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人物故事 >> 正文

山区信使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崇阳县青港白茶专业合作社技术员葛小峰

来源:咸宁网 时间:2023-06-01 09:21

他是一个使者,20年如一日,奔波于浙江和咸宁之间,将沿海的资金和技术带到内地,将浙商的经营理念带到咸宁,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茶叶小县打造成全省名优茶生产基地县,成为山区崇阳的靓丽名片。

他,就是崇阳县青港白茶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人员葛小峰。近几年,他先后荣获咸宁市茶艺加工比赛一等奖、省优秀茶叶科技工作者、省“五一”劳动奖章等殊荣。

今年4月,葛小峰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从安吉到崇阳

2003年,浙江安吉人葛小峰像许许多多的沿海企业家一样,来咸宁考察,考察地点选在崇阳县港口乡。

此前,高中毕业的葛小峰已在家乡从事竹制品加工10多年。听闻湖北咸宁有更丰富的楠竹资源,他前来实地考察。“一个港口乡便有8万亩楠竹。”丰富的楠竹资源让他萌生到崇阳县创业的想法,他要让大山深处的竹资源直接与江浙沪的前沿市场对接。 

于是,他在安吉与崇阳之间奔走,把浙江楠竹锄抚、钩梢、施肥新技术引进到崇阳,将竹席、竹椅等手工艺品卖到沿海市场。这一年,他投资2000万元,在港口乡创办了咸宁市首家大型竹制品厂。

一花引来百花开。目前,全县楠竹加工企业发展到32家,年产值3亿元。他还在港口乡、天城镇、路口镇、铜钟乡等四大楠竹生产区推广楠竹抚育新技术,亩平立竹量由原来的80根增加到现在的120根,每亩增加效益120元。

2005年,看到港口乡村民种瓜果的效益不高,葛小峰帮助港口乡从浙江省长兴县引种“瓜萎1号”吊瓜,通过不断改良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全县现已种植“瓜萎6号”1.2万亩,干吊瓜籽从亩产100余斤提高到220斤,瓜农亩平增收近4000元,吊瓜产业年产值达5000多万元。

宋《梦溪笔谈》载,崇阳多旷土,唯以植茶为业。但因种种原因,茶园日渐老化。2007年,一位县领导找到葛小峰,“崇阳传统绿茶效益低,看浙江有什么好的品种、好的经验可以复制过来。”于是,他到崇阳县青山镇附近取回土样混合后做了化验,发现呈弱酸性——非常适宜种安吉白茶。经过多番考察后,次年,他在青山镇流转500亩荒地,把家乡独有的白茶茶种及栽培技术带到山上,成为崇阳种植白茶的第一人。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葛小峰在崇阳试种安吉白茶成功的消息,在安吉白茶城、松阳浙南茶叶市场传开,先后吸引20多位浙江茶商来崇阳兴茶。

松阳“白茶夫妻”毛建华、陈菊红,落户崇阳铜钟乡,创立崇阳丫吉茶业;

绍兴人盛华东选址崇阳沙坪镇黄茆村,创立崇阳三味茶业;

绍兴茶人项汝金,来石城镇成立崇阳县八方岭茶果专业合作社……

凭着浙商敏锐的市场嗅觉,他们把安吉白茶、奶白茶、奶黄茶、黄金芽、西湖龙井等崇阳人以前听都没有听说过的茶叶品种带到崇阳试种、扩种,创品牌,闯市场,干得风生水起。

“消费者喜欢什么就做什么!”浙江茶商每天有专人在市场上收集信息,市场需要香气浓一点还是颜色深一点,都会及时地反馈回崇阳基地上,本地茶农茶商对浙商敬佩不已。

浙商们在崇阳的投资创业,改变了崇阳县传统绿茶一统天下的格局。目前,全县茶叶面积发展到10万多亩,其中白茶、黄茶等名优茶面积达到8万亩,万亩以上的茶园2个,白茶、黄茶系列品种达到12个,茶产业已成为全县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2022年,全县茶产业综合效益达到20亿元,还带动500余贫困户参与白茶种植而增收脱贫。

20多年来,葛小峰把崇阳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为“家乡”产业招商不遗余力。县政府每次组织去浙江招商引资,他都冲在最前面,为县政府牵线搭桥。平时,他频繁在两地间奔走,充分发挥自身在浙商中的人脉优势,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崇阳县发展楠竹、吊瓜、名优茶等产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和资源优势,先后成功引进浙江籍大小老板百余人,引资10亿元,建成了40余家楠竹、雷竹、吊瓜、白茶黄茶加工企业,年综合产值30多亿元。

从茶叶小县到全省名优茶生产基地

引种和扩种白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浙江种茶技术在崇阳开花结果,凝聚着葛小峰的心血和汗水。

最初,白茶快速扩种,由于重种轻管,茶园管理跟不上,导致茶园滋生病虫害较多,减产时有发生。为攻克难关,葛小峰先后聘请浙江大学、浙江省茶叶研究所等高等科研院所茶叶专家为技术指导,在自己3000亩茶园建“院校专家基地”。

边学边干,边干边教。他把茶园当作试验场,亲力亲为作示范,指导茶农采用“黄泥浆根”“顶端修剪”“三角种植”“开沟种植”等方法提高植苗成活……先后攻克了白茶栽培成活率、白茶早发等技术难题,总结出气候、土壤、环境的茶园建设与管理农艺技术,引进先进制茶机器32台。

他探索掌握了白茶栽培成活率、白茶早发等技术,和县茶果局一起编制完成《白茶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先后开办40多期茶叶种植技术培训班,把培训班办到田间地头,手把手的教,使全县近2000人通过培训掌握了茶叶种植新技术。

2022年,全县茶产业综合效益达到20亿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多赢”目标。他着手将全县白茶整合统一品牌“崇阳白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先后荣获“咸宁市十大名茶”“湖北省著名商标”“湖北省旅游产品金奖”“中国武汉农博会金奖”。

他参与专班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先后跑遍全县山川、丘陵,收集大量的土壤、气候、雨水、墒情等技术数据,编制完成了《崇阳县10万亩竹产业发展规划》《崇阳县5万亩吊瓜产业发展规划》《崇阳县10万亩名优茶产业发展规划》,为全县楠竹、吊瓜、茶叶等主导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接二(产业)连三(产业)的“茶家乐”在崇阳山区兴起,青山白茶核心产区已成为“中国美丽茶园”,并入围“中国茶乡精品旅游线路”。葛小峰正着手升级改造青港基地茶园步道,打造研学、骑行基地。“10万亩名优茶园绝对是幕阜山旅游公路最靓丽的风景线,欢迎各地宾朋前来‘氧吧崇阳’品茶、旅游。”他对茶旅融合发展满怀信心。

(记者 陈新 周莹 通讯员 陈慧君 阮玉洁)


编辑:hefan

上一篇: 涂聪:扎根基层一线的执法办案能手
下一篇: 90后画师吴陈妮 让梦想在手绘中绽放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