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场带村,在我市只有通山才有的一种特殊村落,不隶属于乡镇,而由县林业部门管理。
鸡口山村,是通山6个林场带村中唯一的贫困村。7月22日,记者走进该村,听取一段山林深处的战贫故事。
一个村庄的前世今生
没有想像中的翻山越岭,车沿幕阜山旅游公路东行,爬过一段蜿蜒的砂石路,到达村两委办公楼。
三层办公楼靠山而建,身姿兀立,党员活动室、群众议事室、图书室、卫生室一应俱全。站在楼上,最大的一处自然湾尽收眼底,民居布局有序,入户水泥路连户串珠,田垅间稼禾油绿,苗木荟萃,一派生机。
这是一个特殊的村子。没有所属乡镇,在版图界面中既没划入一山之隔的黄沙镇,也未归属田垅相连的大畈镇,而是独立于大山与田垅间,就像一只落单的鸡。
落单的背后,是鸡口山村人服从大局的感人故事。
1989年,鸡口山人将赖以生存的大部分山岭土地无偿献给国家建设国有林场,历经数十年植树造林,国有鸡口山林场已是树木参天、森林如海。而鸡口山村因这一次奉献,由原先的地广人稀变成如今的鸡窝小村,全村5个组166户571人,因缺地少木,村民一直在贫困线上挣扎,2014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4户124人。
考虑到村民的贡献,党和政府将村庄划归县林业局,让林业反哺村庄,因此该村的完整名称里有个前缀“国有通山县鸡口山林场”,又称“林场带村”,标明村庄与林场的某种联系,就像生长与哺育的联系。
一树枇杷的酸酸甜甜
村办公楼对面山头,满目皆是郁郁葱葱的绿色,那是一片枇杷林。
“那一带原是石头山,山陡土薄水缺。2016年起,我们凿石窝,撬石缝,背土上山,栽种枇杷树。”村支书窦桂权自豪地介绍,去年收了10多万斤,卖给大畈镇的枇杷酒厂,入股村民年增收5000元。一棵枇杷就是一株摇钱树呀!
该村发展枇杷种植并非偶然成功,而是扶贫攻坚的战果。
多年来,县林业局一直在为帮助当地寻找增收门道作种种努力,终因种种原因此消彼长。此前支持村民搞苗木培育,30亩苗木带富一批家庭,而于一村之众只是杯水车薪。一番综合考量后,一个枇杷产业的梦想生根萌发。
村民对此举一致拥护。全村5个组,3个组全民以山地入股村枇杷合作社,另2个组在房前屋后见缝插针进行种植。
64岁的低保户章拔松是二级残疾,入社后每年能领分红,老伴当上护林员有固定收入,他将漏雨的旧瓦房改造成一层半新楼。在精心装修的新居里,他由衷地说:“感谢党和政府,我才有今天的好日子!”
目前,该村种植枇杷2700亩,枇杷采摘、乡村旅游等衍生产业风头正劲,最多时一天200人到村游玩和消费。枇杷正在改变一个村庄的过去,创造一村人的生活与梦想。
一只鸡的山里山外
车行至半山腰,一处深垅密林间,一片3、4亩的平坦场地分外醒目。
“这里是温氏集团鸡口山养殖基地,围栏和鸡棚月底可完工,8月能引进第一批鸡仔,年养殖可达5、6万只,收入10多万元。”县国有林场管理局局长徐辉介绍。
鸡口山村得名于一只没有尖喙的鸡型石头,但这里养鸡的村民不多,其他养殖业如鸭、猪、牛等,也是零散分布,未见气候。
规模化养鸡,并不是拍脑袋的决策。
过去,县林管局牵线搭桥,村里与一路之隔的林场合作,投入40万发展基金到林业生产上,收入少不说,还不稳定。
“都说靠山吃山,我们只是换了一种吃法。温氏负责提供仔鸡、技术培训、成鸡回购,村里负责建厂房、养殖、管护,市场风险几乎为零。”徐辉说,此项产业可让村集体收入翻番,还可解决10多名贫困人口就业。
一群人的烽火岁月
干事创业,人始终是关键因素。
徐辉,该村扶贫工作的指挥员。从战略布局到项目落点、从脱贫时间表到路线图,他心里有立体、清晰的规划和目标,也为此内引外联、风雨兼程了数年。最近的一项战果,就是一手促成温氏养鸡产业的落户。
陈世镇,该村第一书记,和村两委班子一道,以一组沉甸甸的数字见证他们“5+2、白+黑”的工作劲头——
3年来,引导全村创办合作社5个,27户贫困户加入;投入59万元整治河堤、桥梁;投入13.8万元安装路灯、建成饮水过滤池、打深水井;投入3.5万元完善卫生室;投入15.6万元建安居房、实施危房改造……
3年来,贫困村民也收获真金白银:84人减免城乡医疗保险金1.89万元,报销医药费4.5万元;14户解决教育扶助金、生活补助金3万多元;8户从事保洁、护林等公益岗位,年增收1.8万元……
正是干部群众上下联动、精诚协作、实干苦干和巧干,才有山林深处老百姓一拔接着一拔与贫困切割,才有全村村民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向好向富的圆满结果。
一个林场带村的小康日子就此开端!
图/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大乐 向东宁 文/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饶敏 通讯员 徐立帅
编辑:hushao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