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研究院综合平台数据显示,5月以来,“乡村旅游”的搜索量同比大增,其中70%的县域订单来自20岁到35岁的年轻人,国内旅游下沉市场正释放出强劲动能。
年轻人成“乡村旅游消费”主力军
在山东青州,蝴蝶兰、多肉观赏植物和凤梨、仙客来等花卉不仅吸引青年人来消费,还留住了很多人,在这里从旅行到旅居,并实现就地创业。
在陕西汉中宁强,四通八达的“四好农村路”带火了“乡村游”,农产品也搭乘往来农村公路客货邮运输车进入大市场。在一家民宿,一本“食材日记”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乡村民宿管家介绍,里面详细记录着每批农产品的采摘时间、种植农户和烹饪建议。大家在选购农产品的同时,也在相互交流种植、销售经验。
如今,借着“乡村游”的热潮,各地文旅基础设施和服务短板正在快速提升,南来北往的游客和旅居创业的年轻人对当地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表现出浓厚兴趣,这种外部需求直接推动当地的消费增长,也促进了乡村产业的优化升级。
“新农人”变“体验官” 畅游乡村新场景
采访中记者发现,有不少“新农人”已经从农业生产者成为文旅体验官,这让乡村旅游焕发出双向奔赴的新活力。
在江苏无锡,乡村游不仅吸引城市游客,更迎来一批特殊“打卡团”——平日忙于耕作的农民朋友走出自家田地,以游客身份体验乡村新场景。
在乡村博物馆的“倒立屋”前,一批批游客和新农人正兴奋地摆出腾空姿势。谈村“倒立屋”经过建筑师的巧妙设计,沙发悬顶、吊灯“长”在地面,穿越感满满。
中国旅游研究院游客出行大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出游都有较大幅度增长。五一假期农村居民出游率为10.7%,出游4971.16万人次,占假日国内出游总人次的15.8%。这反映出旅游已经成为城乡居民最有增长潜力的消费增长空间之一,旅游消费从中心城镇向农村市场形成梯度扩散的趋势。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戴斌:广大农村居民不再仅仅是乡村旅游的接待者,也是旅游的消费者,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市场变得更厚实了。
从单一观光到多元融合 昼夜联动沉浸体验
各地通过“白加黑”多业态融合,打造出昼夜联动的沉浸式体验,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消费选择。
在江西芦溪的仙凤三宝园,“风筝野餐节”给游客们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湖北黄石园博园则依托科技升级,推出“恐龙小镇”与“水上世界”,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的“矿山飞龙”等项目成为亲子家庭的热门打卡地。
在河南信阳固始,100多个乡村小院初夏时节迎来各地游客,来自安徽蚌埠的一个自驾游团队特意带着孩子们一起,在中原竹寨茶叶非遗小院学起了“工夫茶道”。
四川温江和新津的田园电影院、星空音乐会,让夏夜的乡村焕发别样魅力。
天府农博园和四川116家粮油加工企业开展“农旅”融合,农产品甄选馆上线350多种优质“土特产”,游客有了多重消费选择。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 戴斌:要用烟火气、用文化味,还要用科技感吸引人过来,同时我们要去满足当代的青年人为主导的一些个性化、多样化的新需求。
(央视新闻客户端 总台央视记者 梁丽娟 蒋树林 无锡台 陕西台 湖北台)
编辑:但堂丹
上一篇:
托起生命最初的重量:新生儿ICU男护士的十年坚守
下一篇:
将现金埋入土中即可“解冻账户”?上海警方披露电诈转移赃款新“套路”
我市将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注重实效、利民惠民的“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推进文旅融合,在全市营造关注旅游、参与旅游、...
5月18日晚, 2024年“5·19中国旅游日”咸宁分会场启动式暨旅行社踩线活动在恋江湖·嘉鱼不夜城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系列惠企...
对于湖北文旅的进一步发展,他建议,要重点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湖北段)建设,依托沿线旅游景区、度假区、城市、街区和古...
咸宁网讯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宋文虎、通讯员唐成报道:12月12日,中国旅游新闻客户端公布了“2020年度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风云...
12月12日,中国旅游新闻客户端公布了“2020年度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风云榜”各项目入围名单。近年来,通山立足资源优势,探索“...
据悉,此次活动时间为5月1日至5月31日,活动期间,区文旅局将组织一系列旅游惠民活动,线上线下同步宣传推介旅游景区,同时利...
此次活动是我市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刺激文旅消费、提振文旅市场的又一惠民举措,全市共有19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参与,将...
此次活动是我市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刺激文旅消费、提振文旅市场的又一惠民举措,全市共有19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参与,将对拉...
新华社北京10月4日电(记者胡浩)记者4日从文化和旅游部了解到,综合各地旅游部门、通讯运营商、线上旅行服务商上报和提供的...
近年来,通山县黄沙铺镇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以垃圾治理为主要内容,不断健...