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天保律师是中银律师事务所全国建工委副主任,深耕建筑工程领域22年,兼具建筑企业法务与律师双重背景,专注于建设工程、重大争议解决、公司股权治理等领域。2025年4月19日,在“律新社法律服务创新发展论坛暨《律新指南》2025春季发布会”上,马天保荣获“律新社2024年度建设工程领域品牌之星:匠心律师”。近期,记者深入对话马天保,共同探讨建设工程领域律师的专业及品牌建设之道。
马天保认为,建工案件难点常在工程款纠纷,牵涉工程量和质量认定及复杂法律关系。其中,质量纠纷是建工案件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核心在于专业知识的复杂性。建筑工程质量问题首先涉及建筑结构、材料性能、施工工艺、设计规范等专业知识。这方面的各种国标、行标多如牛毛,如沙石水泥、钢筋门窗都有专门标准。质量问题往往还牵涉涵盖勘察、设计、施工、材料等全流程,比如甲方想省钱,设计上的“安全余量”就可能被压缩;施工层层转包、分包又屡禁不止,队伍管理与施工水平参差不齐;材料也可能为各环节控成本降低质量标准,这些环环相扣、层层累加就可能造成最终不可预见的后果。
马天保透露,作为律师,尤其是代表施工方时,处境往往很被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规定总包对工程施工质量负总责,这意味着一旦发生质量事故,总包面临直接被索赔压力。虽然总包可以尝试将责任归咎于设计缺陷、甲方责任、分包问题或材料问题,但证明这些并获得追偿需要承担巨大的举证责任。其中的核心在于梳理清质量问题的可能成因链条,然后扎扎实实构建证据链,再通过追加潜在责任人等相关方参与诉讼,为总包追偿创造条件。
他认为,每个案件情况不一样,具体策略也不同。但共同的核心在于,首先要掌握基本工程原理和核心规范,同时要理解行业生态与风控逻辑。作为建筑行业的律师,要掌握从技术论证、法律规则、证据组织等多方面入手,有效追溯根源、解析过错、分摊责任的系统方法。
在办案过程中,赢得或维系客户信任非常重要,马天保指出核心有三点:一是信息透明与专业协同。工程案件周期长、环节多,普遍有信息差,律师必须掌握项目全貌,将法律方案与工程实际深度融合,确保专业建议精准匹配客户痛点。缺乏这种“专业对口”的沟通,则难以建立信任。二是展现忠诚与可靠。客户需要的不仅是完成法律流程的“外脑”,更是并肩作战的伙伴,要让客户相信一定会忠诚守护其利益、将决策风险降到最低。三要能提供团队化立体服务保障。
他强调,在建工领域,客户关系绝非一锤子买卖,法律知识在律师业务中的分量大约只占三四成,更重要的是理解并融入行业的生存状态与商业逻辑和躬身服务的真诚。尤其是在行业寒冬期,这种基于深度信任的伙伴关系,是律师与客户共克时艰、实现长期发展的坚实基础。
当前,建设工程市场面临的核心挑战是全链条资金短缺。从甲方、总包、分包到设计施工方,普遍缺钱。这直接削弱了各方的维权意愿和能力,也挤压了前期投入。深层次看,经济转型使过去依赖房地产和基建的投资驱动模式放缓,导致工程量断崖式萎缩,大量中小企业退出或转行,市场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争夺”,大家合作意愿下降,纠纷更趋显性化,企业为生存会极力争夺眼前利益。
但是,马天保始终认为,任何行情都有机会,行业低潮不代表建工律师无用武之地,反而需要更理性、更专业、更靠前的应对策略。直接应对之道是灵活调整服务模式,深耕现有客户关系,同时采取灵活付费模式,与客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共担风险。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广告或转载宣传资讯,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编辑:rwzh2
上一篇:
下一篇:
金融宣传暖军心 守护老兵幸福路 中荷人寿辽宁分公司开展八一双佣惠民金融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