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卫
2016年,咸宁市民政局在省民政厅的指导与支持下,科学谋划民政发展“十三五”规划,着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创新发展,开创了咸宁民政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一、强化担当,高标准谋划民政事业发展
我们按照“抓重点、带全面,抓试点、促改革,抓规范、上水平,抓队伍、强素质”的工作思路,率先完成了民政工作“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在“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中,我们结合市委市政府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幕阜山片区扶贫攻坚规划、咸嘉生态文化城镇带建设方案等,拟定了“1+5+N”的规划体系,在完成1个民政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的基础上,配套完成了5个重点专项规划。
2016年以来,我们结合省履职尽责专项整治回头看等活动,多次赴镇村基层开展专题调研,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为专项规划编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后期,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我市民政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建议共计300多条,经过归纳评选后,重点对其中13类符合我市实际的重大民生项目建议予以采用,使得编制规划与谋划项目有机结合。
为了使市县规划编制工作互相配合,进度同步,标准统一,市县两级多次召开推进会、碰头会、现场会,多次将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进行衔接,相互印证,切实做到上下联动,均衡布局。经过多方争取,我们精心谋划的125个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总建筑面积42.3万平方米的重大项目纳入我市十三五专项建设规划项目库,为把“十三五”规划落到实处,我们把规划的主要工作任务项目化,提出了咸宁十三五民政工作的“八大工程”,“五个组合拳”。
二、立足前瞻,高起点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近几年来,我们立足前瞻高起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不断夯实社区基础设施、创新治理机制,推动从村社区。截止目前全市共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建成农村社区98个,村容村貌得到大大提升。
1、高度重视,形成共识。市委、市政府把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连续3年纳入市县两级政府工作考核目标,2016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咸宁市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确定了全市271个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五年内达到国家验收标准,2个县(市)、41个乡(镇、办)实现农村社区全覆盖,比国家、省下达的农村社区试点任务高出十个百分点。
2、创新模式,分类指导。一是探索推进“平原发达型”农村社区。以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陆溪镇藕塘村等基础条件较好的村为典型。在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本村走出去的企业家饮水不忘源头、致富不忘根本,创业成功后,投入2000多万元无偿投资回报家乡农村社区建设。陆溪镇藕塘村在实施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县、乡两级政府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注重激发村集体的组织功能,倡导企业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投身农村社区建设。二是探索推进“山区贫困型”农村社区。以通城县隽水镇油坊村,崇阳县白霓镇大市村,通山县洪港镇西坑村、大畈镇板桥村等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的村为典型。这类农村社区地处偏远,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但由于有着共同的环境、文化以及类似的资源禀赋,村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较强,有利于在群众参与中达成共识和治理合力,所以我们着力搭建农村社区建设合作平台,注重发挥利益协商机制的协调作用。三是探索推进“两型社会型”农村社区。以咸安区贺胜桥镇花坪村、桃林村为典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尽可能“低成本、高效益”地建设农村社区,以人为本,以健康、环保、和谐为发展理念,追求村民生产生活、社区良性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繁荣的良性互动,实现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四是探索推进“城郊生态文化型”农村社区。包括咸宁市咸嘉生态文化城镇带内的诸村,我们充分利用该地区城郊乡镇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围绕休闲、生态、观光、文化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开展工作。以名优农产品的品牌化项目包装为依托,积极开展各类相关招商活动,有效提高农民收入。
3、突出功能,夯实基础。一是强力推进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咸宁市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每个农村社区办公用房面积要达到500平米以上,农村社区服务大厅面积要达到80平米以上,把农村社区阵地及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农村社区建设重要内容。近3年,全市新建农村社区办公场所43个,面积达3万多平米,服务大厅面积共4000余平米,共建村民户外活动场所800多个(处)。二是强力推进农村社区管理。一抓完善农村社区“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经费保障机制,促进各部门与街道社区之间协调互动。二抓建立社区工作审核准入制度,积极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凡属于基层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转嫁给农村社区。三抓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的监督管理,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提高资金的综合使用效益。三是强力推进农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完善农村社区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和激励机制,三年来,全市有16名村(居)干部考录为公务员。四是强力推进农村社区服务。规范了“社区党建”、“民政低保”、“计划生育”、“劳动保障”等八大服务窗口;完善“三社”联动,形成了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的良性互动;健全和壮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作者系咸宁市民政局局长)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培育发展新动能——解读我市重大项目建设“211”工程
下一篇:
努力推进“山通水富、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