪、明洁 报道:“4日,负责石垅村1组苗木清理,5日,负责10组坟墓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