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区不沿边、不靠海,对外开放本不具有地缘优势。随着国家全方位深入推进对外开放,特别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自由贸易区”等战略的实施,历史性地把中西部地区推到了对外开放的前沿。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调整阶段,以高污染、高排放、高消耗等发展模式为特征的超前消费主义难以为继,绿色发展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各国在环保领域确立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未来围绕“绿色”、“低碳”的技术、标准和绿色产业等可持续发展主题的国际竞争将进一步加剧,绿色已成为对外开放的新要素。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开放将成为经济发展和稳增长的重要推手,这一点记者在湖北省咸宁市采访时,体会非常明显。咸宁市委书记李建明直言不讳地说:咸宁就是要在《意见》精神的指引下加快步伐,让开放成为咸宁绿色发展的强大引擎。
立足全局抢抓宏观战略先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重在建立新的战略眼光,不再把经济发展局限于一地一域,而要放在全国和全球的范围内统筹考虑。
为拓展开放领域,便利企业“走出去”,咸宁积极建设互利共赢的开放环境,完善商事制度,精简优化行政审批,强化政府监管责任,优化法制环境,加速对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在开放过程中,引导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分工合作,以“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通过建立电商平台拓展农产品外销渠道,形成了产业链和电商服务整体“走出去”的开放格局。
对接国家战略抢抓体制机制先机。《意见》中有5大体制机制创新点,其中两项值得内陆地区,特别是具有后发优势的地区重视:一是建立走出去的新机制。二是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意见》明确提出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境外合作,促进优势行业、企业“走出去”,提升现代服务业国际化水平。
咸宁是中俄万里茶道的起点,李建明亲自带队到中亚探路,以茶为媒,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着力打造百亿茶产业,鼓励具有商贸传统和品牌优势的企业发挥龙头作用,开辟中亚、欧洲及非洲市场。以羊楼洞为代表的咸宁茶企成功进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市场,签订1.3亿美元海外订单,将青砖茶体验店开到了国外,使“神奇东方树叶”再次飘香于万里茶道。
开放倒逼抢抓绿色产业发展先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以开放促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运用“一带一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机遇开拓新的国内外市场,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实现国内与国际各种资源和要素的合理配置,倒逼企业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增强整体竞争实力。
咸宁茶企在“走出去”过程中说得最多的是品质和标准,因为欧洲市场有着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有机认证、农残检测等更高的绿色品质要求正在倒逼咸宁企业全面提升管理、质量、安全水平。自2013年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后,咸宁赤壁茶企已连续三年通过了最为苛刻的463项欧盟茶叶农药残留检测标准,成功敲开欧洲市场的大门。
为了将优质产业引进来,咸宁优调产业结构,建立低碳、高效、包容的绿色产业体系;简政放权,建立开放的营商环境;发展绿色金融,引导社会经济资源助力绿色发展。即将在咸宁举办的第六届世界茶业大会,更是广邀海外客商前来洽谈交流。
中部“绿心”的城市定位和绿色崛起的开放发展路径将为咸宁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赢得更多先机。(魏昊星)(原载《中国经济时报》)
更多咸宁本地新闻,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咸宁新闻网(或搜索公众号:xnnews)
编辑:Administ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