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选择西藏?”
答案映照在他们被高原阳光
晒得黝黑的脸庞上
翻滚在雅江奔腾不息的浪花里
山河虽远,心之所向
青春无问西东,奋斗自成芬芳
01
“治河者不以山河远,把脚步留在雅江大峡谷”
近日,西藏墨脱县举办2025年“强边学堂”第三课,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李志威结合多年科研考察成果,围绕雅鲁藏布江水能资源、河流演变与生态保护、科学考察研究等内容展开深入讲解,为当地干部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知识盛宴。
10余年来,李志威教授带领团队跨越千山万水,深入雅鲁藏布江流域。他们在辫状河流的复杂水网中解码自然之力,从河床沉积物的细微变化推演流域宏大的水沙故事。早在2011年5 月,他便在导师王兆印教授的带领下,3 天徒步往返 60 公里,从川藏线 318 国道的通麦天险排龙村出发,沿着支流帕隆藏布大峡谷的绝壁小路,来回穿梭 5 座残破的吊桥,下探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核心区河床。
此次“强边学堂” 授课之外,李志威还推动科技援藏落地 —— 武汉大水云科技有限公司向墨脱县水利局捐赠一台武大 AiFlow 智能测流设备,该设备将用于中小河流的流速流量观测与应急抢险测量,为墨脱智慧水利建设注入新动能。他常说,每一次与江河的对话,都是对自然好奇与科学探索的双向奔赴。
其实,李志威教授作为2003级本科生,只是武汉大学水利人扎根墨脱的一个缩影。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奔腾的浪涛声中,一代代武汉大学水利人,用脚步丈量雪域高原的山谷,将青春挥洒在边疆治水的壮丽事业中。他们秉持“治水报国”的信念,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事业中,在美丽边城、秘境墨脱这片热土上镌刻下新时代水利人的担当与情怀。
02
“家乡的水,就是我的使命”
次仁旺堆,墨脱县水利局副局长,他是武汉大学2005级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本科生。从珞珈山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这位门巴族学子走过了艰难的求学历程,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墨脱,在基层一干就是16年。“墨脱县的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但每一处险滩、每一条支流都关系着乡亲们的安全”。在泥石流频发的雨季,他总是冲锋在一线,用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守护百姓安宁。
8月1日上午考察小组在从墨脱返回林芝的路上,刚好遇到他在泥石流冲断的扎墨公路,指挥道路清理工作。面对提问,他目光坚定:“治水不分远近,家乡的江河需要我,我就扎根在这里”。
▲次仁旺堆和李志威合照
03
“援藏一年,牵挂一生”
杨彦龙,墨脱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他是武汉大学2004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硕士。2024年他主动申请援藏,从浙江杭州奔赴祖国边疆。这一年来,他周一至周日全天候工作,经常熬夜处理各种紧急事务。今年7月8日墨脱县西贡河发生特大泥石流之后,他带队开展灾后调查和灾情评估,积极对接武汉大学AiFlow智能测流设备落地墨脱。“无论艰难险阻,水利人的战场就在江河”。他说,“援藏不仅承担了富民强边的责任,更让我有机会投身于墨脱发展与建设的第一线”。
04
“十八年坚守,边疆已是故乡”
刘敖,墨脱县副县长,他是武汉大学2003级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本科生。十八年前,他告别母校,背上行李,成为墨脱县首批专业水利干部。在2007-2013年墨脱不通公路的六年,他每年都要徒步翻越嘎隆拉雪山。回顾亲自参与墨脱县城规划、制定防洪体系和培养本地技术人才,他笑称,自己从“外来户”变成了“老墨脱”。习近平总书记常说,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而他的论文就写在墨脱县的每一处街道和每一条山河中。
05
“后浪奔涌向前,接力治水长跑”
王豪,武汉大学2018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生,2022年本科毕业后,入职墨脱县水利局,成为一名基层水利技术人员。“前辈们用青春铺路,我们这一代人更要跑好下一棒”,这位“00后”的誓言,映照着新一代武大水利人的执着与情怀。
▲从左至右依次为马嘉怿、欧阳伟奇、郑晓燕、杨彦龙、李志威、程韵硕、殷世远、次仁旺堆
治水报国,是水利人的初心使命。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如今又有一批“00后”的研究生奔赴墨脱,开展雅江大峡谷河床结构、水沙输移和工程泥沙的野外观测与理论研究,直接服务于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的技术攻关,他们用行动诠释“锲不而舍、团结协作”的院训精神。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武汉大学参加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队师生代表的回信中强调,“要用国家的大事业磨砺青年人的真本领”。
山河为证,青春作答
从次仁旺堆的十六载坚守
到杨彦龙的援藏担当
从刘敖的十八载扎根
到王豪等 “后浪” 的接力奔跑
一代代武大学子用脚步丈量山河的广度
用科研攀登技术的高度
更用信念诠释家国情怀的深度
在这片被称为“地球最后秘境”的土地上
一群人正以江河为卷
以汗水为墨
书写着“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的壮丽诗篇
未来,必将有更多武大水利人奔赴边疆
投身治水事业
以青春之力守护江河安澜
为国家发展与边疆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这不仅是武大人的故事
也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响应祖国召唤的缩影
更是“治河者不以山河远”的最佳写照
编辑:但堂丹
从“不通公路”到“道路通畅”——墨脱公路:破“孤岛”历史与世界相拥2013年11月1日, 《西藏日报》头版刊发消息《全国全区...
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峡谷国家公园内的“龙岩二”山火仍在燃烧,截至3日过火面积达471.8平方公里,受控比例仅为12%。
山花染两岸,苍黛映碧玉。峡谷两岸,遍生楠竹,崇阳旧八景之一“壶头雪浪”、崇阳新四景的“洪下竹海”就是指这里。河畔山峦...
崖壁上,古人开凿的水渠、小路仍依稀可见……宁静峡谷中,溪流却似一个欢悦活泼的少年,有着无穷的魅力,什么也阻挡不了她前...
”来凤富洲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杨洋表示,通过降低游客出行成本,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武陵山区,同时,这一政策也将带...
咸宁网讯记者阮智愚报道:7月20日,盛夏酷暑时节,通山九宫山云中湖畔微风轻拂、怡然自得,石龙峡景区雾气缭绕、宛若仙境。
目前,管网进村入户工作也已接近尾声,全部通水后,不仅惠及金沙区域范围内的所有村庄及农户,还能助力金沙康养产业的发展。
该饮水工程建成后,不仅受益常住人口5500余人,还将惠及每年来金沙旅游的至少2万名游客。
在恩施的交通变迁中,这样的一串时间标注历史——2009年12月,沪渝高速恩施段建成通车,恩施结束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
赤壁丹崖耸立、峡谷飞瀑流泉、漫山苍翠欲滴……2025河南省太行山户外运动主题旅游产品推广活动20日晚间在新乡宝泉旅游区大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