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咸宁新闻 >> 正文

通山县高坑村引领群众种香菇 计划建基地100余亩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5-11-28 10:11:00

  25日,通山县高坑村贫困户陈英发照常来到香菇大棚查看。近段时间,几乎天天如此。

  “村里免费提供香菇大棚,扶贫办提供免息贷款,合作社免费提供种养技术。县里驻村干部定棚帮扶。我只要守好大棚就有钱赚。”陈英发感觉像做梦。

  陈英发的大棚前挂着“食用菌基地精准扶贫公示牌”,上面列出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贫困原因、帮扶措施、帮扶责任人等信息。

  棚内,一棒棒香菇菌整齐排列。摸着香菇棒,陈英发算了一笔账:一个棚可放1000棒香菇,每棒可获利10元。他家有2个香菇棚,可放2000棒香菇,一年可收益2万元左右。

  高坑村是通山县的重点贫困村,陈英发是村里的重点贫困户。上个星期,他得到了2个香菇大棚。跟他一样,村里还有31户贫困户,每户得到2个香菇棚。

  “小香菇解决了村里扶贫的大难题。”村支书吴忠林笑称。

  吴忠林任村支书已有13年。此前,他对扶贫工作感到揪心。“太穷了,太难了!”

  高坑村穷在哪里?穷在缺资源,全村人均耕地0.59亩;穷在缺劳力,全村共1000余劳动力,而外出劳动力达500多人;穷在贫困包袱重,全村贫困人口占总人数的25%。

  如何带领贫困群众走出贫困?村里想了很多办法,扩建龙虾基地,兴建楠竹基地,筹建垂钓基地……但还是不能解决全村整体脱贫的问题。

  2014年出现了一个契机。村民徐艳芝在福建成家后,回村探亲发现村里山地昼夜温差大,适宜种香菇。于是,她将福建的香菇种植技术带回村里,并投入100余万元在荒山岗地建起了香菇种植基地,而且效益不错。

  香菇,又名花菇、猴头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它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香菇富含维生素B群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县委书记杜文清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觉得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种香菇,可解决一些问题,比如,村里缺少土地资源情况下产业发展的问题,农村留守老年劳动力生产生活问题,贫困户产业脱贫问题。

  经过多次深入调研,从今年8月开始,杜文清指导高坑村发展香菇产业,摘掉贫困帽子。

  吴忠林指着“高坑村精准扶贫决战指挥中心”的牌子说,我们正在决战贫困。

  决战中,如何实施香菇产业扶贫?高坑村探索出“村社双带”扶贫模式。

  村社双带,即:村集体负责争取上级相关部门项目资金投入,建好香菇棚,交贫困户经营。一户贫困户2个香菇棚,解决贫困户种植香菇前期基础建设投入难。

  再就是,贫困户通过“扶贫贷”取得香菇种植流动资金,购置接种香菇筒。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香菇菌种引进、技术服务、管理服务、产品销售。解决了贫困户流动资金筹措难和技术管理难。

  吴忠林说,目前香菇供不应求,村里计划建成香菇基地100余亩,年纯收入至少可达500万元,户平可增收上万元。(记者 杜先龙 甘青 特约记者 李江湖)

 

更多咸宁本地新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咸宁新闻网(或搜索公众号:xnnews)

 

编辑:liuhuafang

上一篇: 湖北科技学院数统学院坚持开展爱心敬老活动
下一篇: 嘉鱼县居民健康卡发行启用 力争发卡率达到100%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