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政务 图片 要闻 聚焦 县域 专题 文娱 科教 旅游 财经 论坛 招聘 数字报 新媒体 返回
首页 >> 国内新闻 >> 社会万象 >> 正文

汕头潮阳“英歌小镇”假期火爆迎客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5-10-09 15:15

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在“英歌小镇”上空回荡,脸绘油彩、手持舞槌的英歌队员踏着节奏变换阵型,引来围观游客阵阵喝彩……国庆中秋假期的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英歌小镇”,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创新“英歌+”商业模式

“我们从广州自驾过来,专程为了体验英歌文化。没想到这里不仅能看,还能吃美食、买文创,体验很丰富。”10月7日,游客陈先生举着手机记录表演,5岁的儿子在一旁模仿着舞者的动作。

“英歌小镇”位于237省道铜盂镇河陇村路段边。该项目由广东省潮商会出资,以“潮阳英歌”文化为核心,打造集舞台直播、文旅体验、餐饮零售、培训商演、文创创作及直播带货于一体的综合文旅项目。在国庆节前试营业以来,“英歌小镇”迅速成为粤东地区文旅市场的一匹“黑马”,假日期间更是接待游客超7000人次,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产业融合的旺盛生命力。

“国庆期间安排了七场英歌,同时还有龙飞大锣鼓表演和潮汕民俗舞蹈《出花园》等特色节目。”“英歌小镇”项目负责人郑文洪告诉记者,在他看来,英歌不仅是跳出来的艺术,更是可感知、可体验、可消费的文化IP。他们希望通过创新“英歌+”商业模式,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非遗商业生态,“未来这里不仅是游客打卡地,也是潮汕文化输出的窗口。”

 借英歌“出圈”抢抓流量

英歌舞是潮汕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有着上千年历史。它源于古傩舞,融武术、戏剧、舞蹈于一身,舞姿雄壮豪迈,刚柔并济,激荡人心。1996年,潮阳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英歌艺术)”;2006年,潮阳英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铜盂镇作为英歌文化重镇,几乎村村都有英歌队。近年来,借助英歌舞“出圈”东风,铜盂镇积极抢抓“IP流量”,培育出“肥蛇”“红猫”等一批英歌网红,并将非遗传承与文旅开发紧密结合。“英歌小镇”的兴起便是铜盂镇推进“百千万工程”、打造文旅示范带的重要一环,未来它还将联动灵山寺、蔡楚生故居等景点,以“千年古寺”“艺术田园”“潮韵水乡”三个组团精品项目为基础,形成人文旅游走廊。

推动潮汕文化“出海”

值得一提的是,“英歌小镇”项目背后还有广东省潮商会的资源支持,其全球30多个分会网络将成为文化“出海”的潜在通道。“我们以‘看潮阳英歌、吃铜盂牛肉’为宣传口号,将打造全年不间断的潮汕英歌表演及潮汕美食体验,全方位推动‘非遗+文旅+直播+文创+美食+电商’的商业化发展,实现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重提升。”郑文洪透露,他们正计划组建“潮英汇”职业俱乐部,面向全球爱好者招生培训,让英歌真正“跳向世界”。

如今,在文旅深度融合的时代节点,当非遗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消费的生活场景,优秀传统文化便能释放出惊人的经济势能——在铜盂镇的文旅融合实践中,英歌舞正展现出令人期待的场景延展力,悄然成为粤东地区文旅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样本。

羊城晚报记者 赵映光 通讯员 潮阳宣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京城迎持续性降雨 气温“溜滑梯”
下一篇: 谁懂啊!在包头马鞍岭待了一天,朋友圈被问爆100次

相关新闻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新媒体

  •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
    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宁工业经济奋战开门红
  •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喜讯!咸宁多了一个“中国天然氧吧”
  •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投资26亿元!嘉鱼县官桥八组把大学办到家门口
  •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咸宁一地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
    省级名单揭晓,咸宁这户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