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儿脑瘫20余年,植物人丈夫卧床6年后离世,公婆染疾无法自理……日复一日,她独自撑起“病患之家”。
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湖北省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湖北好人、荆楚楷模、南鄂楷模……大家都称她是好母亲、好妻子、好媳妇的“三好女人”。
她是王良英,崇阳县石城镇黄龙村的一名农妇。3月20日,面对重重苦难,刚过“知命之年”的她说:“始终无怨无悔”。
家庭屡遭变故,不向命运低头
“王良英这辈子,就像是来还债的。”在旁人眼中,王良英没过上几年好日子。
1989年,王良英17岁,是当地乡村提琴剧团有名的花旦。在剧团里,演小生的石高明经常与她搭戏,两人互生情愫。21岁时,王良英和石高明步入婚姻,婚后先后生下两个女儿。
不幸骤然降临。5岁时,大女儿敏姣忽然站立不稳,口眼歪斜,确诊为家族隔代遗传性脑瘫。
悲剧仍在上演。小女儿石庆5岁时,出现了与姐姐同样的症状。王良英成天以泪洗面,她内疚、自责:“早知道孩子要受这种苦,我不会带她们来到世上……”
石高明宽慰她:我什么苦力都能做,生活会慢慢变好的。
王良英放弃了戏剧,足不出户照顾两个女儿;石高明没日没夜地找活做,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
这样风雨飘摇的生活,再次因石高明遭遇的一场车祸而支离破碎。
2012年10月3日晚,石高明在回家路上被一辆无证三轮车撞倒并逃逸,脑部重度损伤,成为植物人。
为了延续丈夫的生命,王良英背上了40多万元的巨额债务。她忍痛将亲手搭建的新房贱卖,变得无家可归。
身患帕金森症的婆婆也病倒了,王良英央求县人民医院将婆婆与丈夫安排在同一间病房,带上两个残疾的女儿,一起照顾。
即便如此,王良英没有自暴自弃。一家人被她打理得清清爽爽,狭小的病室也被她打扫得干干净净,闻不到一点异味。
这一年,王良英40岁。一家五口在病房安了家,一待就是6年。直至2018年7月,石高明病逝。
日子再苦再难,也要努力生活
2018年底,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王良英带着两个女儿住进了公租房,开始了新生活。
水、电、燃气是最先解决的,王良英还添置了热水器、电饭锅等必需用品。
两把木椅是她托人从娘家搬来的,是结婚时的陪嫁,电视机则是第二年买的。随着为数不多的家具进场,房子不再空荡荡了。
后来,王良英琢磨起了在阳台种菜。她一趟趟地搬回石砖、泥土,砌了两块小菜地,种上小葱、香菜、芹菜……一家人吃饭问题不愁了。谈到在村里还有一块更大的菜地,她的眼神都亮了一些。
当记者走进王良英的家,只见迎面的落地窗明亮干净;厨房里,灶台、油烟机被擦得锃亮;卧室里,被褥叠放整齐;窗外晾有自制的干菜……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
客厅中央,一张小床充当了“沙发”,王良英的两个女儿乖巧地坐着,笑意盈盈地向记者问好。她们的脚边长期垫着简易的地毯,是为了防止摔倒受伤。
每天清晨七点,王良英就起床了。喊醒两个女儿,帮她们洗漱、喂食、如厕。她终日守着孩子,几乎不出门。虽然没和邻居打过几次照面,王良英却把扶梯、连廊打扫得干净。
“生活不欠我的,我始终努力做到认真、坚持、感恩。”她说,不能给社会多做贡献,起码得把小家照顾好,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晚上八点多,两个女儿睡下后,王良英有时会出门做钟点工,在小区附近给人打扫房间——这是她仅有的一份收入。
尽管拿着低保,王良英却坚持每月给公婆打去500元生活费。从石高明去世后一直持续至今。
为了一双女儿,极力燃烧自我
当天采访的过程中,女儿敏姣和石庆时而笑呵呵地在一旁交谈;而当王良英回忆到伤心事时,她们又会跟着妈妈泪眼婆娑。
“深山识鸟音。”王良英含泪笑着说,像每一个妈妈都能听懂孩童的呓语一样,只有她能听懂女儿口齿不清的话。
唯一的不同是,敏姣今年已经29岁了,石庆也将满24岁,王良英早已抱不动她们了。
早年间,王良英家的困难,已被政府看在眼里。镇村组织募捐,逢年过节送物资到家。
2015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王良英事迹,社会各界的爱心如潮般涌来,她的生活有了较大好转。
然而,看似平静的生活,依旧经不起波折。“万一我病了,她俩怎么办?”王良英忧心忡忡地说。
王良英经历过两次大型手术。2017年,因甲状腺有癌变隐患,进行了切除;2020年,又因子宫肌瘤摘除子宫。
从此,王良英需要终身服药,身体大不如前。
两个女儿的情况也不乐观。石高明去世后,敏姣焦虑不已,患上抑郁症。石庆受姐姐影响,有时一起在深夜哭闹,引得邻居上门询问。
王良英心如刀割,一边和邻居道歉,一边向女儿撒下谎言:“爸爸去了很远的地方工作,不要担心……”
去年底,疫情管控放开时,王良英染上了新冠,担心的不是自己,而是两个女儿。即使在家,她也坚持戴口罩,发着烧也要给女儿买来药品。
万幸,两个女儿的新冠症状较为轻微。可这一次经历,让王良英的心再度悬了起来——
“女儿啊,妈妈要是老了,你们该怎么度过余生?”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欢 通讯员 汪佳)
编辑:hefan
上一篇:
敬业奉献道德模范龚云兵: 31年!当好群众的“光明使者”
下一篇:
安全感“看得见”“摸得着” —— 访文明观察员刘众伟
拥一方小院,手植一蔬一禾,细品四时三餐,四川女孩李子柒的田园生活引来无数网友艳羡。在咸安广东畈四组,也有这样一位“李...
”熊正明的小姑子告诉记者,进门二十多年,嫂子没有和公婆红过脸,和邻里之间都能和睦相处。”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朱哲特约记...
通过群众一起评、共同比、集中晒,形成了人人争做文明人的良好氛围。
据悉,这是市文化和旅游局2019年“文化进景区”首场演出,旨在以文化的展示和融入,提升旅游的内涵品质,并通过旅游彰显和传...
走进通山县农村文化工作队,一阵“咪咪”“啊啊”的吊嗓子声从各个办公室传出,回荡在走廊里,渲染出浓厚的艺术氛围。任劳任...
咸宁网讯通讯员陈宗谱报道:12月8日,在第二届“荆楚名团聚江城”展演活动现场,咸安区楚剧团创作的楚剧《吊瓜缘》正在上演。
通讯:泰国华人潮剧演员的“戏剧人生”新华社记者王腾宋宇傍晚6点,在泰国华裔较多的那空沙旺府一个偏僻乡村里,灯光四射,锣鼓...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子川通讯员李艳周香玲8月23日,在咸安区温泉办事处翰林名都小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加强全民法治安...
1999年出生的柳金燕来自咸宁崇阳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外婆跟妈妈特别热爱提琴戏,只要哪里有戏看都会去看,由于从小受到外婆...
咸宁网讯通讯员许洁报道:“不是我绝情,也不是我不懂恩情,可亲情归亲情,恩情归恩情,国法面前,法不容情啊!咸安区纪委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