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旅游产业积极转型适应新常态 迈向旅游强市
经济社会越发展,旅游需求就越大。可以说,旅游业正在成为新常态下新的增长点。
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今年,我市旅游业发展目标已经划定:全年接待游客40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210亿元以上。如何顺利实现预期目标?转型提质是必然选择。
以“养在咸宁”为核心,培育旅游新业态
近日,春暖花开,通山县大幕山上,野樱花怒放,漫山遍野,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
该县旅游局局长宋朝阳说:“眼下,旅游业已经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阶段,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我们主动作为,适应新形势。”
为此,该县大力推进赏花、采摘乡村游,整合境内旅游资源,推出精品线路,弥补该县春秋两季旅游市场的不足,构建“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果、冬滑雪”的四季旅游新业态。
除了通山,在我市其它县市区,培育新业态也成为了谋求旅游发展的共识。市旅游局局长郑华成说:“随着全民休闲旅游时代的到来,咸宁要进一步挖掘旅游发展新优势,下大力气培育旅游新业态,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为此,今年我市拟定旅游发展重点:以“养在咸宁”为核心,注重温泉养生、山水养情、生态养身、气候养颜、绿色养眼、茶道养性、运动养形、文化养德、宗教养心等“九养咸宁”元素,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培育旅游休闲产业;培育咸宁夜游、夜购、夜演、夜宴、夜娱系列产品,打造“月光之城”,发展“月光经济”,提升旅游消费吸引力。
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创建旅游精品景区
连日来,在香泉映月旅游度假区施工现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中华桂花博览园进入游客中心房屋验收阶段,天香小镇13栋楼已封顶,预计4月中旬将实现小镇25栋楼全部封顶,《嫦娥》实景剧剧场主楼将于近期封顶。
作为我市引进的重点旅游项目,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项目建设进展顺利,9月份可如期实现“三开”目标,即天香小镇开街、《嫦娥》实景剧开演、中华桂花博览园开园。
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我市旅游精品景区建设进入新境界。《三国赤壁古战场创建5A级旅游景区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并通过了由国家旅游局组织的专家评审;潜山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九宫山风景区、太乙国际温泉度假村启动5A级景区创建;澄水洞风景旅游区等4家旅游景区启动4A级景区创建。
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强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合理布局旅游产业聚集区;加快香泉映月旅游度假区、百盟温泉欢乐世界、华彬金桂湖航空游艇俱乐部、咸安金桂湖低碳经济示范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加速大型山水实景剧《嫦娥》、室内歌舞剧《万国咸宁》等一批文化旅游核心项目建设步伐;对接做好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力争通过两三年的努力,建成2至3个5A级景区。
以“互联网+”为方向,搭建智慧旅游平台
3月28日,武汉市民陈蔚带着全家到咸安赏油菜花、吃农家饭,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陈蔚说,前几天在咸宁旅游局官方微信 “咸宁闲游”上看到咸安搞了一个油菜花节,就慕名而来了。
原来,春节期间,陈蔚带家人来咸泡温泉,在朋友的推荐下关注了“咸宁闲游”,并由此得知,碧桂园组织了一个泰国美食文化节。
全家人在泡温泉之余,还享受了美味的泰国大餐,观看了泰国文艺表演,直呼“过瘾”。
为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去年,我市累计投入500多万元,在智慧旅游总体规划、咸宁旅游数据库建设、旅游资讯网建设、智慧旅游目的地信息化服务系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官方网站年点击量约10万次,微博粉丝数达1.4万人。
今年,我市将继续大力加强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完成智慧旅游云数据中心和智慧旅游行业运行监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营销平台、体验平台(智慧旅游目的地信息化服务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完成旅游政务网门户、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旅游电子商务系统等多个应用支撑项目建设,使我市智慧旅游基础信息资源建设取得较大进展。(记者 王远远 通讯员 孔祥轶)
编辑:hefan
相关新闻
-
咸宁中秋旅游入账2.75亿元 接待游客51.78万人次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王远远、通讯员孔祥轶、张良露报道:秋高气爽好出游。中秋小长假,我市天气晴好,气温宜人,...
-
咸宁将举办第2届创业创新大赛 凝聚力量成就梦想
咸宁新闻网讯 (香城都市报记者叶和平 通讯员冯国瑞)记者9月1日从市就业管理局获悉,我市将举办第二届“香城杯”创业创新大...
-
咸宁第四次妇女代表大会闭幕 圆满完成各项议程
咸宁新闻网讯 咸宁日报记者朱哲、通讯员赵劭君报道:9月1日上午,市第四次妇女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顺利闭幕。大会审议...
-
咸宁开展扬尘污染集中整治 不符合要求车辆禁行
咸宁新闻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镇强)9月1日起,市区将开展道路扬尘污染集中整治,禁止黄标车、未采取措施的渣土车、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