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王孝武、通讯员包晓霁、常梦星、苏敏)如果抗洪英雄李向群能够看到,当年曾跟着爷爷奶奶给他所在部队送过饭的小女孩,如今又成了他光辉事迹的讲解员,一定会感到欣慰。
曾洋在荆州市烈士事迹展览馆讲解李向群抗洪故事。
6月11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荆州市烈士事迹展览馆看到,31岁的讲解员曾洋身穿白衬衫,腰背扩音器,正声情并茂地向参观者介绍李向群烈士的事迹。
李向群事迹展图片。
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李向群所在部队奉命抗洪抢险,休假在家的他主动提前归队,加入抗洪抢险突击队,他三次跳进漩涡不断的滔滔江水中,查堵渗水洞。8月14日,李向群成为全团第一批火线入党的战士。连续疲劳作战,加上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李向群体力严重透支,4次晕倒在大堤上。8月22日,因心力衰竭,肺部大面积出血,20岁的李向群抢救无效牺牲。在公安县南平镇举行的追悼会上,两万名群众自发赶来送别,其中,就有如今成为讲解员的曾洋。
曾洋在向群广场留影。
曾洋介绍,她当时是跟着爷爷奶奶去的,在抗洪抢险最紧急的时候,她还跟着爷爷奶奶去给李向群生前所在的部队送过饭。“解放军战士日夜守护大堤,老百姓自发去慰问抗洪英雄们,这是一种朴素的情感,也是当年军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洪的生动体现。”曾洋说。
为纪念李向群,李向群所在部队驻扎的公安县南平镇港关中学,改名为“向群中学”,学校里还建起了“向群大道”“向群广场”“李向群纪念馆”。2006年9月,12岁的曾洋成为公安县向群中学的一名初中生,从小听着李向群故事长大的她,在3年的初中生活中,继续耳濡目染着英雄的事迹,对他的崇敬之情愈加深厚。
公安县向群中学办公室主任黄本才介绍,多年来,学校将挖掘、传承和弘扬“抗洪精神”作为立校之魂、育人之本,每届学生都对李向群烈士的事迹耳熟能详,李向群纪念馆每年要接待数千名校外参观者,都是由在校学生担任讲解员。
学生讲解员。
去年8月,曾洋通过事业单位招考,进入荆州市烈士陵园工作。又一次重温李向群烈士的英雄事迹后,她决定申请从事英烈讲解员工作,并积极参加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组织的相关培训,于今年清明节期间成为荆州市烈士陵园4名英烈讲解员之一。“把李向群的故事说给千千万万人听,把伟大的抗洪精神传承下去,对我来说是一个奇妙的缘分,更是一种神圣使命。”曾洋说。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一线调研 | 只为洪湖漾清波
下一篇: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闸门永不启 守护永不息:荆江北闸上的抗洪精神传承
荆州市生态环境局公安县分局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刘玉洁介绍:“在崇湖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我们从多个层面着手,把生产、生活...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在湖北荆州公安县孟家溪镇黄金堤村的淤泥湖团头鲂苗种产业基地,一场充满希望的“水上耕耘”正火热展开。
由于案情复杂,且该团伙跨多个省市(县)进行诈骗,受害群众人数众多,社会影响较大,案件仍在进一步深挖办理之中。
咸宁网讯:8月16日,咸宁桂语江南项目举行样板房开放活动,备受期待的精工样板房揭开神秘面纱,吸引众多市民参观了解。到场参...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记者周莹、通讯员余丁丁报道:4月26日, ,咸宁市消防救援支队“省级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正式挂牌,并投入...
咸宁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刘念通讯员彭禹希“尊敬的各位来宾,欢迎来到咸宁市博物馆,博物馆2012年开馆……”13日早上9点30分,...
12日,崇阳县青山镇水库村农耕博物馆,传统农具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
咸宁网讯(记者陈志茹 通讯员余丁丁)日前,记者从市应急管理局获悉,咸宁市防灾减灾体验教育馆被授予“省级应急消防科普教...
咸宁新闻网讯通讯员施仕寨、李珊珊报道:10月28号,在通山县博物馆,一群小小讲解员正声情并茂地将历史文物的“前世今生”展...
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带领参观者参观地震、灭火, CPR模拟等项目,并亲身示教,通过面对面指导、手把手操作,提升了居民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