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建设者吗?我是优秀的建设者吗?”面对这个话题,我不停追问自己。过往一个个画面,就像一段段电影胶片般,组合成一部厚重而又充满温情的纪录片。
在一次采访中得知,咸宁非遗多数项目的传承人仅有几个人。如果再不加以宣传和保护,众多文化瑰宝必将失传。于是,在文化版面开设专栏的想法应运而生,一改之前改版以摘录史料为主的风格。
民乐喇叭锣,咸安非遗项目,主要辐射在双溪桥镇一带,被访者有近十人。当时,背着相机,冒雨采访,来回三次,每次转五趟车,公交转中巴,中巴转面包车、面包车转三轮、三轮转摩托……如此 “人在囧途”采访,艰辛程度可想而知……
天边泛白时,已在采访路上;夜深人静时,还在伏案赶稿;烈日暴晒时,已在田间地头上;大雨降临时,还在崇山峻岭间……通山李闯王的传说、赤壁脚盆鼓、通城黄龙山牮纸等等,近二十个被列入国家级或省市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专题相继呈现在读者面前,其中任何一个采访难度都不小于咸安喇叭锣。
我是记录者,用笔书写着时代的精彩,用笔记录着时代的魅力。
还记得一次,采访一对婚龄60年的老夫妻。老婆婆说,在过去那个动荡饥饿的年代,丈夫去唐山工作14年间,两人仅见过6次面,中间丈夫6年未回家。而她独自在家照顾着丈夫一家五口人,受过病痛折磨,受过生命威胁,但从未向丈夫说起。听完老婆婆的讲诉,一旁的老爹爹泪流满面。他哽咽地说,我知道她一个人很苦,却不知道过得如此之艰难。随后,两人相拥而泣。
生活的感动,都化在这对耄耋老人相拥的那一幕。哪一位读者不为之动容呢?
患难真情中,叙说着感动;平实友情里,记录着真实;甜蜜爱情里,见证着幸福;纠结错爱中,传递着力量……副刊版面呈现的是最积极、最乐观、最快乐、最和谐的生活。
我是记录者,用笔书写着生活中的风尚,用笔记录着生活的温暖。
万丈高楼平地起。建设者,用汗水建设新都市;建设者,用智慧创造新奇迹。
我不是企业家,我不是科学家,我不是工程师,我不是建筑师。我就是我,一个社会的记录者。
你有你的智慧,我有我的汗水;你可以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但我会为社会增光添彩;
你有你的方式,我有我的梦想。
即使梦想还有距离,但那又怎样,哪怕一路艰辛,也要一往直前。
我是建设者,我为自己荣光。
我自豪地宣称:我是记录者,书写时代色彩,传递公众力量;我是建设者,传承着民族成长的精神,推动着社会前进的脚步。(刘玉关)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咸宁市举办第二期电视问政 受观众一致好评
下一篇:
爱心行动走进咸安双溪桥 百名留守儿童圆梦
“江堤堤坡上的杂草都要割除干净,不留一处杂草!”12日晚上8点,咸安区横沟桥镇四邑公堤防汛指挥部指挥长、横沟桥镇四邑公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