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记者余淮 通讯员周波 柯陆珺慧
“华新1907的底蕴深厚,这种融合了历史沧桑与现代创意的文化空间是无法复制的。”8月17日,大连天健网总编辑刘俊锋在黄石华新1907文化公园参观时感叹。黄石建市75周年之际,全国29家网络媒体总编辑齐聚黄石,开启一场以“黄石,一个点石成金的地方”为主题的调研行活动。华新1907文化遗址公园作为首站,为总编辑们呈现了黄石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
华新1907:黄石厚重历史的见证者
全国网络媒体总编辑在华新水泥厂粗磨车间遗址参观。记者彭年 摄
华新1907文化遗址公园,原址是华新水泥厂。这家始建于1907年的水泥厂,曾是黄石工业辉煌的代表之一,见证了中国水泥工业从萌芽、发展到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是中国现存生产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水泥工业遗存。在上个世纪,华新水泥厂以其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产品,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都占据了一席之地,为中国工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踏入华新1907文化遗址公园,总编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那些曾经忙碌的生产车间、高大的水泥窑,如今虽然已经停止了生产,但依然矗立在那里,向人们诉说着过去的辉煌。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总编辑们参观了保留完好的老厂房和设备,详细了解了华新水泥厂的发展历程以及它在黄石工业史上的重要地位。
“看到这些老设备,仿佛听到当年机器的轰鸣声,看到工人们忙碌的身影。这段历史是如此鲜活,如此珍贵。”南昌新闻网总编辑黄亮感慨地说。
文化创意:让工业遗址焕发勃勃生机
全国网络媒体总编辑行走在华新水泥厂遗址,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记者彭年 摄
华新1907文化公园基于华新水泥厂旧址而建,依山、面湖、临江,地处市中心地带。华新水泥厂创建于清光绪33年(1907年),是我国近代最早开办的三家水泥厂之一,被誉为“中国水泥工业的摇篮”,也曾被毛泽东主席赞为“远东第一”。凭借特有的历史地位与文化价值,2013年,华新水泥厂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华新水泥厂旧址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2019年,华新水泥厂旧址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
2021年7月,华新1907文化公园项目正式开工建设。2022年4月30日,公园面向公众开放。仅开园的第一周,接待游客数量就超过了8万人次。
华新1907文化遗址公园不仅仅是一个工业遗址展示区,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创意园区。近年来,黄石市积极引入文化创意产业,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注入了新的生机。2022年11月,华新水泥厂旧址又获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在园区内,总编辑们参观了多个由旧厂房改造而成的艺术工作室、创意店铺和展览空间。这些空间保留了原有的工业风格,同时又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氛围。艺术家们在这里创作、展示和交流,各种创意产品如手工艺品、绘画、雕塑等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和艺术爱好者的目光。
“将工业遗址与文化创意相结合,是一种巧妙的转型方式。保护了历史文化遗产,还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黄冈新闻网总编辑朱鸿儒在参观过程中表示。
从工业遗址到旅游热点,华新1907的启示
华新水泥厂遗址的恢弘气势,给全国网络媒体总编辑带来深深的震撼。记者彭年 摄
作为黄石工业遗产中的一颗明珠,华新水泥厂旧址拥有着中国现存生产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水泥工业遗存,见证了中国水泥工业从萌芽、发展到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是我国水泥行业的教科书。
黄石市创新发展模式,由政府主导、市城发集团投资运营,倾力打造成华新1907文化公园。以“共生”理念,将工业文脉与新兴体验式消费模式进行有机结合,以工业遗产展示与文化创新体验业态为灵魂,以文化类商业业态为引爆点,以精致生活类商业业态为亮点,华新1907文化公园努力打造文博、文创、文商三大主题区域,实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工业遗产活化利用。
华新1907文化遗址公园的成功转型,为黄石乃至全国的工业遗址保护和再利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它证明了在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通过创新实现双赢。
对于黄石来说,华新1907不仅是一个文化地标,更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吸引大量人才和投资,推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继而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华新1907是黄石向新向绿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将继续努力,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 参加活动的黄石市文旅工作人员表示。
在参观过程中,总编辑们不时停下脚步交流,了解华新1907的保护和开发过程。他们对黄石在工业遗址保护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华新1907保留了完整的历史风貌,又通过文化创意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在这里,我看到了黄石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对创新发展的追求。”湘潭在线副总编辑徐美说。
全国网媒总编辑调研行活动在华新1907文化遗址公园的参观中拉开了帷幕。总编辑们在这里感受到了黄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见证了黄石在创新发展中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华新1907的故事还在继续,它将继续为黄石的发展增添光彩,成为黄石向世界展示自己独特魅力的一张亮丽名片。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一句嘱托 一份承诺 一同守护
下一篇:
“汉超”首轮火热进行 江岸队桂宏上演“帽子戏法”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王莉敏通讯员罗玲张标李皓【决策者说】城市是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必须规划好、建设...
咸宁日报记者综合报道:岁末年初,我市普降大到暴雪,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全市各地各部门启动应急预案,开展除...
咸宁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刘念通讯员宋志强10日,十六潭公园花木繁盛、迎风招展。工作三年时间里,他走遍了公园每一处,熟悉公...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亚平通讯员宋志强10日7时,十六潭公园内,园林管护工人李胜才花了1个多小时巡视公园,他发现有些植物需...
香城都市报记者杜培清通讯员孙剑在嘉鱼县二乔公园东门口,一个三尺的岗亭就是51岁的独臂保安王林每天工作的阵地。先后被嘉鱼...
该公园以三国文化、二乔主题为背景,是一座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被誉为是嘉鱼的靓丽名片。
4月9日,记者了解到,十六潭公园东入口即将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公园的总体布局,连通公园出入口和园区绿道,进...
5日,位于嘉鱼县中心城区北部的小雅公园一片绿意葱茏,尽管是炎热的正午时分,仍有附近居民前来亲近大自然。咸宁日报全媒体记...
6月17日,经过一年多的综合治理,通城县隽水河两岸鸟语花香,一步一景,成为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景点。刘建平摄(影像咸宁)。
8月13日,本报综合新闻版《党报问政》栏目,对龙潭河湿地公园卫生状况堪忧进行了报道。8月18日下午3时,记者再次来到龙潭河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