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襄阳,企业办事正在经历一场“速度革命”!
手机提交诉求次日响应、涉法难题专班“把脉”、不满意件专项复盘……
自4月企业诉求闭环管理系统上线以来,989件企业难题通过智能中枢高效流转,931件已办结的背后,是“5+4+2+N”跨部门协作机制的硬核支撑。
从“等诉求”到“找需求”,这座城市正用制度创新打通政企沟通“高速路”,让服务像“一键直达”的手机APP一样便捷——
蓝天白云襄阳城
“过去反映问题要跑多个部门,现在通过手机提交,第二天就有专人对接。”襄阳某制造企业负责人点赞的,正是襄阳新上线的企业诉求受理系统。
这一整合线上线下20余个涉企服务渠道的“智能中枢”,已实现企业诉求全量汇聚、统一办理、统一反馈,配套“接诉即办”“闭环管理”机制,将紧急诉求压缩至3个工作日、平急诉求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办结。
襄阳政府公共服务12345热线随时待命
市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宋福平介绍,过去企业遇到问题需要多方咨询,现在只需拨打12345热线或扫描“办不成事”二维码,就会有部门主动对接联系,即接即办。系统日均处理企业诉求近20件,多渠道归集实现“一号响应、一网通办”。
织针穿梭,线轮飞转。5月21日,走进宜城市天舒纺织有限公司(简称天舒纺织)生产车间,11万枚高速纱锭全速运转,纯白的成品如飞瀑般流出生产线。
宜城市天舒纺织智慧工厂
“在稳定的电力供应下,我们的智慧工厂得以开足马力生产,日产棉纱40余吨,生产订单已排到8月份。”看着一辆辆满载货物的货车驶出厂区,天舒纺织总经理高立新骄傲地说。
纺织行业是典型的“能耗大户”。近年来,天舒纺织大力建设5G全连接工厂,推动全链条全场景数字化转型,产品质量和管理效能大幅提升,但对能源供应的稳定性要求也随之提升。
“每到夏季,电力负荷便会达到高峰。”高立新说,春节期间,员工们轮流在岗,保证生产线满负荷运转,赢得了上下游企业的一致认可,产品订单纷至沓来,但眼看不久后就要“迎峰度夏”,大家的心又悬了起来。
在开展“四上”企业调研服务工作中,市经信局敏锐地发现了这一问题,随即联合相关部门研究解决方案。
“今年4月,我们联合宜城市科经局举办了市场化用电供需专场洽谈会,组织天舒纺织、嘉施利化肥等20家当地‘用电大户’与供电企业开展‘一对一’交流,根据企业用电特点和用电量,量身定制服务方案,构建稳定、优惠的电力保障渠道。”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深入沟通协商、优化保障方案,天舒纺织夏季用电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各生产线将继续保持满负荷运转。
完善机制、举一反三,推动从“解决一个问题”向“解决一类问题”延伸。在为天舒纺织“精准解难”的基础上,市经信局还结合全市重点企业、重大增长点、重大项目,梳理全市“用电大户”“用气大户”以及对工业经济稳增长影响较大的重点企业,形成稳产保供100家企业“白名单”,并与供电、燃气、环保等部门联动共享,确保重点企业要素供给稳定、生产有序。
依托这一机制,我市在打通“能耗大户”需求渠道的同时,助力本地能源供应企业扩大销售市场,实现“供”与“需”的双向共赢。以宜城火力发电厂为例,市、县两级经信部门正积极协助对接,促成其同周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逐步释放产能,巩固市场份额。
“当前是迎峰度夏的关键节点,我们将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走访摸排,充分了解‘用能大户’、重点企业的要素保障需求,不断扩大‘白名单’保障范围,出台更多服务举措,积极推广‘天舒方案’,为企业降本增效、达产释能按下‘加速键’。”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企业诉求闭环管理亮眼数据的背后,是襄阳创新的“5+4+2+N”工作机制的“保驾护航”。
——法治保障组,由政法系统5个部门组成,对涉法诉求“把脉问诊”。由市委政法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抽调人员成立法治保障组,对企业诉求进行合理合法合规审查,及时依法妥善处理企业涉法涉诉问题。
——效果评估组,汇聚4家单位力量,对不满意件“复盘会诊”。由市发改委、市工商联、市信访局、市招商局抽调人员成立效果评估组,对办理结果不满意的企业诉求,逐个开展评估。
——监督执纪组,通过2个部门联动,对办理流程“全程监控”。市纪委监委、市委巡察办抽调人员成立监督执纪组,对企业诉求受理、办理、反馈、回访全流程实时监测,对承办部门履职不力的,启动追责问责。
——N个承办单位,按属地原则,确保诉求“落地有声”。各地各部门作为企业诉求具体承办单位,要制定本地本部门诉求办理规则,及时核查、会商、研判、解决企业诉求,在规定时限内向企业反馈办理情况。
市纪委监委同步建立“周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办理进度、问题瓶颈、研究对策,提升办理工作的时效性、精准度。
“从‘等诉求’到‘找需求’,干部作风转变看得见。”市监委委员张钻表示,通过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形成市县乡村“一把手”协同督办工作格局,配套“全量收集、限时办结、闭环督办”三项刚性制度,实现政企沟通从碎片化向系统化升级。
在开展“四上”企业调研服务工作中,襄阳积极访诉求、送政策、解难题、增信心,通过企业诉求受理系统办理“四上”企业诉求189条,每日跟进办理进展,全程跟踪督办,提升为企服务诉求办理工作实效。
下一步,襄阳将加强系统创新和流程再造,串联起政企沟通的“高速路”,用精准服务破解企业痛点,持续提升信任感、认可度,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襄阳样本”。
编辑:但堂丹
咸宁网讯(香城都市报记者黄兰芬)记者昨日从有关部门获悉,因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切换上线,咸宁市房地产交易市场这几天暂停办...
为确保会计职能不削弱,核算质量不下降,会计业务骨干不流失,进一步优化柜面劳动组合,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该行按照上级行...
7月23日, ,今年,该校高考成绩斐然,再铸高考辉煌。广大学子人人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勤学苦读,奋发向上,每年高考交...
咸宁网讯通讯员陈启斌报道:天府天城,一流一中。该校2020年高考,一本上线312人(未含体艺特长生数据),其中理科279人,文...
12月6日,在通城县塘湖镇望湖村黄袍山富硒有机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在加工、晾晒饼折,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全国各地。咸宁日报...
直播品经典,书香过大年……春节来临,为了让留在咸宁过年的务工人员和市民过一个暖心年,我市在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的前...
咸宁网讯通讯员周常然、石磊报道:“收到了,收到了……”7月5日晚,一笔228元差旅费成功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支付,标志着我...
咸宁网讯(记者陈志茹 通讯员晏雄伟)昨日,记者从市医疗保障局获悉,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12月1日在我市上线运行。
辛勤耕耘结硕果,桃李园中又芬芳。历史系列一本上线人数98人,达历史最高水平,再次突破纪录。
自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开展以来,赤壁市公安局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履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