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洋
淦河,咸宁人的母亲河,曾经污染严重,咸宁市谋划实施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建设“百里画廊”。
经过整治,如今的淦河水清岸绿、鱼翔浅底,入选2022年度全省美丽河湖名单、全国母亲河复苏行动河湖名单。
绿水青山,背靠武汉,这是咸宁的两大优势。近年来,咸宁全域建设“大公园”,重点发展“大健康”,深度融入“大武汉”,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
全域建设“大公园”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一城山色半城湖……如今走进咸宁,不仅有山川形胜的自然美景,也有烟雨江南的诗情画意,更有人性化治理下的城市温情。
咸宁水域占全域面积近10%,林木覆盖率57.05%,城区绿化覆盖率41.39%,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五年位居全省前三。良好的自然生态,成就咸宁中国温泉之乡、桂花之乡、茶叶之乡、楠竹之乡等美誉。
近年来,咸宁突出“小巧、精致、灵秀”的城市特质,下足“绣花功夫”建设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将一座日新月异的现代化新城,安放在山水之间。
“我们不是在城市里面建几个公园,而是把9861平方公里的整个市域建成一个大公园,让300万市民就生产生活在生态公园里。”咸宁市委主要负责人说。
如何塑造公园城市优美形态?咸宁重点实施生态环境提升十大行动,主要包括:整治嘉鱼潘湾化工园、实施江湖连通工程、开展非煤矿山综合整治、实施废弃矿山开发式修复、推进餐厨垃圾全域无害化处理等。
全域国土绿化推进中,特别出台“栽植树种建议”,明确十大本地适宜树种和十大不宜栽植树种。
在主城区,分别做好“+公园”和“公园+”两篇文章。
一方面,依托城市空间形态,着力实施“+公园”,先后建成潜山森林公园、青龙山公园、十六潭公园等综合性公园,丹桂园、学子园等口袋公园,依山就势、临水傍湖新建绿道、步道。
另一方面,以人性化、便捷化为导向,大力整治交通拥堵点,刷黑背街小巷,改造老旧供水管网,护栏、窨井盖等市政设施“即破即修”,打造“公园+”开放舒适的街区环境。
今年5月,咸宁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标准化综合试点获国家标准委批复,成为继四川天府新区、浙江温州龙港后,全国第三个获批的国家级公园城市标准化试点。
重点发展“大健康”
建设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产业发展如何定位?咸宁选择做大做强“医、药、养、健、游、护”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集群,强化公园城市内部支撑。
养生方面,咸宁加快开发温泉养生、避暑养生、森林养生等特色产品,打造国内知名生态养生目的地。同时,围绕养生发展特色农业。
桂花产业,引进一扬香花公司,主要开发桂花保健品、护肤品、香精香料等产品,“桂花礼”系列产品入选首届湖北“十大创意礼品”,一斤鲜桂花附加值提升50多倍。
竹产业,已签约总投资118亿元的德国负碳材料中国总部及生产基地项目,使竹材料实现由传统加工到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飞跃,一吨竹产值从一千元飙升至一万元乃至几万元。
青砖茶,围绕茶科技做文章,已开发茶饮料、茶食品、茶医药、茶日化等100多类300多种衍生产品,今年销售额有望超过60亿元。
护理方面,咸宁以“培养十万护理人才、服务百万老人、培育千亿产业”为目标,大力发展以护理为核心的养老产业。
依托现有湖北科技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健康职业学院等4所院校,力争到2035年,培养10万名持有等级证书的护理人才、服务100万康养人员,打响“咸宁护理”品牌。
医养结合是大势所趋,咸宁推进以公立医院为依托办养老机构,已有25家公立医院兴办或合办医疗养老机构。嘉鱼县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合作,建设失能养老中心。赤壁市退役军人养老护理院推出“1268”服务标准,即每天洗1次澡,晒2次太阳,喂6次水,离床8小时,在全国养老行业成为标杆。
同时,鼓励房地产向养老产业转型。省联投集团和浙联汇医疗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江南里医养小镇,九成以上购房者来自武汉。
良好的生态和康养环境,吸引越来越多外地人前来休养、居住。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咸宁市人口净流入位居全省第二。
深度融入“大武汉”
今年夏季,武汉东湖高新区汤逊湖畔,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开园运营。开园首日,81家瞪羚、小巨人等优质企业签约入驻,其中18家在咸宁设立生产基地。
近年来,武咸两地同城化趋势明显加快。数据显示:咸宁在武汉就业就学居住人口25万左右,咸宁主城区流动的汽车约17%为武汉牌照。去年,咸宁人到武汉就医3.8万人次,直接结算总医疗费用10多亿元,武汉游客来咸宁旅游1631万人次,占市外游客总数三成以上。
作为武汉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咸宁抢抓发展机遇,深度对接融入武汉都市圈,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基础设施方面,加快推进簰洲湾长江大桥、武咸市域铁路等项目建设。在武汉大力支持下,咸宁人民翘首以盼的天子山大桥即将开工,武汉至咸宁至南昌高铁也在积极推进中。
人才引进上,从武汉引进31名科技副总、88名国内外领军人才、583名高学历专业紧缺人才。
产业配套上,积极融入武汉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光谷科创大走廊咸宁功能区集中开工项目463个,总投资1734亿元。承接发展上,去年承接武汉产业转移项目44个,协议投资额140.52亿元;谋划建设咸宁“武汉南”大学城,已承接武汉4所高校外迁。
农产品供给方面,咸宁40%的农副产品销往武汉,嘉鱼县每个月向武汉供应蔬菜近6000吨。
生态供给方面,充分发挥生态功能作用,让咸宁真正成为武汉“后花园”;协同推进斧头湖、梁子湖等湖泊综合修复和大气联防联控,共同筑牢长江中游生态屏障。
编辑:但堂丹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王莉敏通讯员罗玲张标李皓【决策者说】城市是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必须规划好、建设...
咸宁日报记者综合报道:岁末年初,我市普降大到暴雪,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一定影响,全市各地各部门启动应急预案,开展除...
咸宁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刘念通讯员宋志强10日,十六潭公园花木繁盛、迎风招展。工作三年时间里,他走遍了公园每一处,熟悉公...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亚平通讯员宋志强10日7时,十六潭公园内,园林管护工人李胜才花了1个多小时巡视公园,他发现有些植物需...
香城都市报记者杜培清通讯员孙剑在嘉鱼县二乔公园东门口,一个三尺的岗亭就是51岁的独臂保安王林每天工作的阵地。先后被嘉鱼...
该公园以三国文化、二乔主题为背景,是一座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被誉为是嘉鱼的靓丽名片。
4月9日,记者了解到,十六潭公园东入口即将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公园的总体布局,连通公园出入口和园区绿道,进...
5日,位于嘉鱼县中心城区北部的小雅公园一片绿意葱茏,尽管是炎热的正午时分,仍有附近居民前来亲近大自然。咸宁日报全媒体记...
6月17日,经过一年多的综合治理,通城县隽水河两岸鸟语花香,一步一景,成为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景点。刘建平摄(影像咸宁)。
8月13日,本报综合新闻版《党报问政》栏目,对龙潭河湿地公园卫生状况堪忧进行了报道。8月18日下午3时,记者再次来到龙潭河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