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朝霞
实习生 贾伊
“在小米落户武汉之初就提出要打造‘万人研发中心’,目前已拥有四五千人规模,希望能尽早达到万人规模。”6月26日晚,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结束后,小米CEO雷军再次表示,希望通过一点点的努力为家乡建设作贡献。
这是继今年元宵节,雷军在抖音直播间推介“仙桃香米”“仙桃米团子”后,他又一次为家乡打call。
上半年,雷军密集现身湖北:1月20日,与众多知名楚商回乡考察、深化合作;3月24日,出席武汉大学雷军班主题班会;3月25日,在武大校园录制小米汽车产品视频;3月26日,在仙桃中学参与图书馆揭牌仪式并捐款。
今年来,频繁“回家”的还有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陈东升、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等知名楚商。这些商界大佬,为何频现湖北?
产业新磁场让楚商难以抗拒
6月18日,陈东升向华中科技大学捐赠1亿元,用于支持医工交叉领域学科建设和人才引进,助推湖北生命健康产业升级。此前,他已累计向母校武汉大学捐赠10多亿元。
2023年11月,雷军更是以单笔13亿元的捐赠吸引全国的目光,支持母校武汉大学基础科研、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
这些高光时刻,都是楚商反哺家乡的生动案例,为湖北高质量发展奠定科创、人才基础。
目前,全球共有楚商超过26万,楚商500强企业年总营收超3.7万亿元,是“建成支点”的关键力量,也是新形势下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
深入观察此轮楚商回乡潮,其背后折射的是湖北在全国发展地位的日益凸显,以及湖北作为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的持续显现。
过去,如果问:是什么吸引你回乡投资?得到的答案总离不开两个关键词:区位、乡情。
如今吸引楚商回乡的,已不仅仅是区位和乡情。
“光谷科创大走廊”的蓬勃兴起、武汉国家级人工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加速成形,成为吸附楚商回流的强大产业磁极。
湖北涌现出了1000多家人工智能(AI)企业和机构。大模型、机器视觉、机器人运动控制等多领域的迅猛发展,吸引着楚商加速回流。
黑芝麻智能自主研发的华山系列高算力芯片、武当系列跨域计算芯片平台,位列全球车规级高算力芯片供应商前三;全国最大碳化硅晶圆厂在汉投产,每年可为144万辆新能源车供应“心脏”;AI智能体平台Manus面向全球开放注册,这只从武汉飞出的“数字蝴蝶”,正在掀起席卷全球的智能革命飓风……此时不回,更待何时?在这片沃土上,才能大展拳脚,绘就更牛的商业版图!
从情感共鸣到制度保障,提升楚商投资热情
在这些楚商里,有一位特殊的企业家,他不是湖北人,却自称“新湖北人”。
“均瑶集团在湖北这片创业沃土上成长起来,反哺家乡义不容辞。有项目、有条件的一定上,没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上。”5月17日,均瑶集团总裁王均豪在湖北省“抓创业促就业”系列行动之大规模推进楚商回乡发布会上道出了广大楚商反哺家乡的心声。
作为一名温州人,王均豪说自己完全融入了湖北。1999年,均瑶乳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光彩事业三峡库区行”,开启对三峡库区的支援建设之路;次年,均瑶乳业将大本营从温州迁至宜昌,从此深耕湖北,累计投资近百亿元,涉及乳品、酒店、生物大健康、旧城改造、航空等产业。
今年初,湖北省政府发布《关于大规模推进楚商回乡和返乡创业工作的通知》吹响号角,随后出台的《推进楚商回乡工作行动方案》更是铺就15条“回乡快车道”,构成了一套从情感共鸣到制度保障的完整体系:
开展“楚商回乡 共建支点”专题活动1300余场,走访重点楚商超1万人次。一场场座谈会、对接会等,强化乡情感召,激发楚商回乡投资热情。
健全联络、服务机制,实现楚商资源的精准触达与高效承接。5月,我省发布《推进楚商回乡工作行动方案》,围绕分级分类建立楚商数据库、健全楚商沟通联络渠道、提升楚商对接平台影响力、服务楚商回乡项目落地见效、营造楚商回乡浓厚氛围5个方面提出15条举措,精准务实推动产业回归、资本回流、项目回投、总部回迁、人才回乡。
经贸洽谈成果斐然,楚商们以真金白银反哺家乡。春节前夕至6月中旬,全省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017个,开工项目1330个,总金额4703.2亿元。
这些举措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乡情牌”,它构建起稳定的未来预期——让企业家在感受家乡温暖的同时,清晰预见落地生根的确定性路径。
诚如王均豪所说:“回乡发展是机遇,更是责任。湖北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楚商回乡能共享家乡发展,更要为家乡注入新动能。”
楚商投了又投,实现战略性跃迁
5月初,全省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随州分会场,湖北省天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的智能标准件项目开工。回归随州创业7年,这已是天一智能负责人王旭第4次“追投”,总金额超10亿元。
7年里4次追投,是企业和政府双向奔赴的结果。王旭介绍,随州市最让他满意和感激的是人才服务:政府实施一系列人才政策,为高级人才提供奖金补助、住房、就医等便利,同时,为企业和高校牵线搭桥,实施定点人才培养,相比2022年,他的人才队伍增加了100多人。有高级人才团队就有新突破,近两年,该公司新增专利40余项。
楚商们在湖北的每一次驻足、在产业项目上的每一次投入,既是个人情怀的落地,更是知识、资本与产业基因在故乡沃土上的有机重组。
楚商投资正呈现战略级跃迁——
从单点布局到生态闭环:亿纬锂能60GWh超级工厂一期在荆门建成投产,集自动化、数字化、低碳化为一体,是华中地区产能最大、产业链条最长的锂电池生产基地。
从产业投资到产融结合:从光谷到京山,从医养到文旅,泰康以累计1300亿元投资织就覆盖寿险、科技、大健康的全产业链版图,湖北已成为其除北京外业态最全、布局最广的战略高地。4月,泰康保险集团又在光谷设立120亿元创投基金,为我省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从传统制造到新兴产业:小鹏汽车在汉布局其华中区域首个整车零部件新工艺工厂,2024年产值达到190亿元;小米智能家电武汉工厂将投产,其首款智能中央空调将由“武汉造”,还将在汉建设万人研发中心、大家电全球总部,加速形成小米智能家电生态链。
湖北这片热土,正凭借着强大的产业磁场、暖心的制度保障,吸引着楚商们源源不断地回乡。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本月我省降水偏少气温偏高 高温省级预警已升级为橙色,今日局地将达40℃以上
下一篇: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房县重点整治“登记难” 1800户业主终于拿到不动产证
咸宁网讯记者周荣华、宋文虎、通讯员徐世聪报道:“过年领了2000元产业分红,去年全家人均收入7150多元,日子过得还不错……...
对我们比亲人还亲……”7月14日,通山县大畈镇板桥村患小儿麻痹症的孟细元,挪移佝偻的身子,紧紧拉着胡长学的手,泪水在眼眶...
这里,曾经是有名的贫困村,因为贫穷,当地流传这样的顺口溜:“有女莫嫁板桥郞”。板桥,说的即是地处富水水库上游的通山县大...
幸福是什么,对于赤壁经济开发区项目建设范围内的居民来说,就是住上了崭新的安置房、就近安置了新工作、依规纳入了城镇养老...
2月1日,咸安区汀泗桥镇回乡过年企业家受邀参加镇政府举办的座谈会,欢聚一堂,既献“金点子”,又承诺反哺家乡,共同谋划家乡...
咸宁网讯记者黄柱报道:近日,记者走进赤壁市神山镇钟鸣村,看到当地可喜的变化:原本八组九组、十六组高低不平、泥泞难行的...
咸宁新闻网讯(记者陈志茹 通讯员钱小林) 15日,我党早期著名作家、理论家、社会活动家,被董必武称为“红色教育家”钱亦石...
咸宁新闻网讯(记者陈志茹 通讯员钱小林) 15日,我党早期著名作家、理论家、社会活动家,被董必武称为“红色教育家”钱亦石...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马丽娅特约记者汪佳通讯员黎志远“现在日子好了,村民们过年不能光吃吃喝喝,文化生活也要跟上。“从2016...
李殿勋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健全推进机制强化服务保障大规模推进海内外楚商回乡投资兴业3月24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殿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