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和谐稳定不仅关乎每个居民的幸福指数,更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随着社区的优势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努力实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网联合武汉市江汉区推出共话江汉基层治理同心圆系列报道,探寻社区基层治理的奥秘。
每平方公里多达2.58万人,武汉市江汉区是湖北省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经济密度最高的城区。
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早在2020年5月江汉区就出台文件,提出“让支部建在小区上”,开展“家门口党建扎根工程”,将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扎根到城市治理的“基础单元”,推动党的组织体系和基层治理体系深度融合,用绣花功夫解决城市治理顽疾。
近日,本网记者走进江汉区居民小区,探寻资源沉到“家门口”、服务送到“家门口”、议事就在“家门口”带来的治理之变。
资源沉到“家门口” 共管共治拧成“一股绳”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
2020年6月起,湖北省全面发动机关企事业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江汉区就是5个深化党员干部下沉和增强社区服务功能示范点之一。截至目前,该区184个机关企事业单位、1.4万名在职党员下沉一线。1.84万名居住地报到党员或以小区成立临时支部、或以特长成立服务团队,实现平时服务居民,战时迅速响应。
为更好的帮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该区组建了“一长三员”队伍,从街道、下沉单位中选派党员担任社区网格长、兼职网格员,网格长带领兼职网格员、专职网格员、楼管员一同入楼栋、进楼宇,全面熟悉网格人、事、地。
“楼道防盗门经常坏,又不知道去哪找人维修!”花楼水塔街华中社区下沉单位、武汉市粮油储备有限公司兼职网格员康佳炜在一次“敲门行动”中,听到居民心声。他迅速组织召开议事协商会,协调购买、更换。
按照要求,网格长每周到网格不少于3次、12个小时,兼职网格员深入网格不少于2次、8个小时。江汉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要让下沉单位、党员变成社区居民的‘熟’人,做到‘认得到人、敲得开门、说得上话’。”
服务送到“家门口” 及时回应“急难愁盼”
随着社区的优势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努力实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年来,针对不同空间布局、居民群体结构,江汉区持续探索不同工作模式和服务载体,从群众的“急难愁盼”入手,精准精细破解小区治理难题。
通过创设区级业委会帮辅中心,江汉区批量孵化红色业委会,对重难点小区派出专职执行秘书,推行“四议”工作法,全面提升业委会建设水平。如今,全区小区业委会组建率达88.1%,业委会成员中党员比例达50.5%。
启动物业城市改革,将多个邻近老旧小区“组团打包”,市政服务与物业服务“内外打通”,健全街区社区小区一体协同、管理服务治理一体推进的长效机制。借助“街区+社区”老旧小区长效运营模式,2022年,该区老旧小区专业物业覆盖率达80.4%。
老旧小区治理进入良性循环,社区工作人员从疏通管道、清运垃圾等繁冗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释放更多服务居民的宝贵时间。社区干事把退休年审、低保补贴、老年卡办理等服务搬进了小区党群服务驿站,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服务。
截至目前,该区已标准化建设213个小区党群服务驿站,邀请城管、公安、规划、市场监管等力量巡回入驻,合力推动1.27万套历史遗留“问题房”登记办证、104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议事就在“家门口” 居民成治理“主角”
广大居民是社区主体,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社区治理工作的落脚点。
3年间,江汉区最大程度优化重合无形的网格与有形的居民小区重合,全覆盖建立592个小区党支部,吸纳2294名群众威信高、热心小区治理的居民党员担任楼栋党小组长、党员中心户,扎紧织密基层党组织体系。
武汉市江汉区沁园春小区居民丁秀娟就是三年前当选为小区党支部书记的,“社区治理,需要大家一起出谋划策,让群众唱主角,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
依靠社区的“七点半议事厅”平台,沁园春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坑洼的小区路面变成了平整的柏油路,杂乱的中心花坛变身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一部部电梯拔地而起……
党的引领嵌入小区治理,唤醒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横堤社区的“邻里夜话”、西桥社区的“小区治理月月谈”……通过搭建共谋共建的平台载体,该区共筹集各方资金2000余万元,推动老旧小区加装44部电梯、新增110个电动自行车棚、升级改造446个充电桩,解决一大批居民身边的痛难点问题。
编辑:trs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