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咸宁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调研报告
院士专家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是中国科协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组织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推进产学研用结合的新形式,通过建立工作站,充分发挥院士专家技术引领作用,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今年4月,由市委人才办提出,市科协牵头,市农科院参与组成的调研组,就咸宁市工作站建设工作开展了调研。在为期两个多月的调研过程中,调研组不仅走访了有关企业和相关院士专家,还邀请部分领导、专家进行了充分研讨,报告形成过程中,吸纳了他们的真知灼见。
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现状
(一)建站背景
建立工作站是科协系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科技优势,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一项主要举措,是传统“讲理想比贡献”活动、“金桥工程”活动的延伸和深化,也是院士行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结合与升级,工作站继承了这些传统平台的优势,同时还可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更大的效能。工作站能够聚集我国科技领域的一流专家及其创新团队以及相关资源;能够搭建较高水平、跨区域、跨行业、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与战略决策咨询平台;能够突破现有体制,打破高校、科研院所、政府、社团与企业的边界而实现协同创新;能够加快科技成果的形成、推广与应用,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能够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够基于双方内在需求,降低合作成本,提高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效率。
全国首家工作站于2003年在沈阳黎明航发集团建立,2008年,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在北京召开“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工作研讨会,大会起草了中国科协《关于开展“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试点工作的通知》,由此开启了我国工作站建设的新局面。
湖北省科协从2009年起,积极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大力推进工作站建设,推动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到2015年,全省已建成302家工作站,引进省内外院士专家带领技术团队进站工作,开创了我省企业自主创新的新局面。
咸宁市工作站始建于2013年,建站工作一经启动,就受到广大企业的热烈欢迎,现已成立15家工作站(详见附录1),2013年建立6家,2014年建立9家,2015年建站工作正在筹备中,力争建立15家。随着“支持和推动咸宁绿色崛起,建设鄂南强市,打造‘香城泉都’和‘中三角’重要枢纽城市”发展战略的提出,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已成必然。较多企业把目光投向了本行业的院士、专家,通过与院士专家及其团队的合作,引进科技成果和人才,不仅可以带动产学研用的结合和成果转化,也可以提高自身的技术力量与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工作站建设对企业创新的强大推力,申请建立工作站十分踊跃。
(二)主要工作模式
工作站开始建设以来,由于各个建站单位的技术需求、科研基础和建站愿望等不尽相同,组建的时间有长有短,运作的模式也有所不同。归纳起来,有以下四个主要工作模式。
1. 决策咨询型
双方的合作主要是开展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编制、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等。院士专家与建站单位之间的合作并不是就某一具体的技术项目或产品开发展开,而是充分借助院士专家渊博的专业知识、深邃的战略眼光和科学的技术研判能力,就企业发展战略、发展目标、中长期规划、新产品研发等建站全局性、前瞻性问题开展决策咨询和技术服务。
2. 合作攻关型
双方的合作主要集中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发的联合攻关上。主要是借助院士专家的技术优势和专业优势,就建站单位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发过程中遇到某一特定的技术难题,合力攻关,解决问题。这种运作模式往往以项目形式出现,目标明确,操作性强,成果易于量化,对建站单位来说是最迫切、最直接、最需要的。
3. 成果转化型
双方合作主要是引进院士专家及团队的科研成果,直接进行成果转化。建站单位在与院士专家的合作中,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引进院士专家及团队的科研成果,进行产品中试乃至市场开发,此模式有效地解决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4. 技术入股型
技术入股是指院士专家作为技术持有人以技术成果作为无形资产作价出资建站企业的行为。技术成果入股后,院士专家取得股东地位,相应的技术成果财产权转归公司享有。院士专家以股东身份主要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科技人才培养、决策建议等工作。
(三)建站以来的工作成效
从2013年工作站工作启动开始,咸宁市科协已推动建成15家工作站,建站主体主要为私营企业,占建站总数的87%。共计向建站单位引进院士专家78位,研发范围覆盖高新材料、生物医药、农业、食品工程、通信工程等众多领域,形成成果共45个,申请专利29个,获得专利授权20个,培训科技人员960多人次。
羊楼洞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茶产品科研,生产加工,销售,茶叶进出口,茶楼经营,茶艺培训,茶文化产业与生态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多元化发展的茶产业股份集团公司,同时也是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4年与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加工岗位科学家、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茶叶产业链首席专家龚自明研究员合作,申请建站。随着工作站的建立,公司与专家团队合作进一步密切。在青砖茶新产品研制方面,工作站专家研发团队,先后成功开发出“传奇风范羊楼洞青砖茶”、“容和华夏羊楼洞青砖茶”、“伟大历程羊楼洞青砖茶”等系列青砖茶新产品,广受消费者喜爱。在新工艺改良方面,筛选出了更有利于黑茶发酵的新菌种,已申报国家专利。在生产设备上,2014年引进年产4000吨青砖茶连续化生产线1条,并在全国范围内,首建青砖毛茶专业化示范晒场1个,引领青砖茶清洁化生产,大大提升了公司生产能力。在基地建设方面,已与141户农民签订了茶叶种植协议,辐射带动了赤壁市7.5万亩茶园的建设,帮助农民实现了增产增收。建站以来,有10项实用新型专利申报成功,公司销售收入提升至1.5亿元,并与多个国家达成远销合作。工作站为公司带来了技术和产业的变革,使得公司的发展突飞猛进,也给我市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湖北精华纺织集团是一家以苎麻、亚麻、棉花为主要原料,多种纤维混纺,集脱胶、开松、纺纱、织布、印染等一条龙的重点麻纺织企业。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余龙江教授合作研发“苎麻微生物脱胶技术及废水循环利用”项目,已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技术使每吨麻的加工成本降低400-500元,生产的精干麻技术先进,质量指标国际领先,产品远销法国、意大利、韩国、日本等。2013年建站后,公司加大科技投入与技术创新开发力度,现已申报8项发明专利,获得专利授权2个,2014年度凭借“生物脱胶应用与开发技术”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工作站的建立扩宽了人才引进和培训渠道,工作站现有3名博士,7-8名硕士,20多名技术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组织员工培训共计200多人次。公司也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现已有1万多农民种麻,面积达2万多亩,每年销售额提升至8-9亿元。工作站还将在苎麻轻薄服饰、亚麻床上用品等方向开展研发,全面提升麻纺织产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
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途径
咸宁市自2013年建站伊始,工作站建设就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咸宁的建站工作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服务、相关企业和院士专家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
(一)政府主导
政府主导主要体现在工作站的合理布局,明确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在组织、人才、资金等方面为推动工作站提供有力保障。日前市政府已将咸宁市工作站建设配套资金支持纳入议事日程。
领导重视是工作站建设发展的前提。工作站建设工作自启动以来,一直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2013年、2014年工作站授牌、挂牌活动,省、市分管领导不仅出席参加,更是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听取企业和专家反应的问题和情况。2014年8月,省委常委张岱梨在赤壁威盾集团调研时现场指出公司可建设工作站,随后省科协党组书记夏航带有关部室负责人专程到该集团了解情况,研究合作方向,市科协积极配合做好联络服务工作,在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重视下,已促成武汉理工大学院士姜德生与威盾集团总经理林奋强见面商谈了有关合作事宜,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并在威盾集团建立了工作站。
(二)部门服务
咸宁市科协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科协系统的组织、人才和智力优势,并联合市人才办、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等部门,主动为企业搭建平台,征集企业难题,联系院士、专家搞好建站服务工作。
在推进工作站建设过程中,市科协始终坚持以“需求为基础,项目为核心,企业为主体,实效为根本”的基本原则,紧紧围绕咸宁主导产业及特色产业,按照学科领域、产业区域布局,建立专家资源库。深入高新区、开发区、有关企业了解生产、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需求,组织、征集、筛选攻关课题,建立攻关项目需求库。聚焦双向需求,牵线搭桥,做好服务,保障了工作站的如期建成。
(三)企业与院士专家共同参与
咸宁市建站企业多为中小型私营高新企业,技术需求较为强烈。这类企业求贤若渴,但却很少能聘请到在本行业知名专家来为其提供战略咨询、技术指导和研发等工作,工作站建成让这样的对接合作成为可能。
工作站的签约院士、专家纷纷表示非常乐意参与工作站工作,也非常希望与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为基层企业服务,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签约咸宁市芽旗香茶叶研究中心的湖北大学王行国教授,表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是他自己作为科研人员的一个愿景。签约咸宁市农业科学院的华中农业大学姜道宏教授,表示只要是做实事,而不是流于形式,要大力支持工作站的工作。签约羊楼洞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湖北省农科院龚自明研究员,说羊楼洞茶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曾经盛极一时,我们现在要做的不只是研发某个产品或者改良某个工艺,我们更要让茶马文化重新站到世界的舞台上,既要有经济效益,又要有社会效益。
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瓶颈
(一)战略定位不高,推进力度不大
目前,我市工作站建站属于企业“自下而上”需求驱动型自发建站,然而这种建站模式在政府层面和产业发展层面缺乏整体布局、长远规划,也没有系统的政策支撑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各个工作站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工作站建站工作缺乏了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顶层设计,导致工作站未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建站单位各自为阵,战略定位不高,各有关职能部门间合作较为松散,没有形成强大合力,建站工作推进力度不大。
(二)部门服务管理不到位
咸宁市工作站建设起步晚,经验不足,加之没有专人和专门机构为院士专家和相关企业服务,导致有些建站单位与院士专家对接不够紧密,开展工作不够经常,活动比较单一,内容不够充实,有的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市科协工作主要集中在为企业和院士专家牵线搭桥,搭建创新平台上,对工作站后期工作情况跟踪服务管理不到位。建立15个工作站以来,我市还未成立类似院士专家服务中心的机构,没有对工作站进行跟踪服务工作,也没有出台工作站建设的管理办法。
(三)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
工作站的建设需要国家和省市级层面指导规范,并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鼓励和扶持建站工作。我市工作站仍处于起步阶段,对工作站的管理办法尚未完备,导致有些工作站运行管理不善,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市暂时缺乏对建站工作的经费支持,万事开头难,有了各级财政资金对建站工作的支持,对推进我市工作站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建设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二是一些单位不能根据行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定制工作站的长远规划,连续的、规范的、可操作的管理制度尚未形成;三是对工作站的考核制度不够健全,导致建站单位对工作站的建设缺乏足够的动力,没有真正把工作站的建设与促进单位科技创新直接挂钩,有的是为了建站而建站。四是对工作站的奖惩制度不够健全,导致工作站的工作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四)工作站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
工作站是一座有待开发的智力金矿,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挖掘。工作站引进的不仅仅是一个或几个院士、专家,可供利用的资源还有院士专家的团队,可以通过院士专家及其团队的辐射作用去充分挖掘人才资源,邀请其他院士专家或高端人才加盟,同时,院士专家所在单位的装备条件也可以为我所用。目前不少工作站仅仅局限在对院士个人智力资源的利用上,没有从团队、设备、人脉等方面充分发掘院士专家资源。
虽然工作站建站单位可能处于不同的行业领域,但在技术层面其实有很多共同的需求和资源,如果能够加强彼此的联系和合作,将会取得可观的成绩和效益,这就需要科协等管理和服务部门,搭建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比如定期举办经验交流会或不定期的科技沙龙等,促进彼此的交流与合作,提高院士资源利用效率。
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的方向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在推动全社会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经过3年的持续建设,咸宁市工作站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已经成为咸宁市科技发展的助推器,但也应该看到,咸宁市工作站的作用还未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智力资源还未实现最大程度的利用,需进一步加强与推进工作站建设工作。
(一)明确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服务、企业院士专家共同参与的良性运行机制
建议政府加强工作站建设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工作,尽快出台咸宁市工作站建设管理办法。一是编制一个咸宁市工作站建设规划,做好顶层设计。针对我市绿色崛起战略和工业崛起战略,力求工作站布局合理,稳步推进。合理设置建站标准,防止盲目追求建站数量,对已建工作站实施动态管理,实行绩效考核。二是明确相关部门职能,形成合力。建站日常管理工作由市科协牵头负责,尽快起草咸宁市工作站建设管理办法。市人才办、科技局、财政局、发改委、经信委、高新区、开发区、宣传部等通力合作,为工作站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夯实工作基础,建立《院士专家信息库》、《企业技术需求库》、《科技成果库》。加强院士专家和科技领军人才的联系与沟通,实时掌握与追踪科技动态,组织开展院士专家与企业对接联谊活动,做好项目对接工作。四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让全社会了解、参与、支持工作站建设,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领导支持,对科技含量高、项目实施预期好、产业升级带动作用明显的工作站重点宣传。
(二)建立工作站建设的投融资平台
建立以建站单位为主、政府和有关部门投入为辅、社会化多渠道的建站投融资平台。一是建站单位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建站单位作为工作站的受益主体,应积极主动的投入资金推进工作站工作的进行,为了工作站健康稳步发展,建议各建站单位根据自身情况,从公司总收益中确定一定的比例作为工作站的科研经费。二是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政策激励和经费扶持力度,在产业、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制定和落实扶持工作站建设与发展的政策措施,对工作站承担的科研课题、重大项目和创新平台建设在科研经费、人才经费、企业技改经费等安排上实行重点倾斜。荆门市对考核合格的两院院士签约的院士工作站,事业单位建站的财政补助100万元;企业单位建站的企业和财政各负担50万元;武汉市、宜昌市、襄阳市、孝感市对考核合格的院士签约的工作站,每家分别给予50、50、40、30万元的扶持经费,建议咸宁市政府出台政策,对考核合格且发展潜力大的工作站给予20-30万元的经费加以扶持。三是院士专家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参与到工作站及企业的工作中。四是吸引社会资金,如吸引投资公司的注资,或者通过发行债券的形式为企业融资等。
(三)组建院士专家联络服务中心
全市现有工作站15家,还有很多企业建站的积极性很高,工作站发展势头迅猛,今年可望新建立15家、达到30家,亟需建立专门机构为院士专家服务,为相关企业服务。建议市科协组建院士专家联络服务中心,为市科协全额拨款二级事业单位,定编3-5人,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开展产业及企业发展战略咨询和技术指导,负责承担我市工作站建设的联络和服务工作;围绕企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组织院士专家及其创新团队与企业研发人员开展联合攻关;引进院士专家及其创新团队的技术成果,在企业共同开展转化和产业化,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与院士专家及其创新团队联合培养企业创新人才。省科协及部分市科协已相继建立了这类机构,促进了招才引智工作和科技成果转化,也促进了企业发展。为了我市工作站工作的顺利推进,成立咸宁市院士专家联络服务中心,还建议在市科协的推动下,在科技密集区域如高新区,及有关县、市成立院士专家联络服务分中心。
(四)充分“挖掘”工作站智力资源
工作站是集聚院士专家高端智力资源,提升建站主体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引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多方主体协同创新的土壤和平台。一是要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地“挖掘”院士专家及其团队背后的大院名所、重点实验室、重大专项中的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使工作站成为集聚创新资源的“聚宝盆”,为企业借翅飞翔奠定基础。二是要通过提高建站主体和企业家的创新意识,提升工作站对行业引领、对区域辐射的功能,推动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在产业链不同层级的共享。三是要使院士专家及其团队有限的资源与精力集聚到地方来,集成在需要且能发挥独特作用的重点领域、重点方向、重大课题上,则需要职能部门的指导、引导,需要建站主体的主动意识和深入合作的诚意与决心,使之成为互利共赢、激发创新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
编辑:zhusijia
上一篇:
通山实行"三免费一保障"助农村特困户脱贫奔小康
下一篇:
嘉鱼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为计生专干体检
相关新闻
-
咸宁国际温泉马拉松筹备工作顺利推进 明日开跑
咸宁新闻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 镇强)记者3日获悉,咸宁国际温泉马拉松竞赛筹备工作顺利推进,将于明日鸣枪开跑。
-
“咸马”开展赛道联调工作 确保赛事整体协调
咸宁新闻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 镇强)3日,咸宁国际温泉马拉松进行了赛道联调工作。
-
温泉消防大队夜查城区酒店 确保参赛者平安入住
咸宁新闻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陈志茹 通讯员柳丹 朱燕林)11月1日晚至3日晚,温泉消防大队“零点”突击夜查城区各类宾馆、酒...
-
咸宁市气象台预报“咸马”比赛期间赛段天气晴好
咸宁新闻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 吴青朋)5日,咸宁国际温泉马拉松开跑。市气象台预报,当日天气晴到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