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常念安全“紧箍咒” 铁腕执法除隐患

来源:咸宁新闻网 时间:2016-01-04 10:59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仅仅只有一次,一直以来“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始终贯彻于我市各个领域、各项工作。2014年12月1日,新《安全生产法》开始实施,我市高度重视这一新法,并以新法施行为契机,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巡查力度,出台相应的奖惩机制等。新《安全生产法》实施一年来,我市安全生产工作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各大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广大群众思想也从“要我注意安全”转化到“我要注意安全”。

        2015年,咸宁市安监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实现了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全市未发生一起危化、烟花爆竹、煤矿、非煤矿山事故,未发生一起较大事故。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全省最少。全市及各县(市、区)各项安全生产指标控制在省、市下达的控制范围内,六个县(市、区)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均一定幅度下降,水上交通持续保持19年零死亡。

 

检查中石化加油站

检查崇阳兴民钢圈有限公司

检查嘉鱼岐丰管业有限公司

深入工厂暗查暗访

 

暗查暗访:给安全生产套上“紧箍咒”

进企业检查消防器材

        2015年,市安监局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构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新格局。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非常关注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四个亲自”,即:亲自召开专门会议研究、亲自部署安排安全生产任务、亲自带队检查安全生产、亲自督办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措施的落实。原市委书记任振鹤、现任市委书记李建明亲自下企业工地督查安全生产。市长丁小强在每个重要节点带领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常务副市长吴晖和分管副市长周勇亲自带领相关部门到县(市、区)、开发区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全市6个县(市、区)政府、70个乡(镇、办)和77个主要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全部逐级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将“五级五覆盖”纳入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内容,在常态化检查督查和“暗查暗访”中突出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五级五覆盖”。

        在全市乡镇落实专职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及人员,在行政村(社区)落实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上,将安全生产主要指标纳入党委、政府政绩业绩考核,纳入年度综合评价考核体系,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党风廉政建设、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体系之中,与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实绩考核、提拔使用挂钩。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约谈、“一票否决”、事故“说清楚”、诚信体系“黑名单”、高危行业企业领导带班及与矿长谈心对话等制度,2015年,全市共有20余人受到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有效保障了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

专项整治:向违法行为施以“重拳”

        俗话说,安全无小事。安全从“小”抓起,从“小”做起。为抓好全市的安全生产,市安监局专项整治了全市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结合“春节”、“两会”、“五一”、“十一”等重要节点,先后76次下发各类安全生产工作紧急通知,派出216批督查组、2592名干部和专家,深入各县(市、区)、各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督查,重点检查煤矿、非煤矿山、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情况、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打非治违工作情况,通过抓现场、抓典型,传导安全生产工作压力,在全市形成高压安全生产工作氛围。

        为保证全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安全。市安监局以事故教训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先后以温泉粥王府燃气爆炸事故、东方之星沉船事故为借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燃气安全专项整治,水上交通专项整治。吸取荆州电梯事故教训,开展全市运营特种设备拉网式检查验收,停用11台电梯。特别是“8.12”天津港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后,迅速派出7个暗访组,全市各行业各部门先后派出42个检查组,对全市重点危险化学品、城市燃气、烟花爆竹、民爆器材、工贸等12个重点行业(领域)进行暗查暗访。共检查企业64家,发现各类隐患381处,全部督促整改到位。

        严格执行特殊时期停产停业整顿相关规定,加强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管控。抓好非煤矿山企业“三项监管”,全面落实微信助力矿山安全群、安全风险分类和专家会诊、一矿一策。配合国土、环保等部门开展非煤矿山专项整顿和关闭工作,对崇阳县润民石材厂、赤壁市观音山采石厂等9家企业依法进行了《安全生产许可证》注销。对省里组织的4次暗访组检查出的隐患,全部整改销号。

        并对矿山运输车辆超速、超限、超载等违反道路交通运输安全行为进行重点打击。将嘉鱼畈湖工业园列入全市危化监管重点,每隔两星期督查一次。

铁腕执法:企业变被动为主动

        2015年,市安监局深入开展“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明确将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行业(领域)作为重点打击范围,做到该关闭的坚决关闭,该取缔的坚决取缔。针对危化品、烟花爆竹行业,凡是未达到国家标准的,一律责令停产整改,处罚执行到位率100%。

        全市各级安监部门共对4200家生产经营单位实施监督监察,开展监督监察4682次,监督监察覆盖率100%;下达行政执法文书1200余份,责令停产整顿违法违规的生产经营单位46家,提请关闭6家,对违法违规的生产经营单位给予经济处罚39次,对存在安全生产重大隐患的湖北景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嘉鱼县山青化工有限公司等进行关停。

        道路交通安全领域上,市安监局全面落实预防道路交通“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完善安全设施、严格执法,在全市范围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大执法、大整治、大教育行动,开展酒后驾车专项整治和交通运输超限、超载整顿,共检查车辆34674台次,查处违法行为3455起,发放交通安全温馨提示卡20000份,依法拘留无证照机动车45台。

        消防安全领域上,市安监局重点对人员密集场所、“三合一”和“多合一”场所、高层建筑、地下建筑以及易燃易爆场所存在的消防隐患进行了整治;对大型游乐设施,宾馆、饭店、商场、车站等公共场所的电梯、锅炉等特种设备进行了安全检查,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300家(次),查处隐患431起,下达安全监察指令42份;同时,农业、水务、旅游、教育等部门结合工作职责,建立密切配合、相互通气工作机制,深入开展了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工作,均取得了较大成效,共同促进了全市安全生产秩序的不断规范。

隐患排查:6项考核名列全省第一

        2015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意见》,建立以隐患排查治理“两化”平台为依托、职能部门聘请专家排查隐患、安监部门综合监管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实施中,全市28家安全监管职责单位和部门,成立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和专家库,并报市安委会办公室备案。主要的措施是以“两化”体系建设为抓手,督促全市各企业在“两化”系统上报隐患、查隐患,查出隐患就地处罚,就地整改。

        自去年7月份启动以来,市直28家部门共组织792批(次)检查组,排查隐患12058处,整改11069处,整改率为91.79%。在巩固2014年隐患排查治理“两化”体系建设成果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 “两化”体系建设,先后召开培训会、督办会、推进会6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0余份,在全市营造良好的“两化”工作氛围。进一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两化”体系绩效评估考核机制、激励奖惩机制,探索建立虚假隐患查处机制。将“两化”工作与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打非治违、目标考核相结合,纳入各县(市、区)、安委会重点成员单位年度目标考核重要内容,赋予10分权重。

        为让全市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有过硬的技术支撑,全市已建立105人的矿山、危化品行业专家库;200人的其他行业安全生产专家库,各行业主管部门每月5日前报送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表、汇总表及打非治违月报表,安委会办公室统计汇总后在主流媒体上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市安委会办公室组织督查组,对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督查检查。

        截止2015年底,全市共注册“两化”系统企业达3803家,排查隐患114247项,完成隐患整改114018项,整改率99.93%。列入考核9项重点指标中,其中我市有6项位居全省第一位。

落实编制:做好基层生产安全

        为做好基层生产安全工作,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市安监局不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安全生产专项资金200万元,为安全生产奖励、重大隐患整改、宣传教育培训等提供资金支持。先后落实北三县安全生产专项资金50万元,南三县30万元。理顺了咸宁高新区安全监管职能,落实编制5人。

        “编制是天下第一难解决的问题”,市委书记、市长十分重视。2015年全市安监系统在全年新增20名编制基础上,又新增编制人员12名。一个检测机构争取了5个编制,一个执法队增加了5个编制,另外从农业口划了2个编制,特别令人感佩的是,划的这两个编制还是从事业编制换成行政编制之后发过来的。

        在落实编制过程中,市安监局加大安全生产经济政策落实力度,推行安全生产责任险,落实保费500余万元。时刻督促各县(市、区)政府按照市编办和市安监局联合发文要求为县级安监局增设一名危化专业人员编制,分批落实独立乡镇安监站试点,落实编制、经费和人员。在全市所有乡镇落实一名副科级干部负责安全生产工作,解决乡镇安全监管无人员状态。督促各县(市、区)加大安全生产岗位津贴落实力度,调动和保护一线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为保证全市各行各业的安全,全市人民的平安祥和。市安监局狠抓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评审、备案和演练工作,全市共制定、修订安全生产应急预案465个,开展各类演练1000余次。争取落实鄂东南矿山救护队应急救援装备12.6万元,购置急需的救援设备15台(套),提升了全市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全市所有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企业全部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

强化培训:营造安全祥和环境

检查咸宁高新区惠生药业

        “避免小隐患,才能杜绝大事故”。为让全民有一个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市安监局面向广大市民、企业、单位、学校、社区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

        结合“安全生产月”、“职业病防治周”等活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及职业病防治宣传。继续推进安全知识进党校,将安全生产法学习纳入教学计划,考核内容。推进“安全生产十佳乡镇”建设,赤壁市车埠镇、崇阳县路口镇综合得分进入全省前30名。

        加强新《安全生产法》宣贯工作,采取“集中培训、封闭培训、送训上门”等多种形式,办理各类培训班60余期,印发各类资料6000多份,培训非煤矿山、危化品等高危企业“三项岗位”人员4766人,培训地方分管领导77人,乡镇安全监察员197人,培训广度及频次相对往年均有大幅提升。

        为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我市率先在全省建立了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双管齐下、地区和行业管理齐头并进的工作机制。市安监局成立了“两化”工作办公室,招聘2名大学毕业生专门从事“两化”体系建设管理工作。

        2015年,市安监部门组织开展“两化”专题培训班8期,对“两化”系统的注册、隐患排查清单编制、隐患上报、销号、数据查找等内容进行培训。各县(市、区)、咸宁高新区、乡(镇)安监站各安全监管人员、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共计1200余人参加了培训。

        市安监局“两化”办公室每月对全市“两化”系统建设情况进行汇总,对各地“两化”系统建设推进情况、各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上报销号情况进行通报。同时,针对部分企业对“两化”系统认识程度不够、隐患自查治理力度不大的情况,市安监局一方面加强对这类企业的重点帮教和通报,另一方面组织开展对这类企业的专项执法。

        截至目前,市安监局已开展“两化”系统使用专项执法检查23次,检查纺织、家居建材、水泥制造等传统非高危行业企业48家,下达限期整改指令48份,两化平台建设一系列工作成果显著,名列全省首位。(记者 陈志茹 通讯员 漆小乐 沈炎珍 佘宏盈)

 

三万工作点座谈会

安全生产培训考核

观看《重返危机现场-印度博帕尔联合碳化物公司毒气泄漏事件》纪录片

在咸宁开发区开展职业健康申报工作会

检查赤壁永锭纺织有限公司


编辑:Administrator

上一篇: 让梦想开花结果——咸宁市大众创业透视
下一篇: 信贷更灵活服务更便民医保更惠民 2016年我期待……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